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0632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3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由两个间隔排布的换热板片A和B构成的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设置在外壳一端的左盖板,设置在外壳另一端的右盖板,所述的左盖板中心部位带有一个密封孔,设置在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中心位置的介质Ⅰ进口法兰穿过密封孔后设置在左盖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的右盖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介质Ⅱ出口法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Ⅰ出口法兰和介质Ⅱ进口法兰,所述的左盖板的密封孔与介质Ⅰ进口法兰之间设置有一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一侧通道两端可拆卸清洗,检修期间的劳动强度小,设备使用寿命长、设备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板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属于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极为普遍,例如在冶金、硫酸、烧碱、制药、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加工、医药及航空航天等各工业部门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现有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主要组成部件为外壳与螺旋体,螺旋体是螺旋板换热器的主体换热元件,其制造工艺是将换热板片绕着中心卷轴缠绕而形成一对螺旋形通道,螺旋体在卷制前,首先在换热板片上焊接定距柱,使冷、热侧介质通道间距沿换热板片长度方向保持不变,接下来将这两个间隔排布的螺旋状换热板的内螺旋端通过一中心隔板相连接,该中心隔板将两螺旋状换热板分成两个螺旋状的通道,为了容纳两侧换热流体,其中一个螺旋形通道在端部一侧为封闭焊接,另一侧开放,端部利用垫片、盖板压紧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另一个螺旋形通道两端的密封方式与第一个通道密封方式形式相同方向相反,形成第二个腔体,冷、热介质通道的内、外螺旋端分别接冷、热介质的接口。采用螺旋板式热交换器换热时,流体介质性质差别很大,有的介质黏度很高、有的介质含有颗粒、纤维、絮状物等杂质、有的介质自身污垢热阻较大、有的介质受温度影响极易发生自聚现象,介质在设备运行中易形成固体颗粒。下面举两个简单的实例进行说明:如果需清洗一侧通道内流通的介质为醪液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流速低或死角区域会有物料沉积,此部分介质在高温密闭缺氧的环境中极易分解成酸性物质,使本身不具有腐蚀性的介质腐蚀换热板片,或减少换热板片使用寿命。又如此换热通道流通的介质为高污垢、固体颗粒、纤维、絮状物的介质,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纤维絮状物极易将定距柱缠牢、大的物料颗粒易被定距柱阻挡,长期运行会使此通道流通截面积减小,阻力增大,运行成本增加。已有的技术中可以实现通道单侧端盖可拆卸清洗,但是由于换热板片间隙中含有定距柱排布以及设备运行过程中沉积的污垢、固体颗粒、纤维、絮状物的存在,检修时,在通道的一端很难将换热板内部的杂物彻底清理干净,造成设备虽然经过检修却也无法达到初装时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设备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检修期间的劳动强度小,设备使用寿命长、一侧通道两端可拆卸清洗的螺旋板式换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换热器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由两个间隔排布的换热板片A和B构成的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设置在外壳一端的左盖板,设置在外壳另一端的右盖板,所述的左盖板中心部位带有一个密封孔,设置在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中心位置的介质I进口法兰穿过密封孔后设置在左盖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的右盖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介质II出口法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I出口法兰和介质II进口法兰,所述的左盖板的密封孔与介质I进口法兰之间设置有一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介质I进口法兰上的挡环、橡胶密封环、衬筒和压紧法兰,所述的压紧法兰通过其上设置的旋紧螺栓与左盖板连接固定,所述的介质I进口法兰上面的法兰盘与法兰接管之间采用分体式活动连接的形式。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由于将其中的一个介质通道两侧可拆,另一介质通道是采用封闭焊接结构,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可以将流体进行合理分配,即将高黏度、易结垢、易积聚、纤维或絮状物较多等需要定期对其清理的介质分配在两侧端盖拆除后可清洗的通道内,将流体较洁净的不需要进行机械清洗的流体分配在封闭焊接结构的腔体内。