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铅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1598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铅轴承钢,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铜6.2-6.3、锡1.1-1.2、锌3.6-3.8、钕0.1-0.12、Sb0.02-0.04、Bi0.09-0.12、Hf0.21-0.24、Nb0.06-0.08、V1.2-1.4、Mg1.9-2.2、La0.1-0.12、硼化钒0.5-0.7、硬酯酸2-3、微晶蜡1-2、铁粉73-75、助剂1-2;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粉末冶金技术,通过调配铜、锡、锌的含量,实现了产品无铅化,同时节省了成本,其耐磨性及结合强度能达到、甚至优于烧结铜铅双金属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可代替铜铅双金属的新型材料,主要用于机械零部件、汽车轴承等方面,对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冶金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轴承钢是用来制造滚珠、滚柱和轴承套圈的钢。轴承在工作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摩擦力,所以要求轴承钢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高的弹性极限。对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的均匀性、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严格,是所有钢铁生产中要求最严格的钢种之一。197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一些通用的轴承钢号纳入国际标准,将轴承钢分为:全淬透型轴承钢、表面硬化型轴承钢、不锈轴承钢、高温轴承钢等四类共17个钢号。有的国家增加一个类别为特殊用途的轴承钢或合金。我国已纳入标准的轴承钢分类方法与ISO相似,分别对应为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不锈耐蚀轴承钢、高温轴承钢四大类。近五十年来我国还在轴承钢钢种及其轴承用材料方面,如无铬轴承钢、中碳轴承钢、特殊用途轴承钢及合金、金属陶瓷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业技术。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铅轴承钢,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铜6.2?6.3、锡1.1?1.2、锌3.6?3.8、钕0.1?0.12、Sb0.02?0.04、Bi0.09?0.12、Hf0.21?0.24、Nb0.06?0.08、V1.2?1.4、Mg1.9?2.2、La0.1?0.12、硼化钒0.5?0.7、硬酯酸2?3、微晶蜡1?2、铁粉73?75、助剂1?2;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粉3?4、高岭土2?3、纳米碳1?2、氟化锆1?2、明矾2?3、海藻酸钠2?3、三聚磷酸钠1?2、刚玉粉2?3、硫酸铜1?2、硬酯酸钙1?2、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3;制备方法是将铁粉、高岭土、氟化锆、明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铅轴承钢,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铜6.2-6.3、锡1.1-1.2、锌 3.6-3.8、钕 0.1-0.12、Sb0.02-0.04、Bi0.09-0.12、Hf0.21-0.24、Nb0.06-0.08、V1.2-1.4,Mgl.9-2.2,La0.1-0.12、硼化钒 0.5-0.7、硬酯酸 2-3、微晶蜡 1-2、铁粉 73-75、助剂 1-2 ;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铁粉3-4、高岭土 2-3、纳米碳1-2、氟化锆1-2、明矾2-3、海藻酸钠2-3、三聚磷酸钠1-2、刚玉粉2-3、硫酸铜1_2、硬酯酸钙1_2、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3 ;制备方法是将铁粉、高岭土、氟化锆、明矾、海藻酸钠、三聚磷酸钠、刚玉粉、硫酸铜混合,研磨成200-300目粉末,然后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匀,在10-15Mpa下压制成坯料,然后,送入920-950°C下煅烧3-4小时,冷却后,粉碎成300-400目粉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新创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