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856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9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多根直径依次递减的同心内筒,相邻两同心内筒之间的空腔形成炉渣冷却通道;所述外筒与内筒的轴心均设置在同一支撑轴上,且外筒与内筒的筒壁内均设置有夹套;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渣片,所述内筒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螺旋导渣片。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的冷渣器,不仅能够大幅增加每次冷却的炉渣量,还能够增大炉渣与冷却管壁的接触面积,达到快速冷却炉渣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底渣冷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
技术介绍
冷渣器的主要功能是将锅炉排出的高温炉渣干法快速冷却,目前,常用的冷渣器一般为单冷却筒结构,利用双层滚筒之间水的循环,对内筒的高温物料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冷却高温炉渣的目的。但此类单筒冷渣器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冷却效率低、出渣温度高和容易堵渣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如中国专利号“200920038777.1”公开了一种冷渣机,其【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8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冷渣机是由多管水冷式滚筒冷渣机和滚筒冷渣机所组成,所述的多管水冷式滚筒冷渣机是在滚筒内设置有多根管道,管道与管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的滚筒冷渣机分为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和内筒体形成夹套,在内筒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大螺旋叶片,所述的多管水冷式滚筒冷渣机和滚筒冷渣机均围绕同一根轴放置。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为了较好的冷却炉渣,滚筒是以低转速匀速转动的,因此炉渣在筒体内的翻转速度较慢,炉渣堆表面与筒壁接触的时间较短,且渣堆内部难以与筒壁接触,导致炉渣的冷却速度慢,冷却效果差;二、该滚筒的结构复杂,不易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采用本技术后,不仅能够大幅增加每次冷却的炉渣量,还能够增大炉渣与冷却管壁的接触面积,达到快速冷却炉渣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包括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多根直径依次递减的同心内筒,相邻两同心内筒之间的空腔形成炉渣冷却通道;所述外筒与内筒的轴心均设置在同一支撑轴上,且外筒与内筒的筒壁内均设置有夹套;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渣片,所述内筒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螺旋导渣片。所述内筒筒壁内的夹套与外筒筒壁内的夹套相通。所述支撑轴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该通道与夹套相通。所述相邻两内筒之间的距离为8 — 15cm。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中,设置在外筒内的多根同心内筒使得冷渣器具有多个环形的炉渣冷却通道,且在外筒与内筒的筒壁内均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夹套,环形冷却通道既能够增加每次冷却的炉渣量,又不会造成炉渣堵塞,同时还增大了炉渣与环形冷却通道的接触面积,使得炉渣能够快速冷却;而螺旋导渣片的设置则有利于将炉渣堆打散,使炉渣堆内部的渣能够快速冷却,进一步提高了冷却速度;与中国专利号“200920038777.1”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二、本技术中,所述内筒筒壁内的夹套与外筒筒壁内的夹套相通,此结构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零部件,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便于冷却水的统一供应。三、本技术中,所述支撑轴内设置有冷却水通道,该通道与夹套相通,此结构有利于提高最内层环形冷却通道内炉渣的冷却速度。四、本技术中,如果所述相邻两内筒之间的距离小于8cm,则不利于炉渣的翻转,而所述相邻两内筒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则容易导致炉渣的冷却效果差,因此所述相邻两内筒之间的距离设置为8 — 15cm,既有利于炉渣的翻转,又能够保证炉渣的冷却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记为:1、外筒,2、内筒,3、冷却通道,4、支撑轴,5、夹套,6、导渣片,7、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包括外筒1,所述外筒I内设置有多根直径依次递减的同心内筒2,相邻两同心内筒2之间的空腔形成炉渣冷却通道3 ;所述外筒I与内筒2的轴心均设置在同一支撑轴4上,且外筒I与内筒2的筒壁内均设置有夹套5 ;所述外筒I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渣片6,所述内筒2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螺旋导渣片6。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每次能够冷却的炉渣量和冷却效果,所述同心内筒2的数量优选设置为4个。[0021 ] 本技术中,优选所述内筒2筒壁内的夹套5与外筒I筒壁内的夹套5相通,但并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例如所述多个内筒2筒壁内的夹套5也可以单独设置一套冷却水供应装置。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支撑轴4内设置流通冷却水的通道7,且该通道7分别与内筒2筒壁内的夹套5和外筒I筒壁内的夹套5相通。本技术中,所述相邻两内筒2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8cm,也可以设置为15cm,最佳实施方式为相邻两内筒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cm,这样的设置方式既有利于炉渣在冷却通道3内翻转,又能够防止炉渣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内设置有多根直径依次递减的同心内筒(2),相邻两同心内筒(2)之间的空腔形成炉渣冷却通道(3);所述外筒(1)与内筒(2)的轴心均设置在同一支撑轴(4)上,且外筒(1)与内筒(2)的筒壁内均设置有夹套(5);所述外筒(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渣片(6),所述内筒(2)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螺旋导渣片(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渣器的冷却筒,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I)内设置有多根直径依次递减的同心内筒(2),相邻两同心内筒(2)之间的空腔形成炉渣冷却通道(3);所述外筒(I)与内筒(2)的轴心均设置在同一支撑轴(4)上,且外筒(I)与内筒(2)的筒壁内均设置有夹套(5);所述外筒(I)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渣片(6),所述内筒(2)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螺旋导渣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功全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华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