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119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其滑动性好,即使在高湿度环境下也具有优异的处理作业性,同时透明性好,适合包装等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利用共挤压法制造。而且,在由聚酰胺系树脂构成的基材层的至少一面,在基材层上层叠被覆层,并单轴向或双轴向延伸被覆层,该被覆层由含有0.2~1.00重量%的细孔容积为0.3~1.0ml/g的无机微粒子的聚酰胺系树脂构成。此外,在80%RH下的动态摩擦系数在0.7以下,可将浊度值调整到5.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聚酰胺系树脂形成的层叠薄膜,具体涉及在高湿度下的滑动性好、透明度高、适合包装等用途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
技术介绍
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热特性和高的气体阻挡性,所以广泛用于包装用途,尤其是食品包装用途。但是,以往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有在高湿度环境下因吸湿而软化,滑动性恶化的缺陷,因此,特别在梅雨季节,在印刷、蒸镀、层压、制袋等加工作业时,有时产生起因于滑动性差的故障。为防止这类故障,作为改进表面滑动性的手段,提出了通过延伸充填有二氧化硅或陶土等微粒子的树脂,在表面形成突起的方法,或在树脂中充填高级脂肪酸的双酰胺化合物等有机润滑剂的方法等。此外,已知还有,如专利文献1,通过充填具有特定的细孔容积的二氧化硅微粒子,抑制延伸时的空隙的发生,同时赋予表面凹凸,发现高湿度下良好的滑动性和高透明性的方法。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调整薄膜表面的突起形状或薄膜表层的微细空隙,而使显现出高湿度下良好的滑动性的技术。专利文献1特开平9-14328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9-272748号公报但是,在通过延伸充填有微粒子的树脂,在表面形成突起的方法中,由于如果不大量充填微粒子,就不能得到良好的滑动性,因此随之透明度下降,不能用于包装用途。此外,在树脂中充填有机润滑剂的方法,虽不引起透明度的下降,但与其它材料的粘接性或表面的润湿性恶化,有难实施印刷、蒸镀、层压等加工的缺陷。另外,特开平9-143283号公报公开的方法,在制造薄的双轴向延伸薄膜的情况下,虽能够同时显现出某种程度的透明性和高的滑动性,但是在制造厚的双轴向延伸薄膜的情况下,无论怎样透明性都恶化。此外,根据特开平9-272748号公报公开的方法,虽能够得到即使在某种程度湿度高的气氛下也表现良好的滑动性的聚酰胺薄膜,但根据该方法的聚酰胺薄膜,在梅雨季节等湿度极高的气氛下,也不能维持良好的滑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其滑动性好,即使在高湿度环境下也具有优异的处理作业性,同时透明性好,适合包装等用途。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在于,是利用共挤压法制造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在基材层的至少一面上层叠被覆层,在80%RH的气氛下测定时的动态摩擦系数在0.7以下,浊度值在5.0以下。专利技术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如专利技术1所述的专利技术,在于被覆层由含有0.2~1.00重量%的细孔容积为0.3~1.0ml/g的无机微粒子的聚酰胺系树脂构成。专利技术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如专利技术1或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于被覆层的厚度与整个基材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01~0.4。专利技术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如专利技术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在于无机微粒子是二氧化硅粒子。专利技术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如专利技术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在于含有0.05~0.30重量%的乙撑双硬脂酰胺。专利技术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如专利技术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专利技术,在于被覆层含有0.3~0.5重量%的具有1.3~1.8ml/g细孔容积的第二无机微粒子。