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板和包括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31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0:33
本文提供换热器板和包括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换热器板具有竖直中心轴线,其将换热器板分成左半部和右半部。另外,其具有水平中心轴线,水平中心轴线将换热器板分成上半部和下半部。而且,其具有端口孔,端口孔具有与可适于放到端口孔内的最大虚构圆的中心点重合的参考点。端口孔布置于左半部和上半部内。端口孔具有由虚构平面几何图形的多个角点和连接所述角点的相同数目的完全弯曲的线所限定的形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板和包括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通常包括两个端板,在端板之间以对准方式布置多个传热板。在一种公知的PHE类型,所谓的带垫片的板式换热器中,垫片布置于传热板之间。端板和因此传热板压向彼此,其中垫片在传热板之间密封。垫片限定在传热板之间的并行流动通道,初始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可交替地通过该通道流动以从一种流体向另一种流体传热。流体分别通过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进出通道,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穿过板式换热器延伸且由在传热板中的相应对准的端口孔形成。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分别与板式换热器的入口和出口连通。需要类似于泵的设备来进给两种流体通过板式换热器。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越小,在PHE内的流体的压降就变得越大且需要更大功率且因此昂贵的设备来进行PHE的适当操作。自然地,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的直径可被制成更大以便减小流体的压降且允许使用更小功率的设备。但是,扩大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的直径意味着增加在传热板中的端口孔的直径。因而,这可导致传热板的珍贵的传热表面必须牺牲,这通常与板式换热器的降低的传热效率相关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板,其与相对较低的压降相关联且因此可结合也具有相对较低功率的外围设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板,其具有至少一个非圆形的端口孔,而不是常规的圆形端口孔。端口孔可适于特定换热器板的设计,且可通过牺牲不显著有助于换热器板的传热性能的表面来扩大端口孔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这种换热器板的板式换热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换热器板和板式换热器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且在下文中讨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板具有:竖直中心轴线,其将换热器板分成分别由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界定的左半部和右半部;以及水平中心轴线,其将所述换热器板分成分别由第一短边和第二短边界定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另外,换热器板具有端口孔,其具有与可适于放到端口孔内的最大虚构圆的中心点重合的参考点。端口孔布置于换热器板的左半部和上半部内。换热器板的特征在于端口孔具有由:虚构平面几何图形的多个角点,其中至少一个角点从圆弧移位;以及连接这些角点的相同数目的完全弯曲的线所限定的形式。这些角点中的第一角点布置为最靠近在第一短边与第一长边之间的过渡部且在距参考点的第一距离处。角点中的第二角点被布置成沿顺时针方向最靠近第一角点且在距参考点第二距离处。另外,这些角点中的第三个被布置成沿逆时针方向最靠近第一角点且在距参考点第三距离处。如本文所用的用语“换热器板”意味着包括板式换热器的端板和传热板,即使在本文中的重点是传热板的情况下。平面几何图形可具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因此,角点或端点和因此的曲线的数量可从二到更高不等。完全弯曲的线意味着并不具有直的部分的线。因此,端口孔将具有无任何直部的轮廓。这是有益的,因为这将导致在端口孔周围相对较低的弯曲应力。通过端口孔流动的流体力图使得端口孔弯曲为圆形的形式。因此如果端口孔具有直部分,其将导致在换热器板中的相对较高的弯曲应力。曲线中的每一个连接这些角点中的两个。由于角点中的至少一个从虚构圆弧移位,所以端口孔将为非圆形。第二角点和第三角点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最靠近第一角点的特征表达沿着端口孔轮廓的第一角点、第二角点和第三角点的相对定位。关于在参考点与第一角点、第二角点和第三角点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其分别为在视图中的最短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板的一个实施例,角点和曲线的数量等于三。就此而言,相对应的平面几何图形可为三角形。此实施例适合于许多常规的换热器板,其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且端口孔布置于换热器板的拐角处。曲线可为凹入的或者向外凸出,如从端口孔的参考点所观察地。这种设计允许与相对较低的压降相关联的相对较大的端口孔面积。换热器板可使得第一角点、第二角点和第三角点分别布置于从端口孔的参考点延伸的第一虚构直线、第二虚构直线和第三虚构直线上。在第一虚构直线与第二虚构直线之间的第一角度基本上等于在第三虚构直线与第一虚构直线之间的第三角度。另外,换热器板可使得在第二角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等于在第三角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第三距离。这种设计允许对称的端口孔,其中对称轴线平行于第一虚构直线。对称端口孔可便于制造换热器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第一角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第一距离可小于在第二角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第二距离和/或在第三角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第三距离。