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双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237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0 18:41
在电驱动双泵中,圆筒形外转子相对于外壳的内圆周表面侧可旋转地布置并且在外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多个永磁体以与外壳的线圈协作构成马达部分,分隔板布置成将外转子的内圆周侧分隔成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并且第一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可旋转地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泵室内,第一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旋转中心与外转子的中心偏心,并且相对于外转子构成与吸入口中的相应一个和排出口中的相应一个连通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双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作油泵的电驱动油泵并且特别地涉及电驱动双泵,其中配备两个不同系统的泵机构。
技术介绍
在混合动力(机动)车辆中(其中作为车辆驱动源之一的内燃机在特定车辆驱动条件下停止),在发动机停止期间为了将液压供应至传动系,一般做法是使用电驱动油泵。当存在所需要的液压或油量均不同的两个液压系统的情况下,理想的是提供双泵(dualpump ),其中配备所述两个系统的两个泵机构。2006年7月27日公布的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告(tokuhyou) N0.2006-517634和1982年5月22日公布的日本技术申请公告N0.昭和57-083290的每一个举例说明先前提出的复合油泵。在先前提出的复合油泵中,多个泵机构彼此平行地布置在外壳内并且单个驱动轴同时驱动这些泵机构。在该情况下,各个泵机构由叶片泵构成,每个泵机构的转子附连到共同驱动轴上。另外,2012年4月5日公布的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告N0.2012-06773举例说明另一种先前提出的电驱动油泵。在所述另一种先前提出的电驱动油泵中,其中配备线圈的外壳和具有永磁体的外转子构成一种电驱动马达并且内转子与外转子一起旋转以获得泵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两 个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告中公开的先前提出的(前者)复合油泵中,叶片泵简单地以 多重耦合结构制造并且所需的电驱动马达随着驱动扭矩的增加尺寸变大。因此,包括马达的整个泵的尺寸变大。另外,外壳的结构容易变得复杂。因此,利用在日本专利申请首次公告N0.2012-067735中所述的(后者)类型的泵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驱动双泵,包括马达的整个泵尺寸小并且结构简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驱动双泵,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在所述外壳的相应端部分处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外壳具有圆筒形内圆周表面并且包括在所述外壳的圆周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线圈;圆筒形外转子,所述圆筒形外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内圆周表面侧可旋转地布置并且在所述外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多个永磁体以与所述外壳的线圈协作构成马达部分;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布置成将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侧分隔成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内,且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外转子的中心偏心,从而相对于所述外转子构成与所述吸入口中的相应一个和所述排出口中的相应一个连通的空间,并且多个槽缝径向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及多个联接板,所述多个联接板布置成将来自所述外转子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相应的联接板具有可摆动地支撑在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部分上的外径向端部分和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相应槽缝中的内径向端部分,所述联接板将形成于所述外转子与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室。在上述结构中,外转子通过永磁体和外壳的线圈的协作旋转。外转子的旋转经由多个联接板传递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使得外转子以与第一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大约相同的单位时间转数旋转。空间以月牙形的形式作为整体存在于外转子和第一和第二内转子之间并且联接板将该空间分成多个室。每个室的体积随着外转子和第一和第二内转子的旋转而变化。所以,产生泵动作,其中流体在压力下从吸入口的每一个供应到排出口的相应一个。应当注意,单个外转子用于驱动两个内转子。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电驱动(双)泵提供双泵使得增加所需的(要求的)旋转扭矩。然而,例如由于外转子或外壳的长度伸长从而具有作为双泵的第一和第二泵室,因此永磁体和外壳的线圈可以在外壳的轴向上扩展使得可以容易地获得大旋转扭矩。换句话说,由于作为电驱动马达(连同两个泵机构)自然地获得大扭矩,因此与另一独立电驱动马达连接到多重耦合泵机构的驱动轴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很小尺寸的(小型化)电驱动双泵。另外,由于单个外转子共用于两个泵机构,因此结构变得简单并且外转子相对于相应的泵室内的液压变化稳定地旋转。优选的是,第一和第二内转子以支撑在外壳上的共用轴作为中心旋转。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旋转中心由共用轴规定。因此,结构变得简单。另外,优选的是,分隔壁固定到轴上。在该情况下,分隔壁基本上不旋转并且外转子相对于分隔壁旋转。此外,优选的是,分隔壁固定到外转子上。在该情况下,分隔壁与外转子一起(一体地)旋转。【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驱动双泵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横向横截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剖切的纵向横截面图。图3是联接板的展开横截面图。图4是电驱动双泵的使用例子的解释图。图5是表示电驱动双泵的第二实施例的横向横截面图,其中分隔板被修改。图6是沿着图5中的线A-A剖切的纵向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图1和图2显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驱动双泵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驱动油泵I的横向横截面和纵向横截面图,工作油从该电驱动油泵供应到混合动力车辆的两个油系统(两个液压系统)。