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换挡套筒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4497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9:30
一种汽车及其换挡套筒总成,其中换挡套筒总成包括:换挡套筒;设于换挡套筒上表面的换挡槽,换挡槽包括空挡、位于所述空挡的延伸方向上的多个挡位部,包括:位于空挡沿延伸方向的一端且位于空挡两侧的一个前进挡和倒挡;换挡轴;倒挡锁止机构,包括固定轴、及套装在固定轴上的锁止凸轮和复位扭簧,所述锁止凸轮具有第一、二段;第一段套装在固定轴上,复位扭簧的两个勾头将第一段和换挡套筒的支点勾夹在一起;第二段形成有第一爪、二爪,第一、二爪形成了限位口,第一爪位于空挡上方,第二爪位于换挡槽外,且限位口朝向所述前进挡上方的区域。本技术方案的倒挡锁止机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且能够满足选换挡系统的轻量化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换挡套筒总成
技术介绍
在5速手动变速器中,R挡与5挡位于同一选挡位置,设于空挡两侧。换挡轴从5挡退出时,极易由于误操作过行程而从空挡直接挂入R挡,引起打齿,损害变速器内部零件。因此在这种5挡与R挡位于同一选挡位置的手动变速器中,一般都需要一个倒挡锁止机构,其主要功能是当挂入5挡后且退挡至空挡位置时,倒挡锁止机构阻止换挡轴继续转动而挂入R挡。几乎所有的倒挡锁止机构都集成在换挡套筒上,一般都有弹簧和特殊形状的锁止块与被锁止块构成,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多,加工工艺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倒挡锁止机构结构复杂,加工工艺难度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换挡套筒总成,包括:换挡套筒;设于所述换挡套筒上表面的换挡槽,所述换挡槽包括空挡、分布在所述空挡的延伸方向上的多个挡位部,所有挡位部包括:位于所述空挡沿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的一个前进挡和倒挡,所述前进挡和倒挡的相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可在所述换挡槽内转动的换挡轴;倒挡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换挡套筒上表面的固定轴、及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的锁止凸轮和复位扭簧,所述锁止凸轮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复位扭簧形成有两个勾头,两个所述勾头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换挡套筒的支点勾夹在一起; 所述第二段形成有第一爪和第二爪,所述第一、二爪形成了限位口,所述第一爪位于所述空挡上方,所述第二爪位于所述换挡槽外,且所述限位口朝向所述前进挡上方的区域。可选地,所述换挡槽为王字槽,所述前进挡为5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换挡套筒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零部件少,选择合适的锁止凸轮并配合复位扭簧,就能实现倒挡锁止功能,结构简单。锁止凸轮和复位扭簧的加工及装配都较为容易,价格低廉,成本低。由于结构简单,该倒挡锁止机构的可靠性相对较高。2、各个部件的尺寸可以设计得较小,重量轻,集成性好,能够方便的集成在换挡套筒上,也便于实现选换挡系统的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换挡套筒总成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换挡套筒总成挂入位于空挡与倒挡相对的一个前进挡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换挡套筒总成从位于空挡与倒挡相对的一个前进挡退出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套筒总成,包括:换挡套筒I ;设于换挡套筒I上表面的换挡槽10,换挡槽10包括空挡11、位于空挡11的延伸方向AA上的多个挡位部12,所有挡位部12包括:位于空挡11沿延伸方向AA的一端的一个前进挡125和倒挡120,该前进挡125和倒挡12的相向方向垂直于延伸方向AA ;可在换挡槽10内转动的换挡轴2 ;倒挡锁止机构3,包括:固定换挡套筒I上表面的固定轴30、及套装在固定轴30上的锁止凸轮31和复位扭簧32,锁止凸轮31具有第一段31a和第二段31b ;第一段31a套装在固定轴30上,复位扭簧32形成有两个勾头32a、32b,两个勾头32a、32b将第一段31a和换挡套筒I的支点13勾夹在一起;第二段31b形成有第一爪311和第二爪312,第一、二爪311、312形成了限位口310,第一爪311位于空挡11的上方,第二爪312位于换挡槽10外,且限位口 310朝向前进挡125上方的区域。