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63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通过封条分隔每层内翅片,从而将换热芯分隔为前后设置第一换热芯和第二换热芯,同时设置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在右侧第一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左侧和右侧第二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右侧,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由于需要适应进口和出口在一个平面上的装备,而采用管道延伸的做法,导致存在泄漏隐患,降低换热效率的问题,从而既能够满足某些情况下的安装位置的需求,又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且无需采用额外管道,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在工、农业的各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在人民生活中传热设备也随处可见,是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之一。因此换热器的研究倍受世界各国政府及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在全世界第一次能源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在下大力量寻找新的能源及在节约能源上研究新途径,在研究投入大、人力资源配备足的情况下,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效换热器诞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工业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得到了大量的回报,如板翅式换热器、大型板壳式换热器和强化沸腾的表面多孔管、T型翅片管、强化冷凝的螺纹管、锯齿管等都得到了国际传热 界专家的首肯,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大大缓解了能源的紧张状况。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在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普遍应用的一种工艺设备,在炼油、化工装置中,换热器占总设备数量的40%左右,占总投资的30-45%。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高温和低温热能的回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换热设备中,使用量较大的有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的发展,使换热器的效率提高到新的水平,结构更加紧凑。这种换热器的采用,满足了飞机发动机中间冷却和内燃机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冷却的需要,由于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可处理二种以上介质的优点,迅速在石油化工、乙烯装置中得到推广应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板翅式换热器通常采用的是横向分隔式的换热器,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右视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其进口 01分布在第一封头03的中间位置上,其出口 02分布在第二封头04的中间位置上,该结构在针对进口和出口需要在一个平面上的装备时,就难以适应,业界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管道延伸进口和出口,这样导致在管道与进口和出口的连接处极易出现损坏,且存在泄漏的隐患,换热效率由于外部管路安装也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由于需要适应进口和出口在一个平面上的装备,而采用管道延伸的做法,导致存在泄漏隐患,降低换热效率的问题,从而既能够满足某些情况下的安装位置的需求,又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且无需采用额外管道,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包括换热芯,所述换热芯包括多层外翅片和多层内翅片,每层所述外翅片与每层所述内翅片之间设有隔板,其中,每层所述内翅片中间均设有一封条,以将所述换热芯分隔为前后放置的第一换热芯和第二换热芯;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的左侧设有一左封头,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的右侧分别设有右侧第一封头和右侧第二封头,所述右侧第一封头上设有一进口管,所述右侧第二封头上设有一出口管。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均为招制板翅式换热芯。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进口管设置于所述右侧第一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左侧。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出口管设置于所述右侧第二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右侧。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右侧第一封头上设有一出口管,所述右侧第二封头上设有一进口管。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出口管设置于所述右侧第一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左侧。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进口管设置于所述右侧第二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右侧。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均为L型结构的管道。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的材质均为招。上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中,所述左封头、所述右侧第一封头和所述右侧第二封头的材质均为铝。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封条分隔每层内翅片,从而将换热芯分隔为前后设置第一换热芯和第二换热芯,同时设置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在右侧第一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左侧和右侧第二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右侧,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由于需要适应进口和出口在一个平面上的装备,而采用管道延伸的做法,导致存在泄漏隐患,降低换热效率的问题,从而既能够满足某些情况下的安装位置的需求,又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且无需采用额外管道,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的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换热芯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换热芯的右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换热芯的右视模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I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换热芯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换热芯的右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的换热芯的右视模拟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包括换热芯,该换热芯由多层外翅片20和多层内翅片24构成,每层外翅片20与每层内翅片24之间都设有隔板21,且每层外翅片20与每层内翅片24均是垂直方向设置的(参见图5和图6便可直观得到),每层外翅片20两端设置有外固定封条22,每层内翅片24两端设置有内固定封条23,同时,每层内翅片24的中间位置处均设有一封条25,通过每层的封条25,参见图7,每层的封条25模拟形成一竖直封条25’,从而能够将换热芯分隔为前后放置的第一换热芯11和第二换热芯12。在第一换热芯11和第二换热芯12的左侧设有一左封头14,同时,在第一换热芯11和第二换热芯12的右侧分别设有右侧第一封头15和右侧第二封头16,并且右侧第一封头15上设有一进口管17,右侧第二封头16上设有一出口管18。其中,第一换热芯11和第二换热芯12均为铝制板翅式换热芯,进口管17和出口管18均为L型结构的管道,并且进口管17和出口管18的材质均为铝,左封头14、右侧第一封头15和右侧第一封头16的材质也均为铝,同时,在本技术实施例1中,进口管17设置于右侧第一封头15的右端面上方左侧,而出口管18设置于右侧第二封头16的右端面上方右侧(结合附图2?附图4便可直观得到)。另外,本技术实施例1中将进口管17设置于右侧第一封头15的右端面上方左侧,并将出口管18设置于右侧第二封头16的右端面上方右侧,在客户需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进口管设置于右侧第二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右侧,并同时将出口管设置于右侧第一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左侧。设备运行时,液体或者气体从进口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包括换热芯,所述换热芯包括多层外翅片和多层内翅片,每层所述外翅片与每层所述内翅片之间设有隔板,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内翅片中间均设有一封条,以将所述换热芯分隔为前后放置的第一换热芯和第二换热芯;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的左侧设有一左封头,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的右侧分别设有右侧第一封头和右侧第二封头,所述右侧第一封头上设有一进口管,所述右侧第二封头上设有一出口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包括换热芯,所述换热芯包括多层外翅片和多层内翅片,每层所述外翅片与每层所述内翅片之间设有隔板,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内翅片中间均设有一封条,以将所述换热芯分隔为前后放置的第一换热芯和第二换热芯; 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的左侧设有一左封头,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的右侧分别设有右侧第一封头和右侧第二封头,所述右侧第一封头上设有一进口管,所述右侧第二封头上设有一出口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芯和所述第二换热芯均为铝制板翅式换热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设置于所述右侧第一封头的右端面上方左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竖向分隔技术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敏伟蒋彩琴雷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