【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能装置及使用该吸能装置的安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能装置及使用该吸能装置的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目前,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车辆越来越多,由此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而公路客运交通事故占道路运输重大交通事故的七成以上,极大地威胁着驾驶员及乘员的健康及生命,根据对大量汽车碰撞事故的统计研究表明,车辆发生前部碰撞的比率占到50%以上。在客车一旦发生前部碰撞事故,最危险的便是驾驶员,由于我国对客车驾驶员的保护还没有完善的相关法规,前部碰撞事故中客车座椅结构的设计不能够很好地保护驾驶员及乘员,因此客车需要一种吸能结构的安全座椅,以降低前部碰撞时对驾驶员及乘员的瞬时冲击力,同时需加强座椅强度,保护驾驶员及乘员安全。申请号为201220408376.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座椅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包括与车身地板架连接的定位框架、与椅垫骨架连接的浮动框架以及桥接在浮动框架和定位框架之间的交叉支架,交叉支架的两个交叉臂底端分别铰接在定位框架上,交叉臂顶端前后导向移动装配在浮动框架上,并在交叉支架两个交叉臂上分别固设有前后导向移动装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吸能件,吸能件上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涨缝,涨缝的缝宽沿竖向逐渐收缩,在涨缝的大端插装有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撑开涨缝相对侧壁而从涨缝的大端向小端揳入的传力柱,传力柱上固连有从涨缝大端向小端延伸的连接件,连接件和吸能件的相背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在浮动框架后框边的连接结构和用于铰接在定位框架后框边上的铰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吸能件,吸能件上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涨缝,涨缝的缝宽沿竖向逐渐收缩,在涨缝的大端插装有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撑开涨缝相对侧壁而从涨缝的大端向小端楔入的传力柱,传力柱上固连有从涨缝大端向小端延伸的连接件,连接件和吸能件的相背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在浮动框架后框边的连接结构和用于铰接在定位框架后框边上的铰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缝的大端和/或小端设有与传力柱吻合插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靠近涨缝内的一侧设有比定位孔窄的缩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缝为贯通吸能件两侧板面的长孔,所述传力柱的两端从涨缝两侧开口伸出,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固连在传力柱两端伸出部分上的两个壁板和桥接固连在两个壁板之间的连扳,所述连扳和两个壁板围成罩设在吸能件外围的U型板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有两个以上、且平行间隔布置,各个吸能件通过加强板桥接固连而形成处于所述U型板体内的吸能箱,各个吸能件中至少两个吸能件上穿装有同一传力柱。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固设在浮动框架后框边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固连在连接件连接板,固定支架通过螺栓连接与连接板固连,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沿竖向间隔排布的螺栓过孔。6.一种安全座椅,包括通过交叉支架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英,李建平,司俊德,武帅京,李政茂,铁巍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