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力器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123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20:21
一种倍力器改良构造,包括一倍力器,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在倍力器介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安装一扭矩增强机构,可将输入端的低扭矩增强为输出端的高扭矩,并把一扭矩传感器安装于扭矩增强机构与输出端之间,依无线传输在一显示器以数字化表现当下的输出值,具备警示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倍力器改良构造
本技术隶属于工具的力量增强技术,特别是指一种具备输出值显示功能的倍力器。
技术介绍
人们通常会通过手动、电动或气动工具,对螺接工件执行锁紧、旋松等动作,把独立的两对象结合在一起,构筑所需的物体。然而,手动工具施加的力量,往往无法达到结构强度所需的锁紧程度,于是同业纷纷研发出增强力量的倍力器,企图通过机械能的辅助,轻松完成物体结合作业。既有倍力器的结构,已见于美国第3861244号、第5176047号、第5616095号、第6012359号、第6742417号、第6810571号和第7284463号等专利技术专利案,以及中国台湾公告第195258号、证书第M386143号等技术专利案。这些倍力器外表或操作手册,会注明5:1或15:1等输出比率,其结构不外乎是:一输入端传递低扭矩至一扭矩增强机构,增强为高扭矩经由一输出端输出。在低扭矩转换高扭矩期间,受到机械损耗等因素的影响而丧失部份力量,造成实际的高扭矩与前述输出比率出现落差,而且没有任何警告措施,使用者无法得知当下的输出值,懵懂地以为物体结构强度已达标准,却不知这个疏忽对选购的消费者来说,相当致命且危害甚巨,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深入探讨先前技术的问题,并以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的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一种具备输出值显示功能的倍力器,以改善现有创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采用扭矩感应与数字显示等手段,改善倍力器的既有构造,告知使用者当下的输出值,具备警示效果。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技术的倍力器改良构造包括一倍力器,具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在倍力器介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安装一扭矩增强机构,可将输入端的低扭矩增强为输出端的高扭矩,并把一扭矩传感器安装于扭矩增强机构与输出端之间,依无线传输在一显示器以数字化表现输出端的扭矩值。其中,该输出端是一输出杆的端部,且输出杆另端与扭矩增强机构相连;该扭矩传感器包含:一壳体,固设在输出杆外部;一基板,组装于壳体内部,板面布置电子电路;一感测组件,附着于输出杆表面且电性连接基板;一发射单元,与基板电性相连,依无线传输为信息的传递;该显示器具有一接收单元,依无线传输接收发射单元传递的信息;一显示屏,以数字化表现扭矩值;一选择扭矩值单位的按钮;一音效单元。本技术的倍力器改良构造,将输入端的低扭矩转换成输出端的高扭矩,使用者勿庸低头找寻,就能从倍力器附近的显示器了解当下的输出值,避免过度锁紧而破坏结构强度,或是结构松散无法承担应有的负载,再加上声响的提醒作用,深具警示的效果。以下,基于图式详述相关实施例的目的、构造及特征,相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平面图,表现本技术倍力器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外貌;图2是平面图,表现反作用组件稳固不动的倍力器在使用期间可由显示器了解输出值;图3是平面图,表现扭矩传感器与倍力器的联结关系。附图标记说明10-倍力器;11-反作用臂;12_固定部;13_物体;14_承载段;15_联结装置;16-外壳;20_输入端;21_扳手;22_驱动部;23_套筒;30_输出端;31_输出杆;40_扭矩增强机构;50_扭矩传感器;51_壳体;52_基板;53_电池;54_感测组件;55_发射单元;56-开关;60_显示器;61_接收单元;62_显示屏;63_按钮;64_音效单元。【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一倍力器10两端之一为凹槽或孔洞的设计,视为一套于工具外部的输入端20,另端为突出的多边形设计,充当一插入工具内部的输出端30,并在倍力器10内部介于输入端20和输出端30之间的部位安装一扭矩增强机构40。本实施例的输出端30呈多边形,属于一输出杆31的端部,该输出杆31具有既定长度,另端则与扭矩增强机构40相连,并在扭矩增强机构40与输出端30之间的杆身安装一扭矩传感器50。该扭矩增强机构40得以先前技术的一机构予以实施。举例来说,该输入端20连接一轴,轴身结合一太阳齿轮,其周围啮接多个行星齿轮,利用一圈环齿限制这些行星齿轮绕着太阳齿轮旋转,连带输出端30为高扭矩输出。此外,环齿必须稳固不动,才能顺利执行高、低扭矩的转换过程,通常会利用一反作用组件取得稳定的效果。此反作用组件不旋转地连接于倍力器10外部,它可以是一与倍力器10外表形成一体的握持组件(图式未绘),利用人力承受来自于握持组件的反作用力,使倍力器10维持不动状态。如图2所示,此反作用组件也可以是一反作用臂11,具有一固定部12,锁紧于一静止物体13或地表上;一承载段14,套在输出杆31外部且顶住外壳16底面,被一联结装置15予以定位。该倍力器10的输入端20套在一扳手21的驱动部22外部,而输出端30深入一套筒23内部,执行螺锁、旋松作业时,会对物体13施予反作用力,同时维持倍力器10静止不动,致使扭矩增强机构40顺利执行高、低扭矩的转换过程。接着看到图2、3,该扭矩传感器50包含一固设在输出杆31外部的壳体51,壳内组装一基板52,板面布置电子电路,电性连接一电池53、一感测组件54、一发射单兀55和一开关56,以电池53供应扭矩传感器50所需的电力,而感测组件54附着于输出杆31表面,感应杆身变化致生信息,回馈基板52经过逻辑演算,通过发射单元55依无线传输为信息的传递至一显不器60。图中的显示器60,利用磁吸、螺接或钩挂等手段之一,联结于倍力器10附近的物体13上,依集成电路布局电性连接一接收单元61、一显示屏62、三按钮63和一音效单元64,通过接收单元61接收来自于发射单元55的信息,以数字化在显示屏62表现输出端30的扭矩值,经由按钮63选择N.m (牛顿-米)、ft-lbs (英1K -磅)、in_lbs (英吋-磅)或kgf-m (公斤-米)等单位,甚至于关掉电力供应,同时,从音效单元64发出声响,引起使用者的注意。根据前述结构的说明,得知本实施例的倍力器,将输入端的低扭矩转换成输出端的高扭矩,使用者勿庸低头找寻,就能从倍力器附近的显示器了解当下的输出值,避免过度锁紧而破坏结构强度,或是结构松散无法承担应有的负载,再加上声响的提醒作用,深具警示的效果。以上对本技术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倍力器改良构造,包括一倍力器,具有一输入端;一输出端;一扭矩增强机构,安装在该倍力器介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将输入端的低扭矩增强为输出端的高扭矩;其特征在于:该倍力器介于扭矩增强机构与输出端之间的部位安装一扭矩传感器,依无线传输在一显示器以数字化表现输出端的扭矩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倍力器改良构造,包括一倍力器,具有一输入端;一输出端;一扭矩增强机构,安装在该倍力器介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位置,将输入端的低扭矩增强为输出端的高扭矩; 其特征在于:该倍力器介于扭矩增强机构与输出端之间的部位安装一扭矩传感器,依无线传输在一显示器以数字化表现输出端的扭矩值。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倍力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输出端是一输出杆的端部,且该输出杆另端与该扭矩增强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宣任
申请(专利权)人:昰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