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机械成型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91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作轻型卡车全钢子午轮胎产品的机械反包成型鼓。其特征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路系统包括穿过右反包气缸活塞固装在右反包气缸前盖、后盖之间的右导向气管,右导向气管内一端套装右进气管,另一端套装右出气管,右导向气管与进气管、右出气管之间可相对滑动,右进气管与气源相连,右出气管与右导向盘内的通气孔入口相连,右导向盘内的通气孔出口与右短气管相连,右短气管位于右扇形块之下相邻两个扇形块之间,穿过带动右扇形块的气缸法兰,可接出右侧鼓。气路通过固定的或移动的气管,根据气路需要或通过零件内部或穿透零件壁厚或连接架设在零件之间,再加上所需的软管功能部件和接头、密封件把气路通到各个部件,能够满足各种动作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机械成型鼓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反包成型鼓,特别涉及适用制作轻型卡车全钢子午轮胎产品的机械反包成型鼓。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载重汽车全钢子午胎20\-24\机械成型鼓因为重量大直径大,鼓的主轴直径尺寸大,气路可在主轴壁厚上钻孔(国外采用较多),也可在主轴管内安装金属管路,现有的20\-24\机械鼓、胶囊鼓和工程胎成型鼓都用这种结构,把所需的气路贯通两个侧鼓,满足各种动作对气体的需求。17.5\以下的机械鼓,因为径向尺寸小,不允许主轴直径太大,主轴管内空间小,没有安装气路的位置,在主轴管壁上钻孔难度太大,没有加工设备,技术不过关,别的零件上也找不出合适钻孔通气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机械成型鼓,该成型鼓的气路系统可以满足小型机械成型鼓的各种动作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小型机械成型鼓包括气路系统、与主机箱相连的空心主轴、有正反螺纹的丝杠、丝杠位于空心主轴内,左右两个结构对称的机械反包侧鼓安装在空心主轴外,所述的气路系统包括穿过右反包气缸活塞固装在右反包气缸前盖、后盖之间的右导向气管,右导向气管内一端套装右进气管,另一端套装右出气管,右导向气管与进气管、右出气管之间可相对滑动,右进气管与气源相连,右出气管与右导向盘内的通气孔入口相连,右导向盘内的通气孔出口与右短气管相连,右短气管位于右扇形块之下相邻两个扇形块之间,穿过带动右扇形块的气缸法兰,可接出右侧鼓,所述所有气管均沿与空心主轴平行的方向布置。所述的右短气管轴对称地与左侧鼓内的左短气管相连,左短气管与左导向盘内的通气孔相连,通气孔另一端与左进气管相连,上述所有气管均沿与空心主轴平行的方向布置。-->采用上述结构,气路通过固定的或移动的气管,根据气路需要或通过零件内部或穿透零件壁厚或连接架设在零件之间,再加上所需的软管功能部件和接头、密封件把气路通到各个部件,能够满足各种动作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小型机械成型鼓突显气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小型机械成型鼓气路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小型机械成型鼓突显8路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安装在右侧鼓的气管统称右气管,安装在左侧鼓的气管统称左气管。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及相关结构请参见ZL03102556.0。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气路系统包括八个气路:8路通左反包气缸9后腔;4路通左反包气缸9前腔;5路通左扇形块气缸10后腔、右扇形块气缸11后腔;1路通左扇形块气缸10前腔、右扇形块气缸11前腔;2路通右反包气缸12前腔;6路通右反包气缸12后腔;7路通过右侧鼓,为胎胚充气;3路通过右侧鼓,是胎胚内压显示管路。通常八个气路沿机械鼓的周向分布,其中最长的气路为通向左反包气缸9后腔的8路。请参阅图3,8路进气时,来自主机箱主轴上的气体通过主轴法兰上的转向接头、软管进入一根右进气管13,右进气管13通过右限位盘13-1、右反包杆中心座13-2、右反包气缸后盖13-3从一端插入右反包气缸内的右导向气管14,右导向气管14穿过右反包气缸活塞固装在右反包气缸前盖、后盖之间,右导向气管14的另一端有右出气管15插入,右出气管15的另一端穿过右反包气缸前盖安装在右导向盘25A上,右出气管15将气体引入在右导向盘25A上钻的“Z”字形气孔16,然后,从“Z”字形气孔16的另一端,气体进入一端固装于右导向盘25A的右短气管17,右短气管17从右扇形块27的腋下通过,右短气管17的另一端安装于右扇形块气缸体30A法兰上的气孔,气体由该气孔被接出右侧鼓;再经接头、软管进入左扇形块气缸体30B法兰上的气孔,沿着与右侧鼓上气路相反的顺序经左短气管18、左导向盘25B上钻的“Z”字形气孔将气路引向左反-->包气缸内的左进气管20,该左进气管20插在左导向气管21内,左导向气管21穿过左反包气缸活塞固装在左反包气缸前盖、后盖之间。