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型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191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胎成型筒。为提供一种使橡胶环带与帘纱层密贴、避免形成气隙、提高产品质量及耐用性的轮胎成型机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它系由预定数目呈适当弯弧曲径的嵌合板环设而成;各嵌合板系为相同的元件,其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于两凹槽底部分别朝相对内侧延设与凹槽连通的容置槽,并令容置槽的底面低于凹槽底面。(*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成型筒本技术属于轮胎生产设备部件,特别是一种轮胎成型筒。如图1所示,一般轮胎成型机系于机台10上设有控制单元20、执行单元30、送料单元40、第一推进单元50、第二推进单元60及滚轧单元70。其中机台10系提供各单元的固定组合;控制单元20系位于机台10一侧用以自动控制操作各单元的进行运转;执行单元30则位于控制单元20的后侧方,其系藉由电机及传动机构以带动主动轴31旋转,主动轴31的中间部位则设有成型筒32用以于轮胎加工成型时,供轮胎的橡胶环带34环设用,成型筒32系由预定数目呈弯弧状的嵌合板33环设而成;送料单元40则提供轮胎胚料的自动送料进给;第一推进单元50及第二推进单元60则分别位于执行单元30的成型筒32左右两侧且呈相对方向设置,其系分别于固定面盘51、61与活动面盘52、62间环设有预定数目的连杆组53、63,用以使两环形弹簧54、64产生扩张动作而推移入成型筒32的表层两侧,具有促使帘纱层A两侧包覆钢丝B的作用;滚轧单元70则位于成型筒32上方,其包含有气压缸71及滚压轮72等元件用以滚压轮胎胚料;当轮胎加工成型时,其成型筒32的各嵌合板33受电机主动轴31的驱动呈如图2所示的向外扩张状,以使橡胶环带34的外径扩张,且促使橡胶环带34周面的胚料扩张。由于相邻的两嵌合板33皆会形成相当距离的间隙35,故滚轧单元70的滚压轮72下压滚轧后,会使橡胶环带34、帘纱层A及胎面胶间加以热固结合成型。如图3所示,习用的成型筒32’则系由预定数目呈适当弯弧曲径的嵌合板33’环设而成。各嵌合板33’系为相同的元件,其两侧分别形成凹槽331’,各凹槽331’则系用以供轮胎胚料的帘纱层A及钢丝B跨置定位用,各嵌合板33’中间段顶面形成中央凹槽332’,且各嵌合板33’的中央凹槽333’内嵌设有四根橡胶环带34’;欲将轮胎加工成型前,如图4所示,先将包覆有帘纱层A的两组钢丝B分别置放入嵌合板33’两侧的凹槽331’内,令帘纱层A披-->覆于橡胶环带34’上方,最后再于帘纱层A上方粘接一层胎面胶C,即进行加工成型作业。如上所述的习用结构具有下列缺点:当轮胎加工成型时,需将成型筒32’的嵌合板33’两侧的凹槽331’处分别置入包覆有帘纱层A的两组钢丝B,因凹槽331’系呈直角状,故置放时易使凹槽331’与帘纱层A间形成气隙D,当滚压轮72滚压时,则会使轮胎产生含气的情形,而无法达到较佳的密合效果,进而降低轮胎的品质及耐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橡胶环带与帘纱层密贴、避免形成气隙、提高产品质量及耐用性的轮胎成型筒。本技术系由预定数目呈适当弯弧曲径的嵌合板环设而成;各嵌合板系为相同的元件,其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于两凹槽底部分别朝相对内侧延设与凹槽连通的容置槽,并令容置槽的底面低于凹槽底面。其中:凹槽为浅而宽的凹槽。由于本技术系由预定数目呈适当弯弧曲径的嵌合板环设而成;各嵌合板系为相同的元件,其两侧分别设有凹槽,于两凹槽底部分别朝相对内侧延设与凹槽连通的容置槽,并令容置槽的底面低于凹槽底面。作业时,将两根橡胶环套设于构成本技术的数块嵌合板外周中部及将两根一侧边缘延设与数块嵌合板容置槽构成的环状槽相对应的环翼的橡胶环套设于数块嵌合板外周两侧,并令橡胶环带的环翼嵌入嵌合板的容置槽内,使橡胶环带与帘纱层相互密贴且无间隙;将包覆有帘纱层的两组钢丝分别置放入嵌合板两侧的凹槽内,令帘纱层披覆于橡胶环带上方,最后再于帘纱层上方粘接一层胎面胶,当滚压轮滚压时,轮胎内不会发生含气的情形,能达到较佳的密合效果及提高轮胎的品质及耐用性,使橡胶环带与帘纱层密贴、避免形成气隙、提高产品质量及耐用性,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为轮胎成型机结构示意正视图。-->图2、为成型筒成扩张状态结构示意正视图。图3、为习用成型筒局部结构示意剖视图。图4、为以习用成型筒加工成型轮胎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剖视图。图6、为以本技术加工成型轮胎时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5所示,本技术32”系由预定数目呈适当弯弧曲径的嵌合板33”环设而成。各嵌合板33”系为相同的元件,其两侧分别形成浅而宽的凹槽331”,并于两凹槽331”底部分别朝相对内侧延设与凹槽331”连通的容置槽332”,并令容置槽332”的底面低于凹槽331”的底面。作业时,如图5、图6所示,将两根橡胶环带34”套设于构成本技术32”的数块嵌合板33”外周中部及将两根一侧边缘延设与数块嵌合板33”容置槽332”构成的环状槽相对应的环翼351”的橡胶环带35”套设于数块嵌合板33”外周两侧,并令橡胶环带35”的环翼351”嵌入嵌合板33”的容置槽332”内;将包覆有帘纱层A的两组钢丝B分别置放入嵌合板33”两侧的凹槽331”内,令帘纱层A披覆于橡胶环带34”及35”上方,最后再于帘纱层A上方粘接一层胎面胶C,即进行加工成型作业。藉由上述结构,加工时,使橡胶环带34”、35”与帘纱层A相互密贴且无间隙,当滚压轮滚压时,轮胎内不会发生含气的情形,不仅能达到较佳的密合效果,而且提高轮胎的品质及耐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成型筒,它系由预定数目呈适当弯弧曲径的嵌合板环设而成;各嵌合板系为相同的元件,其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凹槽底部分别朝相对内侧延设与凹槽连通的容置槽,并令容置槽的底面低于凹槽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成型筒,它系由预定数目呈适当弯弧曲径的嵌合板环设而成;各嵌合板系为相同的元件,其两侧分别设有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凹槽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珀波
申请(专利权)人:有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