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646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5:51
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在其中容纳有电路板并且具有(a)第一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密封槽,和(b)第二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装配到所述第一外壳构件的密封槽中的凸条;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密封槽中的内壁表面或凸条的面向所述密封槽的内壁表面的相对表面上,以便朝向另一表面突出。所述突起部限制装配到所述密封槽中的凸条在密封槽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采用密封剂密封所述密封槽与凸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具有外壳,所述外壳在其中容纳有电路板并且具有(a)第一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密封槽,和(b)第二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装配到所述第一外壳构件的密封槽中的凸条;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密封槽中的内壁表面或凸条的面向所述密封槽的内壁表面的相对表面上,以便朝向另一表面突出。所述突起部限制装配到所述密封槽中的凸条在密封槽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采用密封剂密封所述密封槽与凸条。【专利说明】电子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路板的电子控制装置,该电路板容纳在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的外壳内的保护空间中。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制动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等的电子控制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其上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比如处理单元和半导体开关元件)的电路板容纳在外壳内的保护空间(防水的空间)中,外壳是通过将多个外壳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例如,对于多个外壳构件中布置成彼此面对并彼此连接的两个来说,一个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密封槽,而另一个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凸条,所述凸条可装配到该密封槽中凸条。然后,将密封材料设置在这些密封槽与凸条之间(例如,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封槽),并且凸条通过密封材料被插入且装配到密封槽中。密封槽与凸条由密封材料液密地密封并连接在一起的这样的结构被公开,例如在日本专利临时申请第2012-070508中(下文将其称为“ JP2012-070508”)。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JP2012-070508中,在组装过程中将一个外壳构件与另一个外壳构件连接在一起时,在连接这些外壳构件之前,需要该另一个外壳部件的凸条相对于该一个外壳构件的密封槽的的定位操作,定位在所述密封槽中的预定位置处。另外,即使实现至所述预定位置的该定位,由于在所述密封槽与凸条之间有一些间隙(例如,所形成的以便容易地填充有密封材料的间隙),该另一个外壳构件的凸条趋于从该一个外壳构件的密封槽中的预定位置偏移。因为该位置偏移,所以组件的作业性可能会恶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连接外壳构件之间的位置偏移的电子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具有电路板,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其由多个外壳构件形成,并且在所述外壳内的空间中容纳有所述电路板,所述外壳具有(a)第一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密封槽;和(b)第二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装配到所述第一外壳构件的密封槽中,并且所述第一与第二外壳构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外壳;以及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密封槽中的内壁表面或凸条的面向所述密封槽的内壁表面的相对表面上,以便朝向另一表面突出,所述突起部限制装配到所述密封槽中的凸条在密封槽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采用密封剂密封所述密封槽与凸条。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外壳构件的凸条可以插入且装配到所述第一外壳构件的密封槽中,而凸条在所述密封槽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所述突起部的限制。因此可以抑制所述第一与第二外壳构件的位置偏移并改善组件的作业性。参照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特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从下侧观察的致动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该致动器单元具有,作为示例,本实施例电子控制装置。图2是从上侧观察的图1的致动器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线A-A切开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作为单元的壳体的透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1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突起部的透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3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4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5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6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7的突起部的剖视图(从盖的背面观察的透视图)。图13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7的突起部的剖视图(从盖的背面观察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是一种具有这样结构的装置,在该结构中,其上安装有电子部件的电路板容纳在外壳内的空间中,该外壳是通过将多个外壳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的。更具体地,电子控制装置的外壳具有第一外壳构件和第二外壳构件,所述第一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第二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可装配到第一外壳构件的密封槽中。另外,突起部形成在密封槽中的内壁表面上,或凸条的面对着密封槽的内壁表面的表面(下文将其称为相对表面)上。即,突起部形成在密封槽的内壁表面或凸条的相对表面上,并且朝向另一表面突出。该突起部具有这样的形状,并且当将凸条装配到密封槽中用于定位所述第一与第二外壳构件时用于约束或限制凸条在密封槽宽度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形成突起部,当第一与第二外壳构件连接在一起时,所述凸条被装配到所述密封槽中,同时被引导到密封槽中的预定位置,凸条在密封槽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受到该突起部的限制。即,连接时所述第一与第二外壳构件之间的位置偏移被抑制,因此便于组装。如果位置移动没有被抑制,例如,第一与第二外壳构件在某个位置的固定(用螺丝固定)可能会受到阻碍。另外,在采用设置在密封槽与凸条之间的密封材料(密封剂)(例如,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封槽)将凸条装配到密封槽中的情况下,密封材料被移位的凸条刮掉,并且因此密封性能可能会降低。关于所述突起部,其形成在密封槽的内壁表面或凸条的相对表面上,以便只从该内壁表面或相对表面中的任一朝向另一表面突出。例如,与JP2012-070508的定位结构(固定凸条39、固定部分41等)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突起部具有简单的形状,并且可以很容易形成。如上所述,此突起部形成在密封槽的内壁表面或凸条的相对表面上。然而,关于所述形成有突起部的部分,在该突起部形成部处的密封材料的填充量往往很小,而且与除所述突起部形成部之外的区段相比,在该突起部形成部处的密封材料的沿面距离(creepagedistance)变短。作为示例,将使用后述的图8对此进行说明。在图8中,由于除了形成有突起部70的部分以外的区段被充分地填充有密封材料,所以沿密封槽46的内壁表面71(在图8中去除突起部70的情况下,外周表面71b、底壁表面71c和内周表面71a)的最短距离是沿面距离。而且,沿着凸条(在实施例中的突缘部)45与密封槽46之间的装配表面(在图8中去除突起部70的情况下,相对表面76b、顶端表面76c、相对表面76a和弯曲表面76d)的最短距离是沿面距离。另一方面,关于形成有突起部70的部分,沿着达到在密封槽46中的内壁面71卿,沿着图8中的外周表面71b和部分的底壁表面71c)上的突起部70的表面的最短距离是沿面距离。而且,沿着达到在凸条45与密封槽46之间的装配表面(B卩,沿着图8中的相对表面76b和顶端表面76c)上的突起部70的表面的最短距离是沿面距离。正如从上述说明中了解的是,与除突起部70形成部以外的区段的沿面距离相比,形成有突起部70的部分的沿面距离较短。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创建配合结构以便可用密封材料填充所述突起部的外壳内侦牝优选的是,创建配合结构以便可用更足够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具有电路板,电子部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其由多个外壳构件形成,并且在所述外壳内的空间中容纳有所述电路板,所述外壳具有(a)第一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密封槽;和(b)第二外壳构件,在其连接部处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装配到所述第一外壳构件的密封槽中,并且所述第一与第二外壳构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外壳;以及突起部,其形成在所述密封槽中的内壁表面或凸条的面向所述密封槽的内壁表面的相对表面上,以便朝向另一表面突出;所述突起部限制装配到所述密封槽中的凸条在密封槽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并且采用密封剂密封所述密封槽与凸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和彦渡部紘文安川大辅大坪俊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