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碳轴承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897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碳轴承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轴承钢材料及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中碳轴承钢的化学成分范围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50~1.0%、Si:0.60~1.50%、Mn:0.50~1.20%、Mo:0.15~1.0%、V:0.15~1.0%、Cr、Ni≤0.30%、Cu≤0.15%、S≤0.025%、P≤0.025%、B:0.0005~0.0035%、[O]≤15×10↑[-6]、[H]≤2×10↑[-6],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轴承钢的制备方法,采用该制造方法可生产规格Φ30~260mm的圆钢。采用该轴承钢可代替G20CrNi2Mo等渗碳轴承钢及其应用,可在轧钢机等领域代替进口轴承,降低轴承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涉及一种轴承钢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耐 冲击重载荷的轧机轴承或冶金矿山牙轮钻头轴承、石油钻井涡轮钻具轴承、铁路车辆轴承 的轴承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轧机向着高速、重载、高强度、高刚度、高精度、连轧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轧机轴承是轧机的关键零件,直接关系到轧机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与一般 用途的轴承相比,轧机轴承有以下特点(1)工作负荷大, 一般说,轧件是在被咬入时进 行轧制的,即载荷是突然建立起来的,所以说冲击载荷是轴承的受载特点。通常轧机轴承 所承受的单位压力,比一般用途的轴承高2-4倍,而pv值(轴承单位压力和线速度的求积) 是普通轴承的3-20倍。(2)工作环境恶劣,轧机轧制时,轧辊都要用水冷却,且有氧化铁 皮飞溅,轴承很容易受到污染。目前,制造轧机、石油设备、铁路车辆用高强韧性滚动轴承的钢材主要为 G20Cr2Ni4A或G20CrNi2Mo等渗碳轴承钢。渗碳轴承钢与GCrl5轴承钢相比,除保持了表面 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外,冲击韧性值提高了 7倍;表面渗碳淬火层中较大的残余压应力, 提高了轴承的接触疲劳强度。但是渗碳轴承钢价格高,而且生产上需使用造价高的大型周 期式渗碳炉或可控气氛连续渗碳淬火生产线,渗碳时间长(一般需30 40h),渗层质量控 制较为严格。因此,采用渗碳轴承钢制造成本高,热处理工艺周期长、操作复杂,质量稳 定性差。CN1145643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滚动疲劳特性的渗碳轴承钢,该长寿命渗碳轴承钢的组 成按重量百分比计为0. l到O. 35%的(:,0. 3到2.0X的Mn, 0. 001到0. 03%的S, 0. 4到 0. 5%的0, 0.01到0.07X的A1, 0.003到0.015X的N, 0. 0005到0. 03%总含量的Mg, "0. 35到0. 70%的Si"或"0. 05到1. 70%的Si和0. 30到1. 20%的Mo",特定含量的Ni 或V(至少含其中一种),以及不超过0.025X的P,不超过0.0050X的Ti和总含量不超过 0. 002的0,钢中所含Mg类氧化物所占数量比至少为0. 8。CN86107281公开了一种高纯度轴承钢炉外精炼方法,其特征是,浇铸前在钢包加盖的 状态下,对经初炼炉冶炼的钢液,溶渣为低碱度(或酸性渣),包底吹入惰性气体或氮气净 化处理。溶渣碱度(Ca0/Si02)《2.5,渣量1.5 3%。CN1129465公开了一种用于滚动疲劳特性极好的轴承件的轴承钢。它包含(按重量) 0. 70 1.20%的"0.15 1.70X的Si、 0.15 1. 20%的Mn、 0. 50 2. 00%的Cr、 0. 05 1.50X的Mo、 0. 001 0.03%的S、 0. 010 0. 05%的Al、 0. 003 0. 015%的N、 0. 0005 0.0300X的总Mg、不大于0.025X的P、不大于0. 0040%的Ti、不大于0. 0015%的总0,一种或至少两种选自于特定数量的V、 Nb与Ni的元素,以及钢中所含Mg的氧化物的数量 比至少为0.8。CN1266911公开了一种适于制造厚壁环的改进的轴承钢,含有(以重量百分比计) 1.00 1.10的C;最多为O. 15的Si; 1.35 0. 65的Mn; 1. 70 1. 90的Cr; 1.00 1. 15 的Ni; 0.40 0.50的Mo;最多为0.30的Cu; 0.015 0.050的Al,其余部分是Fe以及正 常的残余元素和杂质。