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由于即使在高的湿度条件下滑动性也良好,所以实施层压加工、制袋加工等各种加工时的作业性(加工特性)良好。此外,由于透明性良好,所以能够非常适合用于包装等用途。另外,薄膜表面的粘接性良好,能够容易实施利用各种墨的印刷、金属等的蒸镀、与其它薄膜的层压等加工。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形成基材层及被覆层的聚酰胺系树脂,是在分子链中具有酰胺基的高分子。作为所述聚酰胺系树脂,可列举尼龙6、尼龙7、尼龙11、尼龙12、尼龙66、尼龙6T、尼龙MXD6、尼龙46等聚酰胺树脂、及这些聚酰胺树脂的共聚物、树脂混合物、聚合物合金等,但如果采用尼龙6,由于容易制造薄膜,所以优选尼龙6。另外,通过ε-己内酰胺的开环聚合能够容易制造尼龙6。此外,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树脂,优选低聚物含量在1重量%以下。如果低聚物含量增加超过1重量%,在将熔化的聚酰胺树脂卷绕在金属辊上时,由于低聚物容易附着,因此不优选超过此值。此外,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树脂,优选水分率在0.1重量%以下。如果水分率增加超过0.1重量%,由于熔化时产生水解作用,有在双轴向延伸时引起破断的顾虑,因此不优选水分率大于此值。此外,在作为聚酰胺系树脂使用尼龙6的时候,尼龙6的相对粘度优选在2.5以上4.0以下。如果相对粘度低于2.5,由于双轴向延伸后的薄膜的冲击强度降低,因此不优选低于此值,相反,如果相对粘度大于4.0,由于难双轴向延伸未延伸薄膜,因此不优选粘度大于此值。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需要利用所谓的共挤压法制造。也就是,在得到未延伸薄膜时,需要采用将聚酰胺系树脂装入2台或3台挤压机,采用2层或3层的多支管、或进料装置,层叠聚酰胺系树脂,从挤压模作为熔融片挤出,用冷却辊冷却固化的方法。另外,在用该方法得到未延伸薄膜时,为提高薄板的平面性,提高薄板和旋转冷却筒之间的紧贴性,优选采用外加静电的紧贴法或涂布液体的紧贴法。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使由聚酰胺系树脂构成的被覆层,含有具有规定的细孔容积的无机微粒子。无机微粒子的种类,只要是由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滑石、高岭土等金属氧化物,碳酸钙、磷酸钙、硫酸钡等金属盐,或有机聚合物构成的粒子等对聚酰胺系树脂是惰性的微粒子,就不特别限定,但从细孔容积的容易调整的角度考虑,优选采用多孔质的二氧化硅微粒子。另外,作为形成二氧化硅微粒子的方法,一般可采用粉碎、分级合成二氧化硅的方法,但也可采用在合成时直接形成球状微粒子的方法。此外,无机微粒子,其细孔容积必须在0.3~1.0ml/g,优选在0.5~0.8ml/g的范围。另外,所谓本专利技术的细孔容积,是相当于1g无机微粒子所含的细孔的容积(ml/g)。如果细孔容积低于0.3ml/g,在将配合有该细孔容积的聚酰胺系树脂成形成薄膜状后,在单轴向或双轴向延伸其时,产生许多空隙,有损薄膜的透明性,因此不优选低于此值,相反,如果细孔容积大于1.0ml/g,在延伸未延伸薄膜的时候,难形成表面凹凸,不能得到足够的滑动性,因此不优选大于此值。另外,二氧化硅微粒子,是凝集一次粒子而成的凝集体,在一次粒子和一次粒子的间隙中形成细孔。此外,细孔容积不同的二氧化硅微粒子,可通过变化合成条件得到。另外,无机微粒子在被覆层中的含量,需要在0.2重量%以上并低于1.0重量%,优选在0.3~0.6重量%。如果含量低于0.2重量%,表面粗度不足,得不到在高湿度条件下良好的滑动性,所以最好不低于此值,相反,如果含量大于1.0重量%,由于薄膜的透明性变差,所以最好不大于此值。此外,在作为无机微粒子采用二氧化硅微粒子的情况下,作为在聚酰胺树脂中添加二氧化硅微粒子的方法,适合采用在聚酰胺系树脂的聚合工序添加的方法。在采用该方法的情况下,能够非常容易使二氧化硅微粒子分散在聚酰胺系树脂中,能够防止在薄膜的延伸中发生缩孔等缺陷。另外,在采用在聚酰胺系树脂的聚合反应工序添加二氧化硅微粒子的方法的情况下,由于在单体或低聚物的除去工序流出5~20重量%的二氧化硅微粒子,所以考虑到该流失部分,需要增加二氧化硅微粒子。另外,二氧化硅微粒子,优选平均粒径在1.5~1.9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是利用共挤压法制造的聚酰胺系树脂层叠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基材层的至少一面上层叠有被覆层,在80%RH的气氛下,按照ASTM-D1894测定时的被覆层的动态摩擦系数在0.7以下、浊度值在5.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忠嗣宫口义纪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