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912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表面为密实多孔薄层,薄层由直径为1-4μm的由碳化硅组成的微球组成,孔隙直径10nm-10μm。制备步骤包括:(1)将待处理材放入模具中;(2)称取任意比例的微纳米硅和硅化镁的粉末,与添加量为质量百分比0.01-1.5%的催化剂搅拌均匀,微纳米硅粉末和硅化镁粉末、催化剂的粒径小于500nm,加入到模具中并淹没待处理材,在压力机上将模具中压力升到50-100MPa,并保持2-10小时;卸压到0MPa,取出敲开并用砂光机砂露表面,得到处理材;(3)将处理材放入热压力机中,将热压力机快速闭合、升压至1-6MPa,保压1-120min,热压板温度为200℃-600℃,即得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方法操作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无需复杂的化学处理、也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易于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受稻草叶效应的启发,具有超疏水表面的固体材料(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并且水滴在表面上有较小的滚动角)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超疏水表面由于具有防水、防雾、抗氧化、自清洁等特点,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可应用于自清洁功能的建筑材料和外墙涂料、自清洁功能的纺织品、液体的无损失输送、防潮包装材料、抑制凝血和血液污染的生物医用材料等。众所周知,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由表面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粗糙度决定。在光滑表面的接触角最多只能提高到120℃。通过对荷叶等自然界超疏水表面的研究发现,超疏水性质是由低表面能材料和表面粗糙度共同决定的。因此,构建超疏水的表面需要将表面能和表面粗糙度结合才能实现。目前,有很多方法被用来构建具有超疏水表面的固体材料,如江雷等在《An gew.Chem.Int.Ed.》2004,43,4338-4341上报道了利用电纺技术制备类荷叶状的超疏水表面,其接触角为160.4±1.2°;金美花等在《Advanced Materials》2005,17,1977-1981上报道了利用氧化铝为模板制备超疏水聚苯乙烯薄膜;Poncin-Epaillard等在《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2006,200,5296-5305上报道了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制备透明的超疏水聚乙烯薄膜,其接触角达到170°;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溶胶-凝胶法、氟化涂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聚电解质交替沉积法、阳极氧化法、机械拉伸法等。然而,现有的这些方法要么使用昂贵的材料,要么需要特殊的加工设备或复杂的工艺过程,难以产业化。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简单而又易于产业化的技术制备超疏水表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并形成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腐性好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无需复杂的化学处理、不需要昂贵的设备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所述防腐木竹表面为密实多孔薄层,薄层由直径为1-4μm的由碳化硅组成的微球组成,孔隙直径10nm-10μm。该层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70°之间,水滴在薄层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1)、将待处理材放入模具中;(2)、称取任意比例的微纳米硅和硅化镁的粉末,与添加量为质量百分比0.01-1.5%的催化剂搅拌均匀,所述的微纳米硅粉末和硅化镁粉末、催化剂的粒径小于500nm,然后加入到模具中,并淹没待处理材,然后在压力机上将模具中压力升到50-100MPa,并保持2-10小时;然后卸压到0MPa,取出,敲开,并用砂光机砂露表面,得到处理材;(3)、将处理材放入热压力机中,将热压力机快速闭合、升压至1-6MPa,保压1-120min,热压板温度为200-600℃,取出即得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待处理材是指各种规格的实木板材、木片、木质人造板材、竹材、竹片、竹质人造板材。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模具为圆形钢筒模具,所述的圆形钢筒模具要求能承受50-100Mpa的压力,并与压力机配套。