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扶手盒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472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扶手盒安装支架,扶手盒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具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4);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扶手盒安装装置;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的另一面的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7)。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通过在支撑板的一面设置第一固定板,另一面设置第二固定板,有效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避免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及其扶手盒安装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及其扶手盒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内部设置有扶手盒,而扶手盒通过扶手盒支架设置于车门内板上。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扶手盒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扶手盒安装支架为“L”型结构。其包括用于与车门内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01及与固定板01垂直连接的支撑板04,固定板01上设置有两个水平设置的螺钉安装孔,分别是第一螺钉安装孔02和第二螺钉安装孔03,支撑板04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扶手盒安装卡子的卡接孔05。由于扶手盒安装支架的两个安装点(即第一螺钉安装孔02和第二螺钉安装孔03)均设置于固定板01上且水平布置,使得扶手盒安装支架在竖直受力时的支撑强度较小,极易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变形。因此,如何提高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避免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变形,是本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手盒安装支架,以提高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避免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变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的汽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扶手盒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具有用于与车门内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扶手盒安装装置;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面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接车门线束的线束卡接孔。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线束卡接孔为长方孔。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布置的条形孔。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扶手盒安装装置安装孔,所述扶手盒安装装置为与所述扶手盒安装装置安装孔卡接的扶手盒安装卡子。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一体式结构由镀锌板冲压而成。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设置于侧面的加强筋连接。优选地,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中,所述加强筋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侧面的第一加强筋部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侧面的第二加强筋部分;与所述第一加强筋部分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筋部分;与所述第二加强筋部分垂直连接的第二支撑筋部分,所述第二支撑筋部分远离所述第二加强筋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部分远离所述第一加强筋部分的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扶手盒安装支架,所述扶手盒安装支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盒安装支架。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设置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支撑板垂直于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之间,使其形成“T”型结构。在扶手盒安装支架的安装过程中,第一安装螺钉穿过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并与车门内板固定连接,第二安装螺钉穿过第二固定板的第二安装孔并与车门内板固定连接,而支撑板水平设置,以便于将扶手盒通过支撑板上设置的扶手盒安装装置安装固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通过在支撑板的一面设置第一固定板,另一面设置第二固定板,有效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避免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变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扶手盒安装支架,其中,扶手盒安装支架为如上述任一种的扶手盒安装支架。由于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的汽车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扶手盒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其中,第一固定板一1,支撑板一2,第二固定板一3,加强筋一31,第一安装孔一4,线束卡接孔一5,扶手盒安装装置安装孔一6,第二安装孔一7,第一安装螺钉一8,车门线束一9,第二安装螺钉一 10,扶手盒安装卡子一 11,车门内板一 12。【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手盒安装支架,以提高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避免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变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扶手盒安装支架的汽车。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I具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4 ;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一面与第一固定板I垂直连接,支撑板2上设置有扶手盒安装装置;垂直设置于支撑板2的另一面的第二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3上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设置第一固定板I及第二固定板3,支撑板2垂直于第一固定板I及第二固定板3之间,使其形成“T”型结构。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的安装过程中,第一安装螺钉8穿过第一固定板I上的第一安装孔4并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第二安装螺钉10穿过第二固定板3的第二安装孔7并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而支撑板2水平设置,以便于将扶手盒通过支撑板2上设置的扶手盒安装装置安装固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通过在支撑板2的一面设置第一固定板1,另一面设置第二固定板3,有效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强度,避免在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变形。进一步地,支撑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接车门线束9的线束卡接孔5。车门线束9通过卡子卡接在线束卡接孔5内,方便了车门线束9的布置。如图3所示,车门线束9设置于支撑板2的下方,通过将车门线束9的卡子由下向上穿过线束卡接孔5卡接固定,达到车门线束9与支撑板2的相对固定作用。也可以将车门线束9设置于支撑板2的上方,通过将车门线束9的卡子由上向下穿过线束卡接孔5卡接固定。在车门线束9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相对固定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胶带粘贴,将车门线束9贴覆于支撑板2上,在此不再一一介绍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中,线束卡接孔5为长方孔,以便于与车门线束9的卡子卡接。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盒安装支架上的第一安装孔4与第二安装孔7的间距与车门内板12上相应的安装孔间距之间可能存在误差,为了更便于扶手盒安装支架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手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具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4);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扶手盒安装装置;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的另一面的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手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I)具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⑷; 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板(I)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扶手盒安装装置; 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的另一面的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设置有用于与车门内板(12)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卡接车门线束(9)的线束卡接孔(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卡接孔(5)为长方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为圆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7)为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的方向布置的条形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盒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与所述第二安装孔(7)的数量均为一个; 所述第一安装孔(4)与所述第二安装孔(7)的中心连线与所述支撑板(2)垂直。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险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