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984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公开了一种在不改变现有开关结构的基础上,可以远程控制开关闭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关按钮位于开闭控制槽内,主支撑臂和从支撑臂相对分布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主支撑臂位于开闭控制槽的一侧,从支撑臂位于开闭控制槽的另一侧,主支撑臂和从支撑臂通过转动轴连接,双臂衔铁置于转动轴上,且两端分别位于开电磁线圈和闭电磁线圈的正上方,U型触碰折叠片置于转动轴上且位于开闭控制槽内,触碰滚轮通过触碰轴置于U型触碰折叠片上,且边缘置于开闭控制槽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
本技术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涉及一种可以对开关进行远程触碰控制的装置,属于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改变现有开关结构的基础上,可以远程控制开关闭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启动或者关闭开关,由于开关的原有设计结构多是采取手动触碰结构,进行开闭,所以需要人亲自进行开关的开闭工作,市场上已经出现遥控开关,但是大多都是改变开关内部的电路结构而实现的遥控,对于大多数已经装好普通开关的房屋来说,更换原有开关,会改变原来装修房屋时候对开关的设计位置结构,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提供了一种可以对开关进行远程触碰控制的装置,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开关结构的基础上,对开关进行远程闭合,有效降低因为更换远程开关带来的设计成本和改造成本。本技术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由支撑装置、控制装置和机械转动装置组成。支撑装置由触碰控制箱、上盖板、开闭控制槽和调节旋钮组成。两个调节旋钮分别置于触碰控制箱的两侧,上盖板置于触碰控制箱上,开闭控制槽置于触碰控制箱上。控制装置由蓄电池、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信号转换器、信号处理器、控制器、单刀双掷控制器、开启端、关闭端、开电磁线圈、数据传输线、闭电磁线圈和导线组成。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信号转换器连接,信号转换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接,且分别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信号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置于触碰控制箱上。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单刀双掷控制器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置于触碰控制箱上。开启端置于单刀双掷控制器上,开启端通过导线与开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开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关闭端置于单刀双掷控制器上,关闭端通过导线与闭电磁线圈连接,闭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置于触碰控制箱上。机械转动装置由主支撑臂、从支撑臂、转动轴、双臂衔铁、U型触碰折叠片、开关按钮、触碰轴和触碰滚轮组成。开关按钮位于开闭控制槽内。主支撑臂和从支撑臂相对分布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主支撑臂位于开闭控制槽的一侧,从支撑臂位于开闭控制槽的另一侧,主支撑臂和从支撑臂通过转动轴连接。双臂衔铁置于转动轴上,且两端分别位于开电磁线圈和闭电磁线圈的正上方,U型触碰折叠片置于转动轴上且位于开闭控制槽内。触碰滚轮通过触碰轴置于U型触碰折叠片上,且边缘置于开闭控制槽内。使用时,先把触碰控制装置安装在现有开关上,并用触碰控制装置两侧的调节旋钮固定,使开闭控制槽位于开关按钮的正上方,触碰滚轮和开关按钮接触。当需要开关开启时,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外部信号,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至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将数据转换后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处理之后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单刀双掷控制器的开启端导通,开启端导通后,蓄电池和开电磁线圈构成回路,开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导通,开电磁线圈产生磁力,磁力将双臂衔铁的一端吸合使双臂衔铁绕转动轴转动,双臂衔铁的转动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U型触碰折叠片转动,U型触碰折叠片转动带动触碰轴上触碰滚轮的滚动,触碰滚轮在开关按钮上滚动,达到开关开启的目的。当需要开关关闭时,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外部信号,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至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经数据转换后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处理之后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单刀双掷控制器的关闭端导通,关闭端导通后,蓄电池和闭电磁线圈构成回路,闭电磁线圈上的电流导通,闭电磁线圈产生磁力,磁力将双臂衔铁的另一端吸合使双臂衔铁绕转动轴转动,双臂衔铁的转动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带动U型触碰折叠片转动,U型触碰折叠片转动带动触碰轴上触碰滚轮的滚动,触碰滚轮在开关按钮上滚动,达到开关开启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三、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开关结构的基础上,对开关进行远程闭合,有效降低因为更换远程开关带来的设计成本和改造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上盖板(1),U型触碰折叠片(2),从支撑臂(3),无线信号接收装置(4),信号转换器(5),调节旋钮(6) (19),触碰控制箱(7),数据传输线(8),信号处理器(9),开闭控制槽(10),控制器(11),触碰轴(12),触碰滚轮(13),开启端(14),单刀双掷控制器(15),关闭端(16),蓄电池(17),闭电磁线圈(18),导线(20),主支撑臂(21),双臂衔铁(22),开电磁线圈(23),开关按钮(24),转动轴(2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支撑装置、控制装置和机械转动装置组成。