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廷贵专利>正文

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3666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1:20
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包括呈交叉排列的一组栅极线和一组数据线、以及由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所界定的呈阵列状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器件和一个光电二极管器件,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包括相对形成沟道的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设置有α-IGZO薄膜岛,所述漏极与数据线连接。通过用α-IGZOTFT制成α-Si:HPIN传感器,应用于实时X射线医疗影像(荧光透视)系统和/或无损测试系统,进而改进系统性能。使用α-IGZOTFT后的迁移率要比目前商用非晶硅TFT的高出10~15倍,具有较低的截止电流,其信噪比也降低了约30%。大幅提高了实时医疗X射线影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各种无损伤医疗检测方法医学影像(如X光胸透)受到人们的青睐。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平板X射线传感器是数字影像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元件。由于用非晶硅制作PIN光电二极管传感器成本低和平板工业中读取信号的主动矩阵非晶硅TFT的技术成熟,非晶硅技术在大型医疗影像应用中很广泛。目前,传感器通常采用薄膜晶体管平板结构。非晶硅TFT迁移率很低,0.5~1cm2/Vs,为了能为实时荧光透视应用提供高品质的影像,要求系统要有很高的帧率(>30Hz),低的截止电流和信噪比。上个世纪末,工业界尝试用低温多晶硅TFT解决以上问题。低温多晶硅TFT有较高的迁移率,大约50~150cm2/Vs,并且可以整合成α-SiPIN传感器。然而因为激光结晶的复杂工艺以及相应的均匀性问题,使得它难以应用于大平板制作。同时高的漏电流造成TFT开关比低于6,这也增大了读取时的本底噪声。表1把α-IGZOTFT技术与现有的应用于医疗影像系统的TFT技术作了对比(表1:非晶硅TFT,多晶硅TFT以及α-IGZOTFT技术的对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通过用α-IGZOTFT制成α-Si:HPIN传感器,应用于实时X射线医疗影像(荧光透视)系统和/或无损测试系统,进而改进系统性能。使用α-IGZOTFT后的迁移率要比目前商用非晶硅TFT的高出10~15倍,具有较低的截止电流,其信噪比也降低了约30%。大幅提高了实时医疗X射线影像品质。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包括呈交叉排列的一组栅极线和一组数据线、以及由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所界定的呈阵列状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器件和一个光电二极管器件,每个薄膜晶体管器件连接相应的栅极线和数据线,每个光电二极管器件连接偏压线和薄膜晶体管器件相应的漏极;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包括相对形成沟道的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设置有α-IGZO薄膜岛,所述漏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数据线连接电荷放大器,所述电荷放大器连接多路选择器,所述多路选择器连接模数转换器。所述上半的栅极线连接第一栅极驱动器,所述下半的栅极线连接第二栅极驱动器。所述上半的栅极线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栅极驱动器和第三栅极驱动器,所述下半的栅极线两侧分别连接第二栅极驱动器和第四栅极驱动器。所述数据线上侧连接第一电荷放大器,下侧连接第二电荷放大器。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还包括位于衬底之上的栅电极、覆盖衬底和栅电极上的栅极绝缘层、位于栅极绝缘层上方且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α-IGZO薄膜岛和刻蚀台阶岛、位于源极上设置有PIN台阶、以及位于PIN台阶上的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连接偏压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影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衬底上沉积栅电极并构造出栅极线和间距;(二).依次沉积栅极绝缘层、α-IGZO薄膜层和刻蚀台阶层;(三).构造出刻蚀台阶岛;(四).构造出α-IGZO薄膜岛;(五).沉积源-漏电极层;(六).沉淀并刻蚀出PIN台阶和透明电极;(七).构造出源极和漏极;(八).沉积第一保护层;(九).构造出连接TFT的漏极和数据线间的孔、连接PIN传感器和偏压线间的孔和预开边缘接触片的孔;(十).沉积并构造出数据线、偏压线和接触片;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十一).沉积第二保护层,打开接触片;(十二).平面化涂覆SOG或BCB形成平面层,沉积CsI形成闪烁层;(十三).带式自动键合出栅极驱动器和电荷放大器。所述栅电极为由1500~2500Å的Al和500~1500Å的Mo构成的双层结构或者由500~1000Å的Mo、1500~2500Å的Al和500~1000Å的Mo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α-IGZO薄膜层厚度为500~1000Å;所述PIN台阶为由500~1000Å的N-α-Si:H、1~2.0um的Iα-Si:H和300~1000Å的P+α-Si:H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数据线,栅极线和接触片均为由500~1000Å的Mo、1.0~2.0um的Al和500~1000Å的Mo构成的三层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集成α-IGZOTFT到α-Si基PIN传感器,应用于实时X光荧光透视,具有如下优点:1.