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冷铁定位装置的芯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2446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冷铁定位装置的芯盒。所述的芯盒,包括上芯盒及与其组合的下芯盒,在上芯盒上设有电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地解决了砂芯制备过程中,冷铁在砂芯上部及其侧面定位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冷铁定位装置的盒
本技术属于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生产过程中的制芯装置。
技术介绍
砂芯主要是用来形成铸件的内腔、孔洞和铸件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在铸造工艺中,为了使铸件热节处高温铁液的冷却加速;改变凝固方式,实现铁液的顺序凝固或同时凝固,避免铸件出现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问题,需要在砂芯上放置冷铁来提高铸件质量,降低废品率。因此,在砂芯制造的过程中,如何将冷铁准确定位,是实现上述生产要求的前提。在实际生产中,冷铁在砂芯的上部和其侧面的定位比较困难,这使得企业难以实现提高产品质量,省工节时的目的。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在砂芯上部及其体侧进行冷铁固定,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地在砂芯制备的过程中实现其上部及体侧的冷铁固定的芯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设有冷铁定位装置的芯盒,包括上芯盒及与其组合的下芯盒,在上芯盒上设有电磁铁。在上芯盒上设置电磁铁,通过对电磁铁的通、断电控制,使得砂芯在制备过程中,冷铁能够在通电的电磁铁磁场作用下,被吸附在工艺要求的位置,实现了冷铁的准确定位,然后组合上、下芯盒,向芯盒中射砂,制取符合工艺要求的砂芯后,使电磁铁断电,取得砂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冷铁在砂芯上部及其体侧定位困难的技术问题,而且电磁铁的磁场大小可以通过人工调控,也更加利于本技术在一些体型较大的砂芯制备工艺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的电磁铁与PLC控制系统控制连接。电磁铁与PLC控制系统控制连接,优化了电磁铁通、断电的控制方案,使得工业生产更加安全,更加高效。优选的,所述的上、下芯盒由不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上、下芯盒采用不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更加有利于冷铁在通了电的电磁铁的磁场作用下准确定位,避免了因为芯盒的磁性材质而导致冷铁无法准确定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地解决了砂芯制备过程中,冷铁在砂芯上部及其侧面定位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闻了生广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现冷铁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塑料上芯盒I与塑料下芯盒2接连,塑料上芯盒I上设有电磁铁3,电磁铁3与PLC控制系统5控制连接。如图2所示,电磁铁3在PLC控制系统5的控制下通电,吸附冷铁4。工作时,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3通电,使电磁铁3吸附冷铁4,按照工艺要求,实现冷铁4在芯盒内的准确定位,组合塑料上芯盒I和塑料下芯盒2,向芯盒内射砂,制备砂芯,砂芯制备完成后,操作PLC控制系统5使电磁铁3断电,失去磁性,然后打开塑料上、下芯盒,取出砂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冷铁定位装置的芯盒,包括上芯盒及与其组合的下芯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芯盒上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冷铁定位装置的芯盒,包括上芯盒及与其组合的下芯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芯盒上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与PLC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元吉吴正文付秋生景学广张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市合鑫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