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有机化合物用作发光物质的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利用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的发光元件的研究开发日益火热。在这些发光元件的基本结构中,在一对电极之间夹有包含发光物质的层(EL层)。通过对该元件施加电压,可以获得来自发光物质的发光。因为这种发光元件是自发光型发光元件,所以具有优越于液晶显示器的特征诸如像素的可见度高,不需要背光灯等,由此,这种发光元件被认为适合于平板显示器元件。另外,使用这种发光元件的显示器可以被制造成薄且轻,这也是极大的优点。再者,响应速度非常快也是特征之一。因为这种发光元件可以将发光层形成为膜状,所以可以容易获得面发光。因此,可以容易形成大面积的元件。这是在以白炽灯和LED为代表的点光源或以荧光灯为代表的线光源中难以得到的特征。因此,上述利用电致发光的发光元件在作为可以应用于照明等的面光源的利用价值也高。在将有机化合物用于发光物质且在一对电极之间设置有该EL层的有机EL元件中,通过对一对电极之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层,该第一发光层包含第一磷光化合物及第一主体材料;以及接触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层,该第二发光层包含第二磷光化合物、第一电子传输化合物以及第一空穴传输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二磷光化合物的发射波长比所述第一磷光化合物的发射波长长,并且,所述第一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能为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化合物或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化合物的三重态激发能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10 JP 2012-177795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阳极;所述阳极上的第一发光层,该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磷光化合物以及第一主体材料;所述阳极和所述第一发光层之间且接触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层,该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磷光化合物、第一电子传输化合物以及第一空穴传输化合物;以及所述第一发光层上的阴极,其中,所述第二磷光化合物的发射波长比所述第一磷光化合物的发射波长长,所述第一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能为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化合物或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化合物的三重态激发能以上,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化合物和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化合物形成激基复合物,并且所述第二磷光化合物的最低能量一侧的吸收带的峰值波长和所述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峰值波长之间的能量差为0.2eV以下,该吸收带源于从金属到配体的三重态电荷转移跃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具有空穴传输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还包括第二主体材料,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具有电子传输性,并且所述第二主体材料的三重态激发能为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化合物或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化合物的所述三重态激发能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材料和所述第二主体材料形成激基复合物。5.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6.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7.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阳极;所述阳极上的第一发光层,该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磷光化合物以及第一主体材料;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阳极之间且接触于所述第一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层,该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磷光化合物、第一电子传输化合物以及第一空穴传输化合物;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阳极之间且接触于所述第二发光层的第三发光层,该第三发光层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尾哲史,石曾根崇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