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耀强专利>正文

吹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410 阅读:4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吹膜机,包括挤出机、模头、风环和定蕊棒,模头通过沙网头连接在挤出机的挤出端,定蕊棒和风环安装在模头上,所述模头模蕊的中间阔,上下两边为锥形体,两边锥形体连接有柱体,供模蕊安装的模套设有与模蕊上柱体、上锥形体相配的柱形孔和锥形孔,上柱体和上锥形体安装到柱形孔和锥形孔时,上柱体与柱形孔间、上锥形体与锥形孔间都留有供热熔塑料喷出的间隙,模蕊的上柱体与模套的柱形孔间的间隙宽度为1.5~3.5mm,缩颈比为20~40,定蕊棒的高度高于缩颈的高度。本吹膜机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而且生产出来的塑料薄膜薄韧性高、难以撕烂、质量比较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膜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塑料薄膜的机械,特别是一种吹膜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吹膜机主要由挤出机、模头、风环和定蕊棒等部件构成,所述挤出机首先将塑料原料加热到熔化状态,然后由机内的螺杆将熔化状态的塑料挤向模头,从模头的狭缝向上喷出,所述狭缝呈环形,喷出的塑料包围在定蕊棒的外表。由于定蕊棒的下端一般都设有若干个出风口,空气源源不断地从出风口吹出,包围在定蕊棒外表的热熔塑料在定蕊棒空气的吹动下膨胀,同时从风环出来的空气吹向热熔塑料的外表面,在内外空气的吹动下,热熔塑料慢慢塑化。当塑料运动到定蕊棒上端时,由于定蕊棒的出风量加大,塑料进一步膨胀,变成薄膜。最后,制得的薄膜由卷收装置收集。然而,受模头结构的影响,现时大多数出料模头狭缝的宽度都是设计在0.8^1.5_的范围内,定蕊棒高度都在1.5米以下,吹涨比为31倍;吹膜机的生产速度慢,效率低,而且生产出来的塑料薄膜薄韧性差,容易撕烂,质量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吹膜机,本吹膜机生产出来的塑料薄膜薄韧性高、难以撕烂、质量比较好。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吹I旲机,包括挤出机、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吹膜机,包括挤出机(1)、模头(2)、风环(3)和定蕊棒(4),模头(2)通过沙网头(18)连接在挤出机(1)的挤出端,定蕊棒(4)和风环(3)安装在模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包括模蕊(5)及模套(8),模蕊(5)中间阔,上下两边为锥形体(6)、(11),两边锥形体(6)、(11)各自连接有柱体(7)、(12),供模蕊(5)安装的模套(8)设有与模蕊上柱体(7)、上锥形体(6)相配的柱形孔(9)和锥形孔(10),上柱体(7)和上锥形体(6)安装到柱形孔(9)和锥形孔(10)时,上柱体(7)与柱形孔(9)间、上锥形体(6)与锥形孔(10)间都留有供热熔塑料喷出的间隙,模蕊(5)的上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吹膜机,包括挤出机(I)、模头(2)、风环(3)和定蕊棒(4),模头(2)通过沙网头(18)连接在挤出机(I)的挤出端,定蕊棒(4)和风环(3)安装在模头(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包括模蕊(5)及模套(8),模蕊(5)中间阔,上下两边为锥形体(6)、( 11),两边锥形体(6)、(11)各自连接有柱体(7)、(12),供模蕊(5)安装的模套(8)设有与模蕊上柱体(7)、上锥形体(6)相配的柱形孔(9)和锥形孔(10),上柱体(7)和上锥形体(6)安装到柱形孔(9)和锥形孔(10)时,上柱体(7)与柱形孔(9)间、上锥形体(6)与锥形孔(10)间都留有供热熔塑料喷出的间隙,模蕊(5)的上柱体(7)与模套(8)的柱形孔(9)间的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强李石仔
申请(专利权)人:林耀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