支撑装置由触碰控制箱(7)、上盖板(I)、开闭控制槽(10)和调节旋钮(6)(19)组成。调节旋钮(6) (19)分别置于触碰控制箱(7)的两侧,上盖板⑴置于触碰控制箱(7)上,开闭控制槽(10)置于触碰控制箱(7)上。控制装置由蓄电池(17)、无线信号接收装置(4)、信号转换器(5)、信号处理器(9)、控制器(11)、单刀双掷控制器(15)、开启端[14]、关闭端(16)、开电磁线圈(23)、数据传输线(8)、闭电磁线圈(18)和导线(20)组成。无线信号接收装置(4)置于触碰控制箱(7)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8)与信号转换器(5)连接,信号转换器(5)通过数据传输线(8)与信号处理器(9)相连接,且分别置于触碰控制箱⑵上,信号处理器(9)通过数据传输线⑶与控制器(11)连接,控制器(11)置于触碰控制箱(7)上。控制器(11)通过数据传输线(8)与单刀双掷控制器(15)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15)通过导线(20)与蓄电池(17)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15)置于触碰控制箱(7)上。开启端(14)置于单刀双掷控制器(15)上,开启端(14)通过导线(20)与开电磁线圈(23)的一端连接,开电磁线圈(2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蓄电池(17)连接。关闭端(16)置于单刀双掷控制器(15)上,关闭端(16)通过导线(20)与闭电磁线圈(18)连接,闭电磁线圈(18)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0)与蓄电池(17)连接,蓄电池(17)置于触碰控制箱(7)上。机械转动装置由主支撑臂(21)、从支撑臂(3)、转动轴(25)、双臂衔铁(22)、U型触碰折叠片(2)、开关按钮(24)、触碰轴(12)和触碰滚轮(13)组成。开关按钮(24)位于开闭控制槽(10)内。主支撑臂(21)和从支撑臂(3)相对分布置于触碰控制箱(7)上,主支撑臂(21)位于开闭控制槽(10)的一侧,从支撑臂(3)位于开闭控制槽(10)的另一侧,主支撑臂(21)和从支撑臂(3)通过转动轴(25)连接。双臂衔铁(22)置于转动轴(25)上,且两端分别位于开电磁线圈(23)和闭电磁线圈(18)的正上方,U型触碰折叠片(2)置于转动轴(25)上且位于开闭控制槽(10)内。触碰滚轮(13)通过触碰轴(12)置于U型触碰折叠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开闭控制槽置于触碰控制箱上,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信号转换器连接,信号转换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接,且分别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信号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置于触碰控制箱上,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单刀双掷控制器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置于触碰控制箱上,开启端置于单刀双掷控制器上,开启端通过导线与开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开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关闭端置于单刀双掷控制器上,关闭端通过导线与闭电磁线圈连接,闭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置于触碰控制箱上,开关按钮位于开闭控制槽内,主支撑臂和从支撑臂相对分布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主支撑臂位于开闭控制槽的一侧,从支撑臂位于开闭控制槽的另一侧,主支撑臂和从支撑臂通过转动轴连接,双臂衔铁置于转动轴上,且两端分别位于开电磁线圈和闭电磁线圈的正上方,U型触碰折叠片置于转动轴上且位于开闭控制槽内,触碰滚轮通过触碰轴置于U型触碰折叠片上,且边缘置于开闭控制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开闭触碰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开闭控制槽置于触碰控制箱上,无线信号接收装置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且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信号转换器连接,信号转换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信号处理器相连接,且分别置于触碰控制箱上,信号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置于触碰控制箱上,控制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单刀双掷控制器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单刀双掷控制器置于触碰控制箱上,开启端置于单刀双掷控制器上,开启端通过导线与开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开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振华孙传石杨庄奕
申请(专利权)人:葛振华孙传石杨庄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