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铜、银、锌其中一种或任意比例的混合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超疏水碳化硅薄层的超疏水性质稳定,在温度范围为0-60℃、相对湿度为20%-70%的环境中放置一年,超疏水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无味无毒,对环境友好,在液体无损失输送、防水防潮、电路板、地板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的制备方法操作工艺简单、重现性好、无需任何昂贵设备、也不需要复杂的化学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防腐性好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无需复杂的化学处理、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1)、将各种规格实木板材放入圆形钢筒模具中,圆形钢筒模具要求能承受50-100Mpa的压力,并与压力机配套;(2)、称取任意比例的微纳米硅和硅化镁的粉末,与添加量为质量百分比1.5%的铜催化剂搅拌均匀,微纳米硅粉末和硅化镁粉末、催化剂的粒径小于500nm,然后加入到圆形钢筒模具中,并淹没实木板材,然后在压力机上将圆形钢筒模具中压力升到100MPa,并保持2小时;然后卸压到0MPa,取出,利用小锤敲开,并用台式砂光机砂露表面,得到处理材;(3)、将处理材放入热压力机中,将热压力机快速闭合、升压至6MPa,保压1min,热压板温度为600℃,取出即得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生产的防腐木表面为密实多孔薄层,薄层由直径为1-4μm的由碳化硅组成的微球组成,孔隙直径10nm-10μm。该层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70°之间,水滴在薄层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实施例2: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1)、将各种规格木片放入圆形钢筒模具中,圆形钢筒模具要求能承受50-100Mpa的压力,并与压力机配套;(2)、称取任意比例的微纳米硅和硅化镁的粉末,与添加量为质量百分比1.0%的银催化剂搅拌均匀,所述的微纳米硅粉末和硅化镁粉末、催化剂的粒径小于500nm,然后加入到圆形钢筒模具中,并淹没木片,然后在压力机上将圆形钢筒模具中压力升到80MPa,并保持8小时;然后卸压到0MPa,取出,利用小锤敲开,并用台式砂光机砂露表面,得到处理材;(3)、将处理材放入热压力机中,将热压力机快速闭合、升压至4MPa,保压100min,热压板温度为250℃,取出即得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生产的防腐木表面为密实多孔薄层,薄层由直径为1-4μm的由碳化硅组成的微球组成,孔隙直径10nm-10μm。该层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70°之间,水滴在薄层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实施例3: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1)、将各种规格木质人造板材放入圆形钢筒模具中,圆形钢筒模具要求能承受50-100Mpa的压力,并与压力机配套;(2)、称取任意比例的微纳米硅和硅化镁的粉末,与添加量为质-->量百分比0.5%的锌催化剂搅拌均匀,所述的微纳米硅粉末和硅化镁粉末、催化剂的粒径小于500nm,然后加入到圆形钢筒模具中,并淹没木质人造板材,然后在压力机上将圆形钢筒模具中压力升到50MPa,并保持10小时;然后卸压到0MPa,取出,利用小锤敲开,并用台式砂光机砂露表面,得到处理材;(3)、将处理材放入热压力机中,将热压力机快速闭合、升压至2.5MPa,保压80min,热压板温度为400℃,取出即得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生产的防腐木表面为密实多孔薄层,薄层由直径为1-4μm的由碳化硅组成的微球组成,孔隙直径10nm-10μm。该层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70°之间,水滴在薄层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其特征是:所述防腐木竹表面为密实多孔薄层,薄层由直径为1-4μm的由碳化硅组成的微球组成,孔隙直径10nm-10μm。该层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70°之间,水滴在薄层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其特征是:所述防腐木竹表面为密实多孔薄层,薄层由直径为1-4μm的由碳化硅组成的微球组成,孔隙直径10nm-10μm。该层与水的接触角在150-170°之间,水滴在薄层表面的滚动角小于10°。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超疏水防腐木竹的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包括:(1)、将待处理材放入模具中;(2)、称取任意比例的微纳米硅和硅化镁的粉末,与添加量为质量百分比0.01-1.5%的催化剂搅拌均匀,所述的微纳米硅粉末和硅化镁粉末、催化剂的粒径小于500nm,然后加入到模具中,并淹没待处理材,然后在压力机上将模具中压力升到50-100MPa,并保持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万喜吴义强卿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