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5856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3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所述上、下平台之间铰接六只液压缸,上平台承载操作对象;所述六只液压缸分别通过一套阀组控制单元与液压基站相连,控制液压缸出力大小以及伸缩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融入锁紧与快进、快退、慢进、慢退四档驱动的任意组合,完成力/位置伺服功能的切换与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搭建空间E形排列的六只液压缸,匹配力/位置混合控制的液压硬件通道,实现非中心对称形状、大尺寸、大负载操作对象的空间六自由度运动,并满足了动载荷下保持稳定、重载下高精度作业任务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并联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与高自锁性能的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
技术介绍
六自由度并联平台是上平台、下平台以及与上下平台铰接的六个执行部件组成,上平台与操作对象相连,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于六个执行部件的运动,实现上平台带动操作对象在空间六个自由度(X、Y、Z、ad、Y )的运动,以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六自由度并联平台从小负载的精密装配到大尺寸大负载实验平台的精密对接都有着广泛的运用需求,如飞机、舰船、车辆的运动仿真和人员训练,以及核聚变环境下部件转运车与托卡马克实验窗口精确对接等。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精度和负载能力在要求不苛刻技术条件下,能在空间六个自由度上实现某一单自由度运动,也能做任意几个自由度的复合运动,可产生高频响的快速运动,亦可实现低速下的平稳运动。因此,六自由度并联平台较为适合在实验室内模拟飞行器、战车、坦克的运动,并对平台上的试验对象进行动态环境下的各项性能指标测试。考察六自由度并联平台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大体积、重载下并联平台的高精度定位与操作;二是动载荷下保持稳定的抗扰动的高自锁性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在同时具备上述两项作业能力方面有其局限性。涉及大负载平台的相关技术的专利主要有:并联机构(专利申请号为200910309948.4),是空间三自由度电机驱动的并联平台,但其不具备重载下空间六自由度精确调整的能力。具有重量支撑制动器的模拟器(专利申请号为98102675.3),仅采用伺服阀控制液压缸的驱动伸缩,控制精度和自锁性能在大负载条件下有其局限性。大负载六自由度电动平台(专利申请号为200820004705.0),采用电动缸进行驱动,气缸进行辅助支撑,但重载下自锁能力无法保证。所以,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六自由度并联平台要实现重载下的高精度操作较为困难,更难以实现重载下保持稳定操作的高自锁性能;目前急需寻求一种能实际应用且结构简单的高精度与高自锁性能的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闻精度闻自锁性能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实现动载荷下保持稳定、重载下高精度作业任务的要求。为实现以上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所述上、下平台之间铰接有六只液压缸,上平台承载操作对象,所述六只液压缸分别通过一套阀组控制单元与液压基站连通,控制液压缸出力大小以及伸缩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所述液压基站包括油箱及与其连通的第一柱塞泵,所述第一柱塞泵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柱塞泵的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主油路连通;所述主油路分别与六套阀组控制单元连通将液压油导入其对应的液压缸; 所述阀组控制单元包括伺服阀、液压锁与电磁换向阀,所述伺服阀与主油路连通,伺服阀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单向溢流阀与液压锁连通;所述液压锁与液压缸连接,其出口端分别连接电磁换向阀与第二单向溢流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A 口通过比例流量阀与油箱连接、B口直接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溢流阀通过伺服阀与主回油路连通。进一步,所述油箱连接有第二柱塞泵,所述第二柱塞泵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柱塞泵的出油端依次通过第二单向阀、电磁开关阀与所述主油路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柱塞泵与第一单向阀之间依次设有比例减压阀与储能器。进一步,所述第二柱塞泵的出油端设有第二滤清器;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电磁开关阀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溢流阀与第三滤清器,第二溢流阀与第三滤清器的出口端均与所述油箱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一柱塞泵的出油端设有第一滤清器;所述第一单向阀与主油路之间设有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出口端与所述油箱连通。进一步,所述主油路通过减压阀与伺服阀连通,伺服阀通过单向调速阀与主回油路连通。进一步,所述液压锁与电磁换向阀之间设有单向阀。进一步,所述液压缸设有缓冲垫和高精度直线位移传感器。进一步,所述比例流量阀的进油端分别与第一单向溢流阀、第二单向溢流阀的外控口连接,控制第一单向溢流阀与第二单向溢流阀的压力系数,对其进行比例调控。进一步,所述六只液压缸以E形布置在上、下平台之间;所述第一柱塞泵为变量柱塞栗。进一步,所述第二柱塞泵为变量柱塞泵。本专利技术的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上、下平台可为长方形或中心对称图形,从而减少了并联平台空间机械结构的复杂度,降低了操作控制方法的难度,增加了电液伺服驱动系统灵巧性;可为如车厢体等非中心对称平台的对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中配备伺服电机的柱塞泵,可进行恒功率/恒压力控制,亦可进行压力分级控制;采用两套伺服电机与柱塞泵的配套使用,其中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柱塞泵组合使用,用于主油路对阀组控制单元进行供油;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柱塞泵配套,作为安全保障和能量储备,同时还具备补油、油液清洗等功能;并且,当主回路供油的柱塞泵发生故障时,做能量储备的供油泵能立即替代使用。