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2543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该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包括顶部风道、两个侧部风道、若干喷箱、循环风机和若干加热装置;两个侧部风道与顶部风道连接,喷箱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之间;循环风机垂直安装在顶部风道内,加热装置穿过顶部风道,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加热装置加热炉气,再由炉气加热钢板的间接加热方式,比直接加热方式,炉温、炉温均匀性更容易控制;循环加热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其结构牢固、简单、紧凑,可被整体放置在加热炉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该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包括顶部风道、两个侧部风道、若干喷箱、循环风机和若干加热装置;两个侧部风道与顶部风道连接,喷箱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之间;循环风机垂直安装在顶部风道内,加热装置穿过顶部风道,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内。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加热装置加热炉气,再由炉气加热钢板的间接加热方式,比直接加热方式,炉温、炉温均匀性更容易控制;循环加热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其结构牢固、简单、紧凑,可被整体放置在加热炉内。【专利说明】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带材的热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热处理是改善钢铁材料性能的手段之一,包括正火、淬火、回火、退火等几种热处理工艺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强度,抗高温、高压、低温,耐腐蚀、磨损以及组织、性能均一性。进而,对钢板热处理炉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如炉温控制精度±5°C、炉温均匀性±5°C、钢板加热均匀性±2.5°C等。目前,在大型的钢板热处理车间,为实现连续、高产,钢板的热处理都采用通过辊道输送的连续热处理炉进行钢板的批量连续加热后实现的。对于钢板的正火、淬火处理过程,炉温在90(Ti00(rc之间,无论采用辐射管间接加热还是使用明火烧嘴直接加热,炉温控制精度、炉温均匀性、钢板加热均匀性等指标要求容易实现;但是,对于回火处理过程,特别是中、低温回火,炉温在20(T40(TC之间,这种低温、控制精度高、均匀性要求严格的工况,很难在连续辊底式热处理炉内实现。为此,为实现钢板的低温热处理工艺,普遍采用了台车式热处理炉,通过通入温度可控的热气体进行低温加热,但只能间歇式的生产,产量低,钢板易变形。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板带材加热装置,能够满足低温处理时严格的炉温控制精度、炉温均匀性、钢板加热均匀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热处理技术无法满足炉温均匀性、钢板加热均匀性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均匀炉温对钢板均匀加热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该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包括顶部风道、两个侧部风道、若干喷箱、循环风机和若干加热装置; 两个侧部风道与顶部风道连接,喷箱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之间;循环风机垂直安装在顶部风道内,加热装置穿过顶部风道,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中,顶部风道内部设有导流板,将循环风均匀导向两侧风道内的加热装置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中,喷箱的通道纵断面沿钢板或带钢中心线呈对称的楔形,喷箱的喷口为缝隙喷口或密集圆孔喷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中,喷箱与喷箱之间有间隙,该间隙允许由喷箱喷出的气体遇到板材或者带钢后折返,溢流到喷箱背面。实施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加热装置加热炉气,再由炉气加热钢板的间接加热方式,比直接加热方式,炉温、炉温均匀性更容易控制;循环加热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其结构牢固、简单·、紧凑,可被整体放置在加热炉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图1的B-B视图; 图4为图1的C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缝隙喷口喷箱结构示意图。图中:1_顶部风道;2_侧风道;3-喷箱;4_循环风机安装孔;5_加热装置安装孔;6-导流板;7_钢板或带钢;8_加热装置;9_循环风机;10_喷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特用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包括顶部风道1、两个侧部风道2、若干喷箱3、循环风机9和若干加热装置8。将装置设计为整体箱型结构,使得结构牢固、简单、紧凑,可被整体放置在加热炉内。两个侧部风道2与顶部风道I连接,喷箱3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2之间; 循环风机9垂直安装在顶部风道I内,加热装置8穿过顶部风道I,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2内。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的箱体顶部中央设有一个循环风机安装孔4,顶部两侧设有若干加热装置安装孔5。该装置内部还设有若干导流板6,将循环风均匀导向两侧风道2内的加热装置8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喷箱3的通道纵断面沿钢板或带钢中心线呈对称的楔形,有利地保证喷箱沿钢板或带钢宽度方向射流的均匀性,进而保证钢板或带钢加热均匀性。喷箱3的底部设有喷箱面板,如图4所示,喷箱面板上设有喷口 10,密集交错布置在喷箱面板上。喷口 10可设为缝隙喷口(如图5所示)或密集圆孔喷口(如图2所示)。图5中的喷口 10为连续条状的缝隙喷口,是由两块钢板围成的“唇形”窄缝,或者说是贯穿与喷箱宽度方向的5~10mm宽的窄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喷箱与喷箱之间有间隙,该间隙允许由喷箱喷出的气体遇到板材或者带钢后折返,溢流到喷箱背面。通过喷箱之间的间隙反向溢流,可避免在钢板或带钢宽度方向的横向射流,进而保证该钢板或带钢加热的均匀性。 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的B-B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设有9套喷箱3,由喷箱3喷出的气体遇到钢板或带钢7后折返,通过喷箱3之间的间隙,进入喷箱3与顶部风道I之间,再由循环风机9吸入顶部风道I内,之后进入两侧风道2内,由加热装置8加热后进入喷箱3内,最后由喷箱3喷出。气流方向如图2和图5中的箭头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整个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可整体放置在热处理炉膛内,如图5所示,随着循环风机9高速转动,将热处理炉内的气体吸入顶部风道I内,通过顶部风道I内的导流板6,气体被均匀导流至两侧风道2内的加热装置8处,再经加热装置8加热后进入喷箱3,喷箱3内的气体由喷口 10喷出,加热钢板或带钢7。喷出的气体遇到钢板或带钢7后折返,由喷箱3之间的间隙进入喷箱3与顶部风道I之间的空间内,最后再由循环风机9吸入顶部风道I内,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完成钢板或带钢7的循环加热。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加热装置加热炉气,再由炉气加热钢板的间接加热方式,比直接加热方式,炉温、炉温均匀性更容易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中,如果将加热装置更换为冷却装置后,便可成为循环冷却装置,结构通用性强。上文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包括顶部风道、两个侧部风道、若干喷箱、循环风机和若干加热装置; 两个侧部风道与顶部风道连接,喷箱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之间; 循环风机垂直安装在顶部风道内,加热装置穿过顶部风道,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部风道内部设有导流板,将循环风均匀导向两侧风道内的加热装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喷箱的通道纵断面沿钢板或带钢中心线呈对称的楔形,喷箱的喷口为缝隙喷口或密集圆孔喷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喷箱与喷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带材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整体箱型结构,包括顶部风道、两个侧部风道、若干喷箱、循环风机和若干加热装置;两个侧部风道与顶部风道连接,喷箱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之间;循环风机垂直安装在顶部风道内,加热装置穿过顶部风道,安装于两个侧部风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英辉张荣明彭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