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水域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移动吸附装置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然水域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移动吸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突发环境事故背景下自然水域中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三致”物质等)的应急移动吸附装置,属于水质净化
。
技术介绍
在化工企业发生的生产事故中排放出的废水中常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例如:砷、汞、铅、镉等),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由于生物富集作用,经过食物链积累后其浓度可以提高百万倍以上,被人体食用后,往往导致人体中毒。现在应用于自然水域突发污染应急处理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水体内投加药剂,通过产生沉淀作用将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转移到底泥中;另一种是通过在河道内建造吸附坝,在吸附坝内填充吸附材料,在拦截废水的同时,依靠吸附坝内吸附材料的吸附作用,将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从水体中去除。尽管以上两种技术均可以将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从水相中去除,但其均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水体中投加药剂,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被转移到底泥后,容易形成二次污染,而对底泥的处理处置成本极高。吸附坝由于存在很大的局部阻力,其过流能力较小;吸附坝厚度和宽度之比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水域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移动吸附装置,主要由浮球系统、挂料系统、螺栓、主框架、连接系统组成,具体包括浮球、穿心杆、支撑杆、挂钩、主框架、螺栓、纵向孔连接件、横向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主框架(5)采用不锈钢方管焊接为矩形框架;浮球系统由浮球(1)和穿心杆(2)组成,穿心杆(2)穿过浮球(1)并用螺栓(6)固定在主框架(5)上;挂料系统由支撑杆(3)和挂钩(4)组成,挂钩(4)焊接在支撑杆(3)上,支撑杆(3)焊接在主框架(5)上,吸附材料通过挂钩(4)挂在支撑杆(3)上;连接系统包括纵向孔连接件(7)和横向孔连接件(8),焊接在主框架(5)的四周,其中主框架(5)每边的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水域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移动吸附装置,主要由浮球系统、挂料系统、螺栓、主框架、连接系统组成,具体包括浮球、穿心杆、支撑杆、挂钩、主框架、螺栓、纵向孔连接件、横向孔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主框架(5)采用不锈钢方管焊接为矩形框架;浮球系统由浮球(I)和穿心杆(2)组成,穿心杆(2)穿过浮球(I)并用螺栓(6)固定在主框架(5)上;挂料系统由支撑杆(3)和挂钩(4)组成,挂钩(4)焊接在支撑杆(3)上,支撑杆(3)焊接在主框架(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鹏,张义,刘汉臣,丁金鹏,何燕,马连湘,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