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3014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导风装置,其包括并行排布的柔性百叶、连杆及驱动机构;每一柔性百叶具有第一角端部及第二角端部;第一角端部固定连接于出风口的迎风侧,第二角端部转动连接于连杆上;第二角端部与连杆之间形成有转动轴线;每一柔性百叶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第三区域至少有一部分区域薄于第二区域,柔性百叶产生的弯曲变形包括围绕第一轴线方向的弯曲变形及围绕与第二轴线方向的弯曲变形。柔性百叶除了在向左或向右的摆动过程中,还伴随着向下或向上的扭转,柔性百叶可以实现两个维度的弯曲,减少压损,风量及风速得到保证,送风效果佳,大大提高了送风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空调器导风装置空调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技术介绍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现有的家用空调室内机导风装置200主要由上导风板201、下导风板202、刚性百叶203及驱动两者运动的驱动装置(图未示)组成,通过上导风板201及下导风板202的上下摆动以及刚性百叶203的左右运动实现不同位置的送风。当用户需要把空调器207送风至空调器安装位置的两侧的送风位置204 (如图1所示)时,在制冷时,则必须控制上下导风板201、202指向最下方位置并控制百叶203移动至最左边或最右边位置,此时,由空调器出风口 205吹出的风先经过刚性百叶203向左或向右阻挡改变风向,再经过上导风板201的引导,形成向左下或右下方的气流,沿着下导风板202吹出;在制热时,则必须控制上下导风板201、202指向最上方位置并控制百叶203移动至最左边或最右边位置,此时,由空调器出风口 205吹出的风先经过刚性百叶203向左或向右阻挡改变风向,再经过下导风板202的引导,形成向左下或右下方的气流,沿着上导风板201吹出。无论是制冷或制热,由出风口 205吹出的风经过刚性百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导风装置,用以安装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其具有入风侧及出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包括并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叶、连杆及驱动所述连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每一柔性百叶具有第一角端部及与所述第一角端部相对的第二角端部;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一角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迎风侧,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二角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上;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二角端部与所述连杆之间形成有转动轴线;每一柔性百叶具有在所述第一角端部与所述第二角端部之间并在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一轴线方向上划分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角端部对应并在第一轴线方向上划分的第二区域及与所述第二角端部对应并在第一轴线方向上划分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导风装置,用以安装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其具有入风侧及出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包括并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叶、连杆及驱动所述连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每一柔性百叶具有第一角端部及与所述第一角端部相对的第二角端部;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一角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迎风侧,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二角端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上;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二角端部与所述连杆之间形成有转动轴线;每一柔性百叶具有在所述第一角端部与所述第二角端部之间并在与所述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一轴线方向上划分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角端部对应并在第一轴线方向上划分的第二区域及与所述第二角端部对应并在第一轴线方向上划分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至少有一部分区域薄于所述第二区域,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二角端部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角端部转动而使该柔性百叶产生弯曲变形,每一柔性百叶产生的弯曲变形包括该柔性百叶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弯曲变形及该柔性百叶围绕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成夹角的第二轴线方向的弯曲变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柔性百叶的所述第一区域至少有一部分区域薄于所述第二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夹角为大于O度且小于等于90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的夹角为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60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龙吕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