由此,端口孔的形状可适于换热器板的其余部分的设计。更特定而言,取决于换热器板的设计,相比于使第一角点移位,可存在更多的空间用于使第二角点和第三角点移位以增加端口孔面积。换热器板的端口孔可使得连接第一角点与第二角点的曲线的第一曲线和连接第三角点与第一角点的曲线的第三曲线相似但相对于彼此镜像对称。这种均匀曲线允许对称的端口孔,其中对称轴线平行于第一虚构直线。如上文所述,对称端口孔可便于制造换热器板。最终,换热器的上半部可包括具备第二波纹模式的第二区域和具备第三波纹模式的第三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沿着换热器板的竖直中心轴线连续布置,且第二区域更靠近第一短边且第二区域沿着第二边界线邻接第三区域。第二波纹模式与第三波纹模式彼此不同。另外,第四虚构直线从参考点延伸穿过角点之一且到最靠近第一长边布置的第二边界线的端点。这种设计适合于许多常规的换热器板,因为其允许以使得对换热器板的传热能力影响最小的方式扩大端口孔。这将参看附图在详细描述部分中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换热器板。通过下文的详细描述以及通过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会显现。【附图说明】现将更详细地参考所附示意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为板式换热器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板式换热器的侧视图,图3为传热板的平面图;以及图4为图3的传热板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2,示出了带垫片的板式换热器2。其包括换热器板,换热器板呈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6和分别布置于第一端板4与第二端板6之间的多个传热板的形式。传热板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但是,本专利技术有关的传热板部分在所有传热板上相似。因此,在两种传热板类型之间的差异将不在本文中进一步讨论。标识为8的传热板中的一个在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不同类型的传热板交替地布置于板组件9中,其中一个传热板的前侧(在图3中示出)朝向相邻传热板的后侧。每隔一个传热板相对于参考方位(在图3中示出)绕图3的图平面的法向旋转180度。传热板由垫片(未图示)彼此分开。传热板与垫片一起形成平行的通道,平行的通道被布置成接收两种流体,用于从一种流体向另一种流体传热。为此目的,第一流体被布置成沿每隔一个通道流动且第二流体被布置成沿其余通道流动。第一流体分别通过入口 10和出口 12进出板式换热器2。类似地,第二流体分别通过入口 14和出口 16进出板式换热器2。为了使通道防漏,传热板必须彼此压靠,由此垫片密封在传热板之间。为此目的,板式换热器2包括多个拧紧的装置18,其被布置成分别将第一端板4和第二端板6压到彼此。现将参看图3和图4对传热板8进一步展开描述。传热板8为基本上矩形的不锈钢板材。其具有平行于图3和图4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板(4,6,8),其具有:竖直中心轴线(y),其将所述换热器板分成分别由第一长边(24)和第二长边(26)界定的左半部(20)和右半部(22);水平中心轴线(x),其将所述换热器板分成分别由第一短边(32)和第二短边(34)界定的上半部(28)和下半部(30);以及端口孔(36,38,42,44),其具有与可适于放到所述端口孔内的最大虚构圆(82)的中心点(C)重合的参考点(80),所述端口孔布置于所述左半部和上半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孔具有由如下所限定的形式:虚构平面几何图形(72)的多个角点(66,68,70),所述角点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圆的弧(92)移位;以及连接所述角点的相同数目的完全弯曲的线(74,76,78),其中,所述角点中的第一角点(66)布置为最靠近在所述第一短边与第一长边之间的过渡部(84),且在距所述参考点第一距离(d1)处,所述角点中的第二角点(68)被布置成沿顺时针方向最靠近所述第一角点且在距所述参考点第二距离(d2)处;以及所述角点中的第三角点(70)被布置成沿逆时针方向最靠近所述第一角点且在距所述参考点第三距离(d3)处。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0.30 EP 12190496.51.一种换热器板(4,6,8),其具有:竖直中心轴线(y),其将所述换热器板分成分别由第一长边(24)和第二长边(26)界定的左半部(20)和右半部(22);水平中心轴线(x),其将所述换热器板分成分别由第一短边(32)和第二短边(34)界定的上半部(28)和下半部(30);以及端口孔(36,38,42,44),其具有与可适于放到所述端口孔内的最大虚构圆(82)的中心点(C)重合的参考点(80),所述端口孔布置于所述左半部和上半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孔具有由如下所限定的形式: 虚构平面几何图形(72)的多个角点(66,68,70),所述角点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圆的弧(92)移位;以及 连接所述角点的相同数目的完全弯曲的线(74,76,78), 其中,所述角点中的第一角点(66)布置为最靠近在所述第一短边与第一长边之间的过渡部(84),且在距所述参考点第一距离(dl)处,所述角点中的第二角点(68)被布置成沿顺时针方向最靠近所述第一角点且在距所述参考点第二距离(d2)处;以及所述角点中的第三角点(70)被布置成沿逆时针方向最靠近所述第一角点且在距所述参考点第三距离(d3)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板(4,6,8),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点(66,68, 70)和曲线(74,76,78)的数量等于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板(4,6,8),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74,76,78)从所述端口孔的参考点(80)来看为凹入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板(4,6,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点(66)、第二角点(68)和第三角点 (70)分别布置于从所述端口孔(36,38,42,44)的参考点(80)延伸的第一虚构直线(86)、第二虚构直线(88)和第三虚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尼尔森M赫德贝格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