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39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20:00
一种芯盒,用于细长管状薄壁铝合金铸件砂芯的制造,属于铸造工艺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芯盒,所述芯盒包括上芯盒、下芯盒,上芯盒设有一台阶孔,台阶形的射砂嘴卡装于台阶孔,下芯盒与上芯盒台阶孔对应处设有射砂窝,射砂窝经射砂颈与芯盒内腔相连通。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的砂芯,连接颈处较薄,很容易断,人工去掉残留砂芯杆非常方便,去除后,砂芯表面破坏面积非常小,而且容易修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很适合细长管状的砂芯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细长管状薄壁铝合金铸件砂芯的制造芯盒,属于铸造工艺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进行细长管状薄壁铝合金铸件生产的过程中,内腔形状由砂芯形成,所以砂芯的表面质量决定了铸件内腔的表面质量,而大部分管状铝合金铸件对内腔光洁度及清洁度要求又非常高。为了达到质量要求,通常都是采用壳芯射芯工艺,避免了砂芯表面被破坏而导致表面质量差的状况。但是对细长管状薄壁铝合金铸件而言,采用壳芯工艺后,砂芯强度低,容易吹不满,导致表面质量较差。常用的解决方案为采用水平射芯工艺,在芯盒本体的形状表面上增加射砂口。但该方案会导致在砂芯表面上端多出残留砂芯杆,由于管状上端表面为凹圆形,人工去掉它很困难,而且砂芯表面破坏大,需要人工将改处抹平,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芯盒,其可将残留砂芯杆保留在砂芯水平侧壁,而且连接颈处极薄,人工去除时可直接水平一起去除掉,使用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芯盒,所述芯盒包括上芯盒、下芯盒,上芯盒设有一台阶孔,台阶形的射砂嘴卡装于台阶孔,下芯盒与上芯盒台阶孔对应处设有射砂窝,射砂窝经射砂颈与芯盒内腔相连通。所述射砂嘴内腔上细下粗。所述射砂嘴焊接于上芯盒台阶孔。所述射砂嘴上端面与上芯盒上平面平齐。所述射砂嘴内腔体积为射砂窝内腔体积的1.5-2倍。所述射砂颈的高度为4_5mm。使用本技术制造的砂芯,连接颈处较薄,很容易断,人工去掉残留砂芯杆非常方便,去除后,砂芯表面破坏面积非常小,而且容易修平。本技术使用方便,通用性强,适用于细长管状的砂芯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使用本技术铸造的砂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阶孔,2、砂芯杆,3、射砂嘴,4、上芯盒,5、射砂窝,6、连接颈(射砂颈),7、砂芯本体,8、下芯盒。具体实施方法图1中,本技术芯盒包括上芯盒4、下芯盒8,上芯盒4设有一台阶孔1,台阶形的射砂嘴3卡装于台阶孔1,下芯盒8与上芯盒台阶孔I对应处设有射砂窝5,射砂窝5经射砂颈6与芯盒内腔相连通。上芯盒4和下芯盒8为形成砂芯本体7的芯盒模具,射砂嘴3上端面与上芯盒4齐平并焊接牢固,下芯盒8中的射砂窝5处在射砂嘴3正下方。图2中,射砂窝5内腔体积大于砂芯杆2内腔体积,一般为1.5-2倍,连接颈6与砂芯本体7和射砂窝5相连,厚度为4-5_。射砂时,砂粒通过射砂嘴3进入射砂窝5,然后通过连接颈6进入形状中,形成砂芯本体7。取出砂芯后,砂芯形状如图2。为了得到砂芯本体7,需将砂芯杆2、射砂窝5、连接颈6去除。去除时,用锯条沿着连接颈6与砂芯本体7交接处去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盒,所述芯盒包括上芯盒(4)、下芯盒(8),上芯盒(4)设有一台阶孔(1),台阶形的射砂嘴(3)卡装于台阶孔(1),下芯盒(8)与上芯盒台阶孔(1)对应处设有射砂窝(5),射砂窝(5)经射砂颈(6)与芯盒内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盒,所述芯盒包括上芯盒(4)、下芯盒(8),上芯盒(4)设有一台阶孔(1),台阶形的射砂嘴(3)卡装于台阶孔(1),下芯盒(8)与上芯盒台阶孔(I)对应处设有射砂窝(5),射砂窝(5)经射砂颈(6)与芯盒内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砂嘴(3)内腔上细下粗。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军陈家木顾名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