在图1和图2中,该电驱动油泵I包括:具有内圆周表面2a的圆筒形外壳2 ;(松)配合到该外壳2的内圆周表面中的圆筒形外转子3 ;分隔板6,其在外转子3的轴向上将外转子3的内周侧的空间分隔成第一泵室4和第二泵室5 ;第一内转子7和第二内转子8,第一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被容纳在第一泵室4和第二泵室5的相应一个中;以及多个联接板9,其联接外转子3和第一和第二内转子7、8的每一个。上述外壳2是对应于与外转子3 —起构成马达部分的定子的基本元件。在该实施例中,外壳2被分成:主体部分2A,该主体部分具有圆筒形圆周壁11和在圆周壁11的一个端部处的底壁12 ;以及端板2B,该端板覆盖圆周壁11的另一端部的开口。主体部分2A和端板2B都借助于螺栓等(未显示)一体地上紧。应当注意,能够形成以圆筒形敞开的主体部分的两个端部,并且其它分离的端板覆盖在主体部分的两个端部处的开口。多个线圈15、例如九个线圈15在圆周壁11的内侧沿着外壳2的圆周方向以彼此相等的间隔排列。这些线圈15例如缠绕在叠片铁芯(未显示)上并且外壳2由合成树脂制造,在外壳的内侧,这些线圈与叠片铁芯一起模制。应当注意,在附图中简单地描绘线圈15,但是在附图中显示的这些相应的线圈15构成定子的磁极。也应当注意,第一吸入口 16和第一排出口 17以合适的角度(第一预定角度)定位在相互分离位置,使得第一吸入口 16和第一排出口 17分别与外壳2的底壁12的外表面处的第一吸入开口 18和第一排出开口 19连通,如图2中所示。以相同方式,在端板2B的内侧表面处,第二吸入口 21和第二排出口 22以合适的角度(第二预定角度)安装在彼此分离的位置以朝着在外壳2的内侧的第二泵室5敞开。这些第二吸入口 21和第二排出口 22分别与端板2B的外表面处的第二吸入开口 23和第二排出开口 24连通,如图2中所示。(应当注意,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预定角度大约等于第二预定角度)应当注意在图1中,仅仅描绘第一吸入口 16和第一排出口 17,但是第二吸入口 21和第二排出口 22基本上在与第一吸入口 16和第一排出口 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驱动双泵,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在所述外壳的相应端部分处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外壳具有圆筒形内圆周表面并且包括在所述外壳的圆周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线圈;圆筒形外转子,所述圆筒形外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内圆周表面侧可旋转地布置并且在所述外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多个永磁体以与所述外壳的线圈协作构成马达部分;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布置成将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侧分隔成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内,且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外转子的中心偏心,从而相对于所述外转子构成与所述吸入口中的相应一个和所述排出口中的相应一个连通的空间,并且多个槽缝径向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及多个联接板,所述多个联接板布置成将来自所述外转子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相应的联接板具有可摆动地支撑在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部分上的外径向端部分和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相应槽缝中的内径向端部分,所述联接板将形成于所述外转子与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室。...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14 JP 2012-1797391.一种电驱动双泵,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在所述外壳的相应端部分处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外壳具有圆筒形内圆周表面并且包括在所述外壳的圆周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线圈; 圆筒形外转子,所述圆筒形外转子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内圆周表面侧可旋转地布置并且在所述外转子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多个永磁体以与所述外壳的线圈协作构成马达部分; 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布置成将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侧分隔成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 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内,且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外转子的中心偏心,从而相对于所述外转子构成与所述吸入口中的相应一个和所述排出口中的相应一个连通的空间,并且多个槽缝径向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及 多个联接板,所述多个联接板布置成将来自所述外转子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每一个,相应的联接板具有可摆动地支撑在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部分上的外径向端部分和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相应槽缝中的内径向端部分,所述联接板将形成于所述外转子与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中的每一个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双泵,其中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以支撑在所述外壳上的共用轴作为中心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双泵,其中所述分隔板固定到所述共用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电驱动双泵,其中所述分隔板固定到所述外转子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双泵,其中所述分隔板固定到所述外转子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双泵,其中所述外转子的在所述第一泵室中的内圆周表面的直径等于所述外转子的在所述第二泵室中的内圆周表面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双泵,其中所述第一内转子和第二内转子的外圆周表面的直径彼此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双泵,其中所述外转子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贵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