本实施例的倒挡锁止机构3的工作原理为:参照图2,虚线的锁止凸轮31的初始位置A且换挡轴2位于初始位置A’,操作换挡轴2在空挡11沿方向B朝向锁止凸轮31 —侧转动,换挡轴2接触并挤压第一爪311,使得锁止凸轮31克服复位扭簧32的弹力绕固定轴30沿顺时针方向C转动,第一爪311逐渐向着空挡11外移动至位置D,露出空挡11和前进挡125交界,操作换挡轴2继续转动并沿方向E进入前进挡125,同时锁止凸轮31在复位扭簧32的作用下反转至复位至初始位置A;参照图3,锁止凸轮31位于初始位置A,退出前进挡125时,操作换挡轴2沿方向G朝向倒挡120的方向转动,换挡轴2进入限位口 310并挤压第一爪311,受到挤压后锁止凸轮31克服复位扭簧32的弹力作用绕固定轴30沿逆时针方向H转动,从初始位置A到位置I再到位置J,;在该过程中,第二爪312也逐渐向空挡11内移动,第二爪312阻挡了换挡轴2滑着第一爪311朝向倒挡120移动,换挡轴2在向倒挡120行走的同时只能沿方向K滑着第一爪311向空挡11的另一端侧移,沿方向L回复至空挡11或沿方向M挂入与倒挡120相邻的另一个前进挡124内。之后,复位扭簧32的形变释放以通过第一端31a驱使锁止凸轮31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参照图1,本技术方案倒挡锁止机构3的优点在于:1、选择合适的锁止凸轮31并配合复位扭簧32,就能实现倒挡锁止功能,结构简单。锁止凸轮31和复位扭簧32的加工及装配都较为容易,价格低廉,成本低。由于结构简单,该倒挡锁止机构3的可靠性相对较高。2、各个部件的尺寸可以设计得较小,重量轻,集成性好,能够方便的集成在换挡套筒I上,也便于实现选换挡系统的轻量化。参照图1,换挡槽10为王字槽,前进挡125对应5挡。除此之外,换挡槽10还包括位于空挡11另一端且位于空挡11两侧的I挡121和2挡122、及位于空挡11两端之间且空挡11两侧的3挡123和4挡124。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换挡槽中的排布方式为:其他前进挡与倒挡位于空挡两侧;或者,若汽车具有少于或多于5个挡位时,也可应用本技术方案的倒挡锁止机构3。虽然本技术披露如上,但本技术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换挡套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套筒; 设于所述换挡套筒上表面的换挡槽,所述换挡槽包括空挡、分布在所述空挡的延伸方向上的多个挡位部,所有挡位部包括:位于所述空挡沿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的一个前进挡和倒挡,所述前进挡和倒挡的相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 可在所述换挡槽内转动的换挡轴; 倒挡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换挡套筒上表面的固定轴、及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的锁止凸轮和复位扭簧,所述锁止凸轮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 所述第一段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复位扭簧形成有两个勾头,两个所述勾头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换挡套筒的支点勾夹在一起; 所述第二段形成有第一爪和第二爪,所述第一、二爪形成了限位口,所述第一爪位于所述空挡上方,所述第二爪位于所述换挡槽外,且所述限位口朝向所述前进挡上方的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套筒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槽为王字槽,所述前进挡为5挡。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套筒总成。【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及其换挡套筒总成,其中换挡套筒总成包括:换挡套筒;设于换挡套筒上表面的换挡槽,换挡槽包括空挡、位于所述空挡的延伸方向上的多个挡位部,包括:位于空挡沿延伸方向的一端且位于空挡两侧的一个前进挡和倒挡;换挡轴;倒挡锁止机构,包括固定轴、及套装在固定轴上的锁止凸轮和复位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挡套筒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套筒;设于所述换挡套筒上表面的换挡槽,所述换挡槽包括空挡、分布在所述空挡的延伸方向上的多个挡位部,所有挡位部包括:位于所述空挡沿所述延伸方向的一端的一个前进挡和倒挡,所述前进挡和倒挡的相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可在所述换挡槽内转动的换挡轴;倒挡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换挡套筒上表面的固定轴、及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的锁止凸轮和复位扭簧,所述锁止凸轮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复位扭簧形成有两个勾头,两个所述勾头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换挡套筒的支点勾夹在一起;所述第二段形成有第一爪和第二爪,所述第一、二爪形成了限位口,所述第一爪位于所述空挡上方,所述第二爪位于所述换挡槽外,且所述限位口朝向所述前进挡上方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磊宋芳芳崔燕青谭秀杰叶兴成甘道辉方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