本专利技术中储能器主要实现两种功能,一是缓冲柱塞泵输出的压力油;二是能储备一定的压力油,当柱塞泵停止工作时仍可维持一段时间的保压供油以供液压缸工作。本专利技术中比例流量阀,可动态实时调节传动介质一压力油流量的大小,并控制第一单向溢流阀与第二单向溢流阀的压力系数,进行比例调控,实现液压油的压力二级精确调整,达到速度伺服控制。比例减压阀,可动态实时地调节回路中的压力,其与储能器相连接的,主要是调节进入储能器油液的压力和储能器对外供油时的压力大小。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均是调节柱塞泵出口压力和流量,即超过设定值,就溢出流回油箱。而第一单向溢流阀与第二单向溢流阀的外控口均与比例流量阀连接,控制其压力系数,进行比例调控。液压锁把液压缸中液压油的回路锁住,不让回路油液有流动,以保证液压缸即使其外界有一定载荷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位置静止不动,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液压缸的抗扰动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压基站提供设定压力和流量液压油给六套阀组控制单元,六套阀组控制单元各控制一个液压缸伸缩的位移量、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控制上平台带动操作对象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X、Y、Z、a、0Y )的运动。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比例流量阀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具备下述调控功能:实现重载、轻载的力/位置伺服驱动回路,并融入锁紧与快进、快退、慢进、慢退四档驱动的任意组合,完成力/位置伺服功能切换与调控,实现力、位置、速度、加速度伺服的混合控制,具体如下: 1、由伺服阀控制液压缸的进油口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当电磁换向阀左位电磁铁得电,其阀芯推向右边,B 口通,液压油缸的回油口直接与油箱连通,实现其快回功能。2、由伺服阀控制液压缸的进油口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当电磁换向阀右位电磁铁得电,其阀芯推向左边,A 口通,液压缸的回油口经比例流量阀与油箱连通,实现流量实现二级精确调整功能,即具备位置伺服功能,并消除各只油缸之间的流量耦合。3、由伺服阀控制进油口压力和流量,当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机能,第二单向溢流阀由比例流量阀控制其外控油口,控制其溢流压力系数,进行比例调控,实时调整液压缸的回油口背压,实现压力二级精确调整功能,即力伺服功能,并消除各只油缸之间的压力耦口 o4、伺服阀处于中位封闭位置,电磁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包括上平台(2)、下平台(1),所述上、下平台之间铰接有六只液压缸(3),上平台(2)承载操作对象(4),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只液压缸(3)分别通过一套阀组控制单元(5)与液压基站(6)连通,控制液压缸出力大小以及伸缩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所述液压基站(6)包括油箱(6?1)及与其连通的第一柱塞泵(6?31),所述第一柱塞泵(6?31)由第一伺服电机(6?21)驱动,第一柱塞泵(6?31)的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6?51)与主油路(7)连通;所述主油路(7)分别与六套阀组控制单元(5)连通将液压油导入其对应的液压缸(3);所述阀组控制单元(5)包括伺服阀(5?3)、液压锁(5?5)与电磁换向阀(5?7),所述伺服阀(5?3)与主油路(7)连通,伺服阀(5?3)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单向溢流阀(5?41)与液压锁(5?5)连通;所述液压锁(5?5)与液压缸(3)连接,其出口端分别连接电磁换向阀(5?7)与第二单向溢流阀(5?42),所述电磁换向阀(5?7)的A口通过比例流量阀(5?8)与油箱(6?1)连接、B口直接与油箱(6?1)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溢流阀(5?42)通过伺服阀(5?3)与主回油路(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包括上平台(2)、下平台(1),所述上、下平台之间铰接有六只液压缸(3),上平台(2)承载操作对象(4),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只液压缸(3)分别通过一套阀组控制单元(5)与液压基站(6)连通,控制液压缸出力大小以及伸缩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所述液压基站(6)包括油箱(6-1)及与其连通的第一柱塞泵(6-31),所述第一柱塞泵(6-31)由第一伺服电机(6-21)驱动,第一柱塞泵(6-31)的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6-51)与主油路(7)连通;所述主油路(7)分别与六套阀组控制单元(5)连通将液压油导入其对应的液压缸(3); 所述阀组控制单元(5)包括伺服阀(5-3)、液压锁(5-5)与电磁换向阀(5-7),所述伺服阀(5-3)与主油路(7)连通,伺服阀(5-3)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单向溢流阀(5-41)与液压锁(5-5)连通;所述液压锁(5-5)与液压缸(3)连接,其出口端分别连接电磁换向阀(5-7)与第二单向溢流阀(5-42 ),所述电磁换向阀(5-7 )的A 口通过比例流量阀(5-8 )与油箱(6-1)连接、B 口直接与油箱(6-1)连通;所述第二单向溢流阀(5-42)通过伺服阀(5-3)与主回油路(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6-1)连接有第二柱塞泵(6-32),所述第二柱塞泵(6-32)由第二伺服电机(6_22)驱动,第二柱塞泵(6-32)的出油端依次通过第二单向阀(6-52)、电磁开关阀(6-9)与所述主油路(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液伺服驱动的重载六自由度并联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塞泵(6-32)的出油端设有第二滤清器(6-42);所述第二单向阀(6-52)与电磁开关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步云高理富孙建郝志伟曹会彬吴宝元郭伟斌孙玉香董必成常礼马成学宋全军双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