CN1287183公开了一种适于大载荷、重冲击工况下的轴承钢,其化学组成为(重量百分 比)C: 0. 6 0. 8; Cr: 0.2 0. 34; Mn: 0. 55 0. 85; Si: 1.0 1.3; Mo: 0. 4 0.6; V: 0.2 0.4; S《0. 025; P《0.025,余下为Fe。其热处理工艺为对车加工后轴承零 件采用直接淬火工艺,对其钢件先进行球化退火,以期得到球状珠光体组织;然后进行直 接淬火和回火处理。对车加工后轴承零件采用高频表面淬火工艺,对其钢件先进行正火和 回火或调质处理,以期得到索氏体组织,然后进行高频表面淬火和回火处理。CN1888116公开了一种高硬度高耐磨无磁轴承钢。该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组成(重量%) 为C 0. 65 0. 80%, Mn 17. 0 19. 0%, Si 0. 5 1.0%, Cr 3. 5 4. 5%, V 1. 5 2. 5 %, W0.4 1.0%, Mo 0.4 1.0%, N《0.1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上述 无磁轴承钢的具体工艺如下(l)冶炼工艺,(2)锻造工艺,(3)热处理工艺又分二步A.退 火热处理工艺85(TC 90(TC保温3 6h后炉冷至50(rC出炉空冷;B.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固溶热处理工艺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为116(TC 120(TC充分保温后水冷;时效热处理工艺加热至630°C 700°C X 15 20小时,然后空冷到室温。上述专利分别涉及在提高滚动疲劳性能、提高轴承钢纯度以及特定适用性能方面的技 术,但没有涉及到解决适用于重载荷、高冲击工况下高强韧性轴承钢制造及其成本降低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解决重载荷、高冲击工况下高强韧性滚动轴承制造 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淬透性、高强韧性、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碳高性能轴承 钢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碳高性能轴承钢,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数为C: 0. 50 1. 0%, Si: 0. 60 1. 50%, Mn: 0. 50 1. 20%, Mo: 0. 15 1. 0%, V : 0.15 1.0%, Cr、 Ni《0. 30%, Cu《0.15%, S《0.025%, P《0.025%, B: 0. 0005 0.0035% , 《15X10—6, 《2X1(T,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种成分的确定滚动轴承工作承受着各类不同的交变应力,因而轴承材料要有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寿命,同时对于轧机轴承或冶金矿山牙轮钻头轴承、石油 钻井涡轮钻具轴承、铁路车辆轴承等还要有高的韧性。轴承钢性能主要取决钢的化学成分、 纯洁度和组织均匀性三个方面,其中以化学成分影响最大,为保证钢具有足够的淬透性、硬度值和耐磨性,控制碳含量在C: 0.50 1.0%; Mn主要作为脱氧元素,能提高钢的性能 和纯洁度,控制Mn: 0.50 1.20%;为强化铁素体,提高强度、弹性极限和淬透性,改善抗 回火软化性能,控制Si: 0.60 1.50%; Mo的作用是提高淬透性、抗回火稳定性,减小淬火变形,提高疲劳强度,改善力学性能,控制Mo: 0.15 1.0%; V是提高耐磨性最有效的元素 之一,能细化晶粒,提高钢的致密度和韧性,控制V : 0.15 1.0%;微量B元素主要是为 了满足大规格、厚壁轴承产品淬透性要求,扩大钢种应用领域;S、 P在轴承钢中视为有害 元素,因此,本专利技术控制S^).025。/。, P50.025%; Cr、 Ni|、 Cu为残余元素,为减少危害, 控制C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碳高性能轴承钢,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按重量百分数为:C:0.50~1.0%,Si:0.60~1.50%,Mn:0.50~1.20%,Mo:0.15~1.0%,V:0.15~1.0%,Cr、Ni≤0.30%,Cu≤0.15%,S≤0 .025%,P≤0.025%,B:0.0005~0.0035%,[O]≤15×10↑[-6],[H]≤2×10↑[-6],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杰吉王广连戈文英杜显彬翟正龙郑桂芸李猛张伟孙永喜张利平孙进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