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6464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退火:钢材在880‑1000℃保温4‑6h,将温度以25‑45℃/h的速度冷至800‑860℃,保温1‑2h,再将温度以20‑30℃/h的速度冷至600‑700℃,保温1‑2h后出炉空冷;S2,正火:将炉内的温度升至750‑820℃,放入钢材,保温2‑4h,出炉空冷;S3,淬火:在氮气保护下,钢材在1000‑1100℃温度下保温1‑2h后,迅速淬入100‑220℃的油中冷却,使得碳化物分布均匀,待钢材温度降至150‑180℃时取出,随后空冷;S4,一次冷冻处理:将S3的钢材在‑73℃温度下冷处理1‑2h;S5,一次回火:将钢材放入回火炉,将回火炉升温至150‑170℃,保温1‑3h。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轴承钢纯净度更高,夹杂物数量少,碳化物细小而弥散,且尺寸均匀,韧性得到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钢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轴承钢是用来制造滚珠、滚柱和轴承套圈的钢。轴承钢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以及高的弹性极限。对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的均匀性、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和分布、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严格,是所有钢铁生产中要求最严格的钢种之一。轴承钢的物理性能主要以检查显微组织、脱碳层、非金属夹杂物、低倍组织为主。一般情况下均以热轧退火、冷拉退火交货。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钢材的低倍组织必须无缩孔、皮下气泡、白点及显微孔隙。中心疏松、一般疏松不得超过1.5级,偏析不得超过2级。钢材的退火组织应为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珠光体。脱碳层深度、非金属夹杂物和碳化物不均匀度应符合相应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现有的轴承钢在热处理加工过程中,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碳化物的分布不均匀,很容易导致轴承钢的性能受到影响,且现有的轴承钢韧性还有待提高,与国外的轴承钢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提高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退火:钢材在880‑1000℃保温4‑6h,将温度以25‑45℃/h的速度冷至800‑860℃,保温1‑2h,再将温度以20‑30℃/h的速度冷至600‑700℃,保温1‑2h后出炉空冷;S2,正火:将炉内的温度升至750‑820℃,放入钢材,保温2‑4h,出炉空冷;S3,淬火:在氮气保护下,钢材在1000‑1100℃温度下保温1‑2h后,迅速淬入100‑220℃的油中冷却,使得碳化物分布均匀,待钢材温度降至150‑180℃时取出,随后空冷;S4,一次冷冻处理:将S3的钢材在‑73℃温度下冷处理1‑2h;S5,一次回火:将钢材放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轴承钢韧性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退火:钢材在880-1000℃保温4-6h,将温度以25-45℃/h的速度冷至800-860℃,保温1-2h,再将温度以20-30℃/h的速度冷至600-700℃,保温1-2h后出炉空冷;S2,正火:将炉内的温度升至750-820℃,放入钢材,保温2-4h,出炉空冷;S3,淬火:在氮气保护下,钢材在1000-1100℃温度下保温1-2h后,迅速淬入100-220℃的油中冷却,使得碳化物分布均匀,待钢材温度降至150-180℃时取出,随后空冷;S4,一次冷冻处理:将S3的钢材在-73℃温度下冷处理1-2h;S5,一次回火:将钢材放入回火炉,将回火炉升温至150-170℃,保温1-3h;S6,二次冷冻处理:将S5中的钢材在-83℃温度下冷处理1-2h;S7,二次回火:将钢材放入回火炉,将回火炉升温至170-190℃,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叶永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