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406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4:04
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所述中管包括上中管件和下中管件,所述上中管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下中管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上中管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中管件铰接;所述下中管件上设有插销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弧形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设有插销通过所述连接件的弧形槽插入到所述插销孔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所述插销包括第一插销段和第二插销段,所述第一插销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第二定位孔直径,且大于弧形槽宽度,所述第二插销段的直径小于弧形槽宽度。上中管件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翻转,实现中管的折叠,进一步缩小车架所占用的空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架,尤其是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折叠自行车的折叠方式一般是采用折叠接头来实现车架的折叠。具体为在自行车车架的上管和下管处安装折叠接头,以实现将车架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进行对折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大大缩小车架的体积,便于携带和收藏。自行车车架中管比较长,占用空间较大,使现有的折叠车架在折叠后其所占用的空间依然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能够进一步缩小自行车车架,使其便于携带和收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所述中管包括上中管件和下中管件,所述上中管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下中管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上中管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中管件铰接;所述下中管件上设有插销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弧形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设有插销通过所述连接件的弧形槽插入到所述插销孔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所述插销包括第一插销段和第二插销段,所述第一插销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第二定位孔直径,且大于弧形槽宽度,所述第二插销段的直径小于弧形槽宽度。当车架处于正常状态时,插销插入第一定位孔内,此时第一插销段处于第一定位孔内,由于第一插销段直径大于弧形槽直径,使连接角不能转动,连接件将上中管件和下中管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中管。当需要将中管进行折叠时,推动插销,使插销的第二插销段置于第一定位孔中,由于第二插销段直径小于弧形槽宽度,第二插销段可以进行弧形槽,扳动上中管件,使第二插销段沿着弧形槽相对运动,当插销运动至第二定位孔内后,将插销复位,此时第一插销段进入第二定位孔内将上中管件进行锁死,以完成中管的折叠。上中管件折叠后大概成水平,此时的上中管件可以当作提手,方便对车架进行携带。作为改进,所述下中管件上设有两个安装耳,所述连接件呈片状,所述连接件插入两安装耳之间,且所述下中管件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件铰接。作为改进,所述插销的端部设有凸耳,通过该凸耳可以便于推动插销。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插销段与第二插销段的连接处呈锥形,使第一插销段与第二插销段过渡时更顺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中管件通过连接件与下中管件连接,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中管并实现中管的功能;上中管件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翻转,实现中管的折叠,进一步缩小车架所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中管折叠前示意图。图2为中管折置后不意图。图3为连接件与下中管件结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所述中管包括上中管件I和下中管件2,所述上中管件I通过连接件3与所述下中管件2连接。所述连接件3 —端与所述上中管件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中管件2铰接;所述下中管件2上设有两个安装耳21,所述连接件3呈片状,所述连接件3插入两安装耳21之间,且所述下中管件2通过销轴4与所述连接件3实现铰接。所述下中管件2上设有插销孔,所述连接件3上设有弧形槽33,所述弧形槽33 —端设有第一定位孔31,弧形槽33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32,设有插销5通过所述连接件3的弧形槽33插入到所述插销孔中;所述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定位孔32的直径大于所述弧形槽33的宽度,所述插销5包括第一插销段52和第二插销段51,所述第一插销段52的直径小于第一、第二定位孔31、32直径,且大于弧形槽33宽度,所述第二插销段51的直径小于弧形槽33宽度。当车架处于正常状态时,插销5插入第一定位孔31内,此时第一插销段52处于第一定位孔31内,由于第一插销5段直径大于弧形槽33直径,使连接角不能转动,连接件3将上中管件I和下中管件2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中管。当需要将中管进行折叠时,推动插销5,使插销5的第二插销段51置于第一定位孔31中,由于第二插销段51直径小于弧形槽33宽度,第二插销段51可以进行弧形槽33,扳动上中管件1,使第二插销段51沿着弧形槽33相对运动,当插销运动至第二定位孔32内后,将插销复位,此时第一插销段52进入第二定位孔32内将上中管件I进行锁死,以完成中管的折叠。上中管件I折叠后大概成水平,此时的上中管件I可以当作提手,方便对车架进行携带。所述插销的端部设有凸耳53,通过该凸耳53可以便于推动插销5。所述第一插销段52与第二插销段51的连接处呈锥形54,使第一插销段52与第二插销段51过渡时更顺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包括上中管件和下中管件,所述上中管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下中管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上中管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中管件铰接;所述下中管件上设有插销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弧形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设有插销通过所述连接件的弧形槽插入到所述插销孔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所述插销包括第一插销段和第二插销段,所述第一插销段的直径小于第一、第二定位孔直径,且大于弧形槽宽度,所述第二插销段的直径小于弧形槽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车架中管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包括上中管件和下中管件,所述上中管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下中管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上中管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中管件铰接;所述下中管件上设有插销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弧形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设有插销通过所述连接件的弧形槽插入到所述插销孔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所述插销包括第一插销段和第二插销段,所述第一插销段的直径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可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银三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