帧频从30Hz增大到40Hz,增大了31.6%;2.可以驱动更多的像素,面板也从45cmx45cm增大到60cmx60cm,增加了77.8%;3.降低本底噪声:降低34.5%Johnson噪音、34.8%KTC切换噪音以及31.6%TFT陷扰噪音,小于一个数量级的截止电流Ioff;4.改进了系统的动态范围,CT动态范围将改善25%;5.应用于大规模玻璃沉底上,制作成本低;6.像素尺寸可100um以下,但仍有50%以上的DQE。因此,它可以用来制作X光乳线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侧读取方案的采用双栅极驱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侧读取方案的采用四栅极驱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像素单元连接到电荷放大器的通道结构示意图;图5A—5M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流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栅极线、2-数据线、3-像素单元、4-薄膜晶体管器件、5-光电二极管器件、6-电荷放大器、6a-第一电荷放大器、6b-第二电荷放大器、7-多路选择器、8-模数转换器、9-偏压线、10-栅极驱动器、10a-第一栅极驱动器、10b-第二栅极驱动器、10c-第三栅极驱动器、10d-第四栅极驱动器、11-衬底、12-栅电极、13-栅极绝缘层、14-α-IGZO薄膜层、15-刻蚀台阶层、16-刻蚀台阶岛、17-α-IGZO薄膜岛、18-源-漏电极层、19-PIN台阶、20-透明电极、21-源极、22-漏极、23-第一保护层、24-接触片、25-第二保护层、26-平面层、27-闪烁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包括呈交叉排列的一组栅极线1和一组数据线2、以及由所述栅极线1和数据线2所界定的呈阵列状排布的像素单元3,所述像素单元3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器件4和一个光电二极管器件5。每行薄膜晶体管器件4连接相应的栅极线1,由受栅极线1控制。所述栅极线1连接栅极驱动器10。每列薄膜晶体管器件4连接相应的数据线2。所述数据线2连接电荷放大器6。薄膜晶体管器件4由栅极线1控制,每个光电二极管器件5连接偏压线9和薄膜晶体管器件4相应的漏极。影像传感器,包括m条栅极线1和n条数据线2。n和m由平板的有效面积和像素单元3的间距(像素大小+两个像素单元间的间距)决定的。对于一个有效面积为45cmx45cm的影像传感器平板,像素尺寸为148um,两个相邻像素间的间距为8um,像素间距为156um。所述栅极驱动器10按顺序给阵列中每行指定地址。当一行被指定后,这行中的薄膜晶体管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交叉排列的一组栅极线(1)和一组数据线(2)、以及由所述栅极线(1)和数据线(2)所界定的呈阵列状排布的像素单元(3),所述像素单元(3)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器件(4)和一个光电二极管器件(5),每个薄膜晶体管器件(4)连接相应的栅极线(1)和数据线(2),每个光电二极管器件(5)连接偏压线(9)和薄膜晶体管器件(4)相应的漏极(22);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4),包括相对形成沟道的源极(21)和漏极(22),所述源极(21)和漏极(22)之间设置有α‑IGZO薄膜岛(17),所述漏极(22)与数据线(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交叉排列的一组栅极线(1)和一组数据线(2)、以及由所述栅极线(1)和数据线(2)所界定的呈阵列状排布的像素单元(3),所述像素单元(3)包括一个薄膜晶体管器件(4)和一个光电二极管器件(5),每个薄膜晶体管器件(4)连接相应的栅极线(1)和数据线(2),每个光电二极管器件(5)连接偏压线(9)和薄膜晶体管器件(4)相应的漏极(22);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4),包括相对形成沟道的源极(21)和漏极(22),所述源极(21)和漏极(22)之间设置有α-IGZO薄膜岛(17)和刻蚀台阶岛(16),且α-IGZO薄膜岛(17)和刻蚀台阶岛(16)均位于栅极绝缘层(13)上方,刻蚀台阶岛(16)沉积于α-IGZO薄膜岛(17)上方;所述漏极(22)与数据线(2)连接;上半的所述栅极线(1)连接第一栅极驱动器(10a),下半的所述栅极线(1)连接第二栅极驱动器(10b);所述数据线(2)上侧连接第一电荷放大器(6a),下侧连接第二电荷放大器(6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2)连接电荷放大器(6),所述电荷放大器(6)连接多路选择器(7),所述多路选择器(7)连接模数转换器(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上半的栅极线(1)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栅极驱动器(10a)和第三栅极驱动器(10c),下半的栅极线(1)两侧分别连接第二栅极驱动器(10b)和第四栅极驱动器(10d)。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α-IGZO薄膜传感阵列的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衬底(11)之上的栅电极(12)、覆盖衬底(11)和栅电极(12)上的栅极绝缘层(13)、位于栅极绝缘层(13)上方且在源极(21)和漏极(22)之间的α-IGZO薄膜岛(17)和刻蚀台阶岛(16)、位于源极(21)上设置有PIN台阶(19)、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开文钟凡
申请(专利权)人:徐廷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