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39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5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其使得后部加强板的检测工艺简单、周期短、效率高,且准确度高。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其中三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基准套,模拟块支承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模拟块的一侧为凸出结构,所述模拟块的一侧的凸出结构的内侧垂直面外凸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外凸距离为3mm,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的上平面的前部、后部均设置有上凸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凸高度为3mm,检测状态下所述后部加强板的内侧端面紧贴所述凸出结构的所述定位面、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下端面紧贴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上端面的定位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具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后部加强板的检测,其通过检具对每个部位单独检测数据,然后和标准的数值对比判定该后部加强板是否合格,对比过程中由于测量误差,通过检具测得的检测数据还需要细微修整,其检测的工艺复杂,周期长,效率低,且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其使得后部加强板的检测工艺简单、周期短、效率高,且准确度高。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其中三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基准套,模拟块支承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模拟块的一侧为凸出结构,所述模拟块的一侧的凸出结构的内侧垂直面外凸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外凸距离为3_,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的上平面的前部、后部均设置有上凸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凸高度为3mm,检测状态下所述后部加强板的内侧端面紧贴所述凸出结构的所述定位面、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下端面紧贴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上端面的定位块,两个压钳支架分别位于所述模拟块的前方、后方,两个所述压钳支架、模拟块三者呈直线排列布置,每个所述压钳支架紧固于所述底板,所述压钳支架上通过转轴连接压钳,所述压钳的下方紧固有压头,检测状态下的所述压头对应压装于该侧所述定位块的位置处的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上端面,对应于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上端面前、后位置的两个孔槽处分别插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贯穿所述孔槽后插装于所述模拟块上端面的定位孔内,其还包括间隙通止规、切边通止规,所述间隙通止规的粗端直径为3.3_、细端直径为2.7_,所述切边通止规包括通端、止端,所述通端的检测面向内收缩1.0mm、所述止端的检测面向内收缩0.6mm。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端、后端均设置有把手结构。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只需将将被检测的后部加强板置于模拟块,之后翻转压钳,然后通过间隙通止规、面轮廓通止规来检测,其中间隙通止规检测±0.3_内的误差、面轮廓通止规检测±0.2mm内的误差,当两者均在误差范围内时,判定被检测的后部加强板的外形尺寸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其使得后部加强板的检测工艺简单、周期短、效率高,且准确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拟块、后部加强板、压钳、压钳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间隙通止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切边通止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4,其包括底板1,底板I的其中三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基准套2,模拟块3支承于底板I的上端面,模拟块3的一侧为凸出结构4,模拟块3的一侧的凸出结构4的内侧垂直面外凸有定位面5,定位面5的外凸距离为3mm,模拟块3的另一侧的上平面6的前部、后部均设置有上凸的定位块7,定位块7的上凸高度为3mm,检测状态下后部加强板8的内侧端面紧贴凸出结构4的定位面5、后部加强板8的下端面紧贴模拟块3的另一侧上端面6的定位块7,两个压钳支架9分别位于模拟块3的前方、后方,两个压钳支架9、模拟块3三者呈直线排列布置,每个压钳支架9紧固于底板1,压钳支架9上通过转轴连接压钳10,压钳10的下方紧固有压头11,检测状态下的压头11对应压装于该侧定位块7的位置处的后部加强板8的上端面,对应于后部加强板8的上端面前、后位置的两个孔槽12处分别插装有定位销13,定位销13贯穿孔槽12后插装于模拟块3上端面的定位孔内,其还包括间隙通止规14、切边通止规15,间隙通止规14的粗端直径为3.3_、细端直径为2.7mm,切边通止规15包括通端、止端,通端的检测面向内收缩1.0mm、止端的检测面向内收缩0.6_。底板I的前端、后端均设置有把手结构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其中三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基准套,模拟块支承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模拟块的一侧为凸出结构,所述模拟块的一侧的凸出结构的内侧垂直面外凸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外凸距离为3mm,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的上平面的前部、后部均设置有上凸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凸高度为3mm,检测状态下所述后部加强板的内侧端面紧贴所述凸出结构的所述定位面、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下端面紧贴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上端面的定位块,两个压钳支架分别位于所述模拟块的前方、后方,两个所述压钳支架、模拟块三者呈直线排列布置,每个所述压钳支架紧固于所述底板,所述压钳支架上通过转轴连接压钳,所述压钳的下方紧固有压头,检测状态下的所述压头对应压装于该侧所述定位块的位置处的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上端面,对应于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上端面前、后位置的两个孔槽处分别插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贯穿所述孔槽后插装于所述模拟块上端面的定位孔内,其还包括间隙通止规、切边通止规,所述间隙通止规的粗端直径为3.3mm、细端直径为2.7mm,所述切边通止规包括通端、止端,所述通端的检测面向内收缩1.0mm、所述止端的检测面向内收缩0.6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部加强板的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其中三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基准套,模拟块支承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述模拟块的一侧为凸出结构,所述模拟块的一侧的凸出结构的内侧垂直面外凸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的外凸距离为3_,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的上平面的前部、后部均设置有上凸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凸高度为3mm,检测状态下所述后部加强板的内侧端面紧贴所述凸出结构的所述定位面、所述后部加强板的下端面紧贴所述模拟块的另一侧上端面的定位块,两个压钳支架分别位于所述模拟块的前方、后方,两个所述压钳支架、模拟块三者呈直线排列布置,每个所述压钳支架紧固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麦希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