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83058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该泵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和两个泵送油缸,第一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一个泵送油缸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二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和无杆腔均处于回油状态;第二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二个泵送油缸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一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和无杆腔均处于回油状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送液压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泵送系统进行高低压切换时操作麻烦,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该泵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和两个泵送油缸,第一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一个泵送油缸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二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和无杆腔均处于回油状态;第二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二个泵送油缸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一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和无杆腔均处于回油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送液压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泵送系统进行高低压切换时操作麻烦,效率较低的问题。【专利说明】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泵送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代工程施工中,需要输送大量混凝土,一般采用泵送设备如拖式混凝土泵、车载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等进行输送。泵送机构是这些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一般泵送机构包括一对砼缸、一对砼活塞、一对泵送油缸及一对水箱,泵送油缸一般采用两个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串联。两泵送油缸反向往复动作,推动砼活塞往复运动实现混凝土的吸入与排出。在施工工况非常复杂,输送不同距离或输送不同牌号的混凝土时,所需的混凝土泵送压力变化很大,这就要求泵送机构能适应宽范围的输出压力范围,即能进行高低压转换。现有泵送机构高低压转换原理如下:当两油缸10’的有杆腔111’通压力油及回油,无杆腔112’连通时,为低压泵送状态,如图1所示,当两油缸10’的无杆腔112’通压力油及回油,有杆腔111’连通时,为高压泵送状态,如图2所示。上述的高低压转换一般采用改变高压油进入有杆腔或进入无杆腔的方式来实现。在进行高低压转换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胶管的连接位置进行转换,或者通过采用转阀的形式实现高低压油路的沟通,操作麻烦,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及泵送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送系统进行高低压切换时操作麻烦,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和两个泵送油缸,两个泵送油缸均包括缸体、泵送活塞杆、活塞套以及导向杆,其中,泵送活塞杆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内,泵送活塞杆的第一端伸出缸体外,泵送活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滑动腔;活塞套固定连接在泵送活塞杆上,并将缸体的内腔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导向杆设置在缸体的无杆腔内,并与滑动腔密封滑动配合,将滑动腔与无杆腔相隔离;两个泵送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一个泵送油缸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二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和无杆腔均处于回油状态;第二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二个泵送油缸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一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和无杆腔均处于回油状态。进一步地,换向阀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第一换向阀包括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泵,回油口连接至油箱,第一工作油口连接至第一个泵送油缸的无杆腔,第二工作油口连接至第二个泵送油缸的无杆腔;第二换向阀包括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液压泵,回油口连接至油箱,第一工作油口连接至第一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第二工作油口连接至第二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进一步地,缸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后端盖,导向杆可拆卸地连接在后端盖上。进一步地,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截面大小不同。 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一换向阀位于左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位于右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位于中间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回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断开;第二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位于左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位于右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位于中间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断开,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互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一换向阀位于左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位于右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位于中间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断开,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互相连通;第二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位于左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位于右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位于中间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回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均断开。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一换向阀位于左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位于右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一换向阀位于中间工位时,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断开,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互相连通;第二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位于左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位于右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的回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第二换向阀位于中间工位时,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断开,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互相连通。进一步地,液压泵的液压油输出端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地,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为电磁换向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送设备,包括泵送液压系统,该泵送液压系统为上述的泵送液压系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泵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换向阀和两个泵送油缸,其特征在于,两个泵送油缸均包括缸体、泵送活塞杆、活塞套以及导向杆,其中,泵送活塞杆可滑动地设置在缸体内,泵送活塞杆的第一端伸出缸体外,泵送活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滑动腔;活塞套固定连接在泵送活塞杆上,并将缸体的内腔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导向杆设置在缸体的无杆腔内,并与滑动腔密封滑动配合,将滑动腔与无杆腔相隔离;两个泵送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第一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一个泵送油缸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二个泵送油缸的滑动腔和无杆腔均处于回油状态;第二个泵送油缸具有从滑动腔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无杆腔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滑动腔和无杆腔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二个泵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20)、换向阀和两个泵送油缸(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泵送油缸(10)均包括缸体(11)、泵送活塞杆(12)、活塞套(13)以及导向杆(14),其中,所述泵送活塞杆(1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缸体(11)内,所述泵送活塞杆(12)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缸体(11)外,所述泵送活塞杆(12)的第二端设置有滑动腔(121);所述活塞套(13)固定连接在所述泵送活塞杆(12)上,并将所述缸体(11)的内腔分隔为有杆腔(111)和无杆腔(112);所述导向杆(14)设置在所述缸体(11)的无杆腔(112)内,并与所述滑动腔(121)密封滑动配合,将所述滑动腔(121)与所述无杆腔(112)相隔离;所述两个泵送油缸(10)的有杆腔(111)连通,第一个所述泵送油缸(10)具有从所述滑动腔(121)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所述无杆腔(112)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所述滑动腔(121)和所述无杆腔(112)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一个所述泵送油缸(10)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二个所述泵送油缸(10)的所述滑动腔(121)和所述无杆腔(112)均处于回油状态;第二个所述泵送油缸(10)具有从所述滑动腔(121)进油的第一泵送状态、从所述无杆腔(112)进油的第二泵送状态、以及同时从所述滑动腔(121)和所述无杆腔(112)进油的第三泵送状态,第二个所述泵送油缸(10)处于泵送状态时,第一个所述泵送油缸(10)的所述滑动腔(121)和所述无杆腔(112)均处于回油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