2、本技术结构同普通的单侧可清洗螺旋板换热器相比,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力,减轻了检修期间的劳动强度,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主视局剖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轴向断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心隔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剖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3、4和5:该换热器包括外壳I,置于外壳I内的由两个间隔排布的换热板片A和B构成的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2 (螺旋体),设置在外壳I 一端的左盖板3,设置在外壳I另一端的右盖板4,所述的左盖板3中心部位带有一个密封孔5,设置在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2中心位置的介质I进口法兰6穿过密封孔5后设置在左盖板3的中心部位,所述的右盖板4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介质II出口法兰7,所述外壳I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I出口法兰8和介质II进口法兰9,所述的左盖板3的密封孔5与介质I进口法兰6之间设置有一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介质I进口法兰6上的挡环10、密封环11、衬筒12和压紧法兰13,所述的压紧法兰13通过其上设置的旋紧螺栓14与左盖板3连接固定,所述的介质I进口法兰6上面的法兰盘15与法兰接管1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所述的换热板片A和B之间设置有定距柱17实现彼此间隔,两个间隔排布的换热板片A和B的内螺旋端通过一中心隔板18相连接,所述中心隔板18分离出1、II介质通道,在I介质通道上设置有介质I进口法兰6和介质I出口法兰8,在II介质通道上设置有介质II进口法兰9和介质II出口法兰7。所述密封机构使介质I进口法兰6与介质I出口法兰8形成一个密封通道,该通道通过换热板片A和B焊接后卷曲形成;介质II出口法兰7与介质II进口法兰9形成另一个密封通道,该通道通过左右盖板3、4与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2卷曲后压紧密封形成。在设备检修清洗时,拆卸步骤按如下进行:首先将法兰盘15与法兰接管16螺纹旋开,使之分离,再将圆周方向几个旋紧螺栓14旋开,接下来将压紧法兰13取下,继而将密封环11取出。在拆卸左盖板3时,保持左盖板3与接管垂直,将左盖板3移出。[0021 ] 所述换热板片A和B构成的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2是螺旋板换热器的主体换热元件。所述外壳I两端设置的左盖板3和右盖板4通过多个卡栓19连接固定。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2的制造工艺是将换热板片A、B绕着分离卷轴滚动而形成一对螺旋形通道,螺旋体在卷制前,首先在换热板片A、B上焊接定距柱,使1、II侧介质通道间隙沿换热板片长度方向保持不变,接下来将这两个间隔排布的螺旋状换热板片A、B的内螺旋端通过一中心隔板18相连接,该中心隔板18将两螺旋状换热板片A、B之间的间隙分成两个螺旋状的1、II介质通道,为了容纳两侧换热流体,其中一个螺旋形通道在两侧端部为封闭焊接,形成一个密闭腔体,另一螺旋形通道两侧开放端部利用垫片、左右盖板3、4压紧的形式形成另一个密闭腔体。1、II介质通道的内、外螺旋端分别接1、II介质的接口。检修期间,将需要清理侧腔体(例如此通道内流通的介质为高黏度、易结构、纤维或絮状物较多等介质)左盖板3进行拆卸,从这个腔体的两侧进行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没有死角,可以将杂物彻底清理干净,而另一个腔体由于流通的介质较洁净,从而无需对其进行清洗或者化学清洗即可清洗干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由两个间隔排布的换热板片A和B构成的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设置在外壳一端的左盖板,设置在外壳另一端的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盖板中心部位带有一个密封孔,设置在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中心位置的介质Ⅰ进口法兰穿过密封孔后设置在左盖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的右盖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介质Ⅱ出口法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Ⅰ出口法兰和介质Ⅱ进口法兰,所述的左盖板的密封孔与介质Ⅰ进口法兰之间设置有一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介质Ⅰ进口法兰上的挡环、密封环、衬筒和压紧法兰,所述的压紧法兰通过其上设置的旋紧螺栓与左盖板连接固定,所述的介质Ⅰ进口法兰上面的法兰盘与法兰接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外壳,置于外壳内的由两个间隔排布的换热板片A和B构成的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设置在外壳一端的左盖板,设置在外壳另一端的右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盖板中心部位带有一个密封孔,设置在螺旋状换热板焊合体中心位置的介质I进口法兰穿过密封孔后设置在左盖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的右盖板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介质II出口法兰,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介质I出口法兰和介质II进口法兰,所述的左盖板的密封孔与介质I进口法兰之间设置有一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介质I进口法兰上的挡环、密封环、衬筒和压紧法兰,所述的压紧法兰通过其上设置的旋紧螺栓与左盖板连接固定,所述的介质I进口法兰上面的法兰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红王静吕忠胜杨彬王洪英贾晓波王昆金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睿能四平北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