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高发光效率(辉度效能)且特别是对外部具有高光提取效率的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使用所述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作为高效率的平面光源的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面板。
技术介绍
具有介于电极之间的发光层以获得电致发光的电致发光元件和发光二极管均已得到迅猛发展,不仅应用于显示设备,还应用于各种光源,例如平面照明、用于光纤的光源、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单元和用于液晶投影仪的背光单元等。具体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在发光效率、低压驱动、重量和成本上表现优异,并在近年来已经引起关注。获得与应用于照明的荧光灯相当的发光效率,已经开发了设备结构、材料、驱动方法、制造方法等。然而,在设计为允许从发光层本身提取光的内部固态发光元件(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如果光的角度不低于临界角,则光被全反射,并被限制在内部,结果作为导波光而损失。临界角取决于发光层和发射介质的折射率。根据Snell定律,以等式η=1/(2η2)来近似光提取效率η,其是将光提取到外部的效率,其中,n表示发光层的折射率。假定发光层的折射率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存在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具有不同发射峰值波长的至少四种发光掺杂剂,其中,所述四种发光掺杂剂包括各自的峰值波长依次变长的发光掺杂剂“A”、发光掺杂剂“B”、发光掺杂剂“C”、和发光掺杂剂“D”,其中,所述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满足以下关系的发射光谱:(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一平均辉度/第一正面辉度)>(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二平均辉度/第二正面辉度);以及(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三平均辉度/第三正面辉度)>(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四平均辉度/第四正面辉度),并且其中:(对于50°到70°范围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24 JP 2011-0665671.一种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存在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具有不同发射峰值波长的至少四种发光掺杂剂, 其中, 所述四种发光掺杂剂包括各自的峰值波长依次变长的发光掺杂剂“A”、发光掺杂剂“ B,,、发光掺杂剂“ C,,、和发光掺杂剂“ D,,, 其中, 所述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满足以下关系的发射光谱: (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一平均辉度/第一正面辉度)>(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二平均辉度/第二正面辉度);以及 (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三平均辉度/第三正面辉度)>(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第四平均辉度/第四正面辉度),并且其中: (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所述第一平均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A”的所述峰值波长处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平均辉度; (所述第一正面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A”的所述峰值波长处的正面辉度;(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所述第二平均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D”的所述峰值波长处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平均辉度; (所述第二正面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D”的所述峰值波长处的正面辉度;(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所述第三平均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C”的所述峰值波长处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平均辉度; (所述第三正面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C”的所述峰值波长处的正面辉度;(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所述第四平均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B”的所述峰值波长处对于50°到70°范围中的角度的平均辉度;以及 (所述第四正面辉度)定义为在所述发光掺杂剂“B”的所述峰值波长处的正面辉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发光掺杂剂“B”的所述峰值波长在480nm与520nm之间;并且 所述发光掺杂剂“C”的所述峰值波长在520nm与580n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色发光有机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冈义和,辻博也,佐佐木博之,小原贤,山江和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