气体通过左导向气管21,从左反包气缸后盖21-1内侧进入左反包气缸的后腔,完成反包后气缸退回,反包杆复原,排气时,进行左侧反包。上述导气管可沿进气管、出气管相对滑动。所有气管均沿与主轴平行的方向布置。即:通向左反包气缸9后腔的8路气主要通道为:气源通过转向接头→软管→右进气管13→右导气管14→右出气管15→右导向盘上钻的气孔16→右短气管17→左短气管18→左导向盘上钻的气孔19→左进气管20→左导气管21→左反包气缸后腔。其中多处省略了接头、软管、密封件等功能部件。同理:4路气主要通道为:气源通过转向接头→软管→右进气管→右导气管→右出气管→右导向盘上钻的气孔→右短气管→左短气管→左导向盘上钻的气孔→左进气管→左反包气缸前腔。5路气主要通道为:气源通过转向接头→软管→右进气管→右导气管→右出气管→右导向盘上钻的气孔→右短气管,气体接出右侧鼓,一分二后分别通过开在零件上的气孔,进入左扇形块气缸10后腔、右扇形块气缸11后腔。1路气主要通道为:气源通过转向接头→软管→右进气管→右导气管→右出气管→右导向盘上钻的气孔→右短气管,气体接出右侧鼓,一分二后分别通过开在零件上的气孔,进入左扇形块气缸10前腔、右扇形块气缸11前腔。1路、5路一分二后的气道结构与ZL03102556.0中的对应结构相同。3路主要通道为:胎体中的气通过右侧鼓上的气孔→右短气管→右导向盘上钻的气孔→右出气管→右导气管→右进气管接出右侧鼓,为胎体内压显示管路。7路气主要通道为:气源通过转向接头→软管→右进气管→右导气管→右出气管→右导向盘上钻的气孔→右短气管,气体接出右侧鼓,为胎胚充气。2路气主要通道为:气源通过转向接头→软管→右进气管→右导气管→右反包气缸12前腔。6路气主要通道为:气源通过转向接头→软管→右进气管→右反包气缸12后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气路系统布置形式为:右反包气缸12周向布置有2路、6路及8路、4路、5路、1路、7路、3路的右前部分,共包含八条管路,8路、4路、5路、1路、7路、3路分别穿过右反包气缸12,再分别穿过右导向盘上钻的六个气孔,接六个右短气管,出右侧鼓,即右扇形块气缸体30A法兰上有六-->个出气口,其中有两个一分二后,一支通左扇形块气缸10后腔、右扇形块气缸11后腔,另一支通左扇形块气缸10前腔、右扇形块气缸11前腔,即5路、1路;其中两个出口为7路、3路的气口;其中两个出口继续向前,通过左扇形块下的两个左短气管及左导向盘上的两个反Z字形孔,其中一孔通左进气管,左进气管通左反包气缸前腔,另一孔连接另一左进气管,该左进气管插在左导向气管内,左导向气管穿过左反包气缸活塞固装在左反包气缸前盖、后盖之间。气体通过左导向气管,从左反包气缸后盖内侧进入左反包气缸的后腔。上述所有气管均沿与空心主轴平行的方向布置。导气管可沿进气管、出气管相对滑动。气路系统还包括所需的接头、密封件、软管等功能部件,把气路通到各个部件,满足各种动作要求。本专利技术上述的气路系统,气路通过固定的或移动的气管,根据气路需要或通过零件内部或穿透零件壁厚或连接架设在零件之间,再加上所需的软管功能部件和接头、密封件把气路通到各个部件,能够满足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动作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型机械成型鼓,包括气路系统、与主机箱相连的空心主轴、有正反螺纹的丝杠、丝杠位于空心主轴内,左右两个结构对称的机械反包侧鼓安装在空心主轴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路系统包括穿过右反包气缸活塞固装在右反包气缸前盖、后盖之间的右导向气管(14),右导向气管(14)内一端套装右进气管(13),另一端套装右出气管(15),右导向气管(14)与右进气管(13)、右出气管(15)之间可相对滑动,右进气管(13)与气源相连,右出气管(15)与右导向盘内的通气孔(16)入口相连,右导向盘内的通气孔(16)出口与右短气管(17)相连,右短气管(17)位于右扇形块之下相邻两个扇形块之间,穿过带动右扇形块的气缸法兰,可接出右侧鼓,所述所有气管均沿与空心主轴平行的方向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机械成型鼓,包括气路系统、与主机箱相连的空心主轴、有正反螺纹的丝杠、丝杠位于空心主轴内,左右两个结构对称的机械反包侧鼓安装在空心主轴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路系统包括穿过右反包气缸活塞固装在右反包气缸前盖、后盖之间的右导向气管(14),右导向气管(14)内一端套装右进气管(13),另一端套装右出气管(15),右导向气管(14)与右进气管(13)、右出气管(15)之间可相对滑动,右进气管(13)与气源相连,右出气管(15)与右导向盘内的通气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浩张芝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橡塑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