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造粒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319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塑料颗粒的造粒模板。其特点是主要由联接体,聚合物型腔体和芯体三部分相互连接而构成,可以分别在联接体上加工螺栓固定孔、热介质进出口、热电偶孔、吊装孔;在芯体上加工出螺栓固定孔;在聚合物型腔体内加工出聚合物通道,尤其是用直接钻削方法加工出热介质通道,并在型腔体上面和聚合物挤出孔间,直接钻孔镶嵌硬质合金环。克服了由于焊接缺陷造成模板泄漏,提高了模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造粒模板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塑料颗粒的造粒模板。目前,已有的塑料造粒模板,均是由一块整体钢制模胚,经过不同的工艺过程加工出热介质通道、物料孔道、螺栓固定孔以及由硬质合金复合层形成造粒带而构成。其中热介质通道是为了防止聚合物在型腔内凝固而设计的。由于模板结构不同,热介质通道的加工工艺也各有差异。中国专利91222685.4中公开的是“管壳”式加热结构,中国专利87215615.9中公开的是“槽式”加热结构。实现上述两种结构,均采用铣削方法,先加工出热介质通道沟槽,然后用钢板通过焊接方法将沟槽封闭。这种结构的焊接空间非常窄小,焊接时焊缝底部引弧困难,易产生焊不透的不良结果,焊口往往经过加工或使用后就出现漏缝,造成模板泄漏,降低模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改进的塑料造粒模板,改变热介质通道的加工工艺,避免由于焊接产生的缺陷使模板泄漏,提高模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将模板分解为联接体,聚合物型腔体和芯体三个部分,再分别在联接体上加工出螺栓固定孔,热介质进出口,热电偶孔,吊装孔;在芯体上加工出螺栓固定孔;在聚合物型腔体内加工出聚合物通道,用直接钻削方法,加工出热介质通道孔,并在聚合物型腔体上面和聚合物挤出孔间直接钻孔镶嵌硬质合金环进行钎焊,形成造粒带。上述三部分加工完毕后,进行组焊构成一块整体模板。本技术与已知技术相比,其优点是模板由联接体、聚合物型腔体和芯体三部分构成。这样可以对每个部件单独进行加工,简化了过去对整块模板加工时的繁琐工艺,尤其是热介质通道可以直接用钻削方法加工,改变了过去先铣削成槽,后加钢板进行封焊的工艺。彻底克服了由于焊接缺陷造成模板泄漏,从而提高了模板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也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视图;图3是图2中E-E的剖面视图。上述附图中所展示的塑料造粒模板,由联接体(2),聚合物型腔体(4),芯体(6)三部分经过加工后组焊成一个整块模体(1)。在联接体(2)的同一圆周上有一个凹面(8),上面均布有16个螺栓紧固孔(10),联接体(2)的侧壁面上有一对相对称的热介质进出口通道(3),与外环槽(11)相通;在聚合物型腔体(4)内有直接钻出的热介质通道孔(5)和与其相通的两个斜孔(7)、(9),斜孔(7)、(9)分别与外、内环槽(11)、(13)相通,构成一个热交换通道,确保聚合物在挤出过程中不凝固。聚合物型腔体(4)内还有一个聚合-->物挤出槽(17),它与聚合物挤出孔(19)相通,在聚合物型腔体上面和聚合物挤出孔间,直接钻孔镶嵌有硬质合金环(21),构成造粒带;与聚合物型腔体(4)相连的芯体(6)内,且位于同一圆周上均布有4个螺栓固定孔(15)。当熔融的聚合物在挤压机的推动下,由槽(17)并通过聚合物挤出孔(19)被高速旋转的刀具切割成颗粒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造粒模板,其构成包括热介质进出口通道(3),热介质通道孔(5)和与其相通的两个斜孔(7)、(9),内外环槽(13)、(11),螺栓紧固孔(10)、(15),聚合物挤出槽(17),聚合物挤出孔(19),硬质合金环(21),模体(1),其特征在于:模体(1)是由联接体(2),聚合物型腔体(4)和芯体(6)三部分依次相互连接而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造粒模板,其构成包括热介质进出口通道(3),热介质通道孔(5)和与其相通的两个斜孔(7)、(9),内外环槽(13)、(11),螺栓紧固孔(10)、(15),聚合物挤出槽(17),聚合物挤出孔(19),硬质合金环(21),模体(1),其特征在于:模体(1)是由联接体(2),聚合物型腔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万成刘大伟薛明杨同义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石油化工专科学校斯佳机械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