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2209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1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管径小于下管体的管径;所述下管体内侧设有橡皮圈;所述上管体的上管口径呈倾斜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当需要利用小管径的充绒管进行充绒时,可以把充绒管的下管体通过橡皮圈紧固在充绒装置的充绒管中,然后利用上管体对准裁片进行充绒即可完成充绒过程,其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适用于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域管用转接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接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羽绒填充时的充绒管用转接管
技术介绍
我国是羽绒生产大国,目前羽绒填充的传统生产过程是采用人工填充,操作工人身穿全封闭服装,一人用电子称称重,一人操作裁片,一人填充。其中采用的充绒管多数为一根空心管,在充绒时直接将充绒管插装在裁片内进行充绒。但是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这种充绒管存在了一些缺点,由于裁片的大小不一,这样在对裁片进行充绒时,有时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充绒管,从而在生产加工时就需要对充绒管进行更换,其操作使用不方便,且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的充绒管用转接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管径小于下管体的管径;所述下管体内侧设有橡皮圈。优选的,所述上管体的上管口径呈倾斜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上管体与下管体连接为一体,上管体的管径小于下管体的管径,且下管体内设有橡皮圈,这样当需要利用小管径的充绒管进行充绒时,可以把充绒机用转接管的下管体通过橡皮圈紧固在充绒管中,然后利用上管体对准裁片进行充绒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其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适用于大范围的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充绒管用转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绒管用转接管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绒管用转接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1、上管体;2、下管体;3、橡皮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管体I和下管体2 ;所述上管体I的管径小于下管体2的管径;所述下管体2内侧设有橡皮圈;所述上管体I的上管口径呈倾斜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当需要利用小管径的充绒管进行充绒时,首先利用充绒管下管体的橡皮圈把充绒管固定连接在充绒装置的充绒管中,然后再利用上管体对准裁片进行充绒即可。上述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其上管体的管径形状为倾斜状,这样可以使得充绒管用转接管在插入裁片中更加的容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充绒管用转接管,其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适用于大范围的应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管径小于下管体的管径;所述下管体内侧设有橡皮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上管体的管径小于下管体的管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