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惟诚专利>正文

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7027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3:33
一种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包括安装段、弹臂段、及止高限位段,当金属弹片受到施加的压力时,弹臂段会产生对应的形变,当下降至一定程度时,便可受到止高限位段的支撑,使得弹臂段不会完全承受所有的压力,以及当弹臂段被施以一个向外的拉力时,亦可受到止高限位段保护,令弹臂段向外拉扯的程度受到限制,可避免弹臂段受到过度的压力或拉力时,造成结构永久形变的损坏,使得金属弹片能够具有绝佳的抗压与抗拉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表面安装弹片,尤其是一种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
技术介绍
】以往电子业界所用的弹片是以一种片状材料如铍铜、磷青铜、不锈钢等金属冲压并弯折制成,再以表面安装(SMT)方式焊固在一电路板上,利用弹片本身的金属材质弯折后所具有的弹力,可做为其他元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之用,利用接地(Grounding)或电磁防护(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等作用的连接,或者进一步作为一般机构接触的缓冲。请参阅图1所示,为 申请人:所拥有技术第02252053.8号的具抗拉作用的表面安装弹片架构图,主要包括安装段11、弹性臂段12,及抵接段13、一第一延伸段14及一第二延伸段15。使用弹片I应用在一电路板2上而提供电性导接或弹性接触的缓冲。安装段11位于图式下方,并具有一定面积,供焊接至电路板上的预定接垫(pad)上,其相反两端各形成有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12 ;连接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间的两侧边则分别形成有一个内凹的缺口 114。弹性臂段12连接于安装段11的第一端部111,并由第一端部111以一个倾斜角度弯折向上延伸,再由弹性臂段12的另一端弯折延伸出一抵接段13,抵接段13与安装段11大致平行且位于弹性臂段12的相同侧。抵接段13相反于连接弹性臂段12端缘另向下弯折,并向安装段11方向延伸出第一延伸段14。此既有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第一延伸段14是由抵接段13向下弯折延伸,并包括两个从侧边形成的内凹缺口作为第`一限位部141、及一个位于第一限位部141下方的横向外伸干涉部142。两段第二延伸段15则是彼此相间隔、且分别连接于安装段11的第二端部112,每一个第二延伸段15都是从第二端部112向抵接段13与安装段11中间的空间内弯折延伸,使第二延伸段15分别对应先穿过第一限位部141,再弯折向下而供弯折延伸进入上述对应缺口 114中,形成焊接部152,当焊接部152与安装段11共同焊接于电路板2时,如图2所示,第二延伸段15与安装段11中间可共同构成一个略呈三角形的局限空间150,而第一延伸段14的横向外伸干涉部142将被限制在局限空间150内活动。透过此设计,可使得弹片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力拉扯时,可因此具有抵抗拉力,避免第一延伸段14与第二延伸段15被拉扯分离。请一并参考如图3所示,此种结构的表面安装弹片受外力下压时,弹性臂段12将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后倒,第一延伸段14随之倾倒并且下移,直到横向外伸干涉部142抵接至局限空间150的三角形右下方为止。然而,正如图3所示,一方面此种弹片受压后的最低高度相当高,不能符合现今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潮流趋势,另方面由于产品的整体高度往往只有3厘米(mm)上下,使得仅能在局限空间150中上下移动的横向外伸干涉部142的容许行程,往往被进一步限缩在1.5mm的范围内,这也使得弹片的缓冲上下程度被大幅局限。尤其在受力下压形变至低点时,由于是单纯依赖第一延伸段14的横向外伸干涉部142抵接至局限空间150的三角形右下方,因此承受下压力的第一延伸段14极可能如图4所示,在形成有第一限位部141的最脆弱区段产生非预期的弯折永久形变,即使外力去除后,弹片也无法保持原有结构与功效。在 申请人:完成申请并将上述产品于市场公开贩售后,众多类似的专利申请纷纷随后提出,如图5及图6所示技术第03203483.0号「接地弹片(一)」,其主要架构包括安装段21、弹性臂段22、抵接段23、第一延伸段24均与上述弹片相类似,主要差别在于两个第二延伸段25是由安装段21后方的两侧边向上弯折延伸而成,且每个第二延伸段25中形成有一个上下延伸的槽孔250,让第一延伸段24的横向外伸干涉部242被限制在上下方向移动。同样地,此种弹片结构仍然有上述行程过短以及最终下压高度过高的问题。再如图7及图8所示技术第200520111305.6号「防止电磁干扰的弹片结构」,其主要结构如安装段31、弹性臂段32、抵接段33、第一延伸段34也均与上述弹片相类似,主要差异在于第一延伸段34的最下方端缘形成有一个向前弯折的自由端,且第二延伸段35是由安装段31的后方端缘312向上弯折延伸,并且由侧方延伸出彼此共同构成一个限位圈的两臂,向前环抱住第一延伸段34,让第一延伸段34不易在左右方向位移。然而,此种结构不仅存在上述行程过短以及最终下压高度过高的问题,尤其是在不慎向上拉扯第一延伸段34时,由于第二延伸段35并没有够坚强的抗拉结构,其抗拉效果都远逊于上述各种弹片。又如图9及图10技术第200520127195.2号「封闭式弹片」,其主要结构如安装段41、弹性臂段42、抵接段43、第一延伸段44也均与上述弹片相类似,主要差异在于第一延伸段44的末梢是经过两次弯折而返回向上,而第二延伸段45是由安装段41两横向侧面向上弯折延伸,并且彼此以末端相向弯折延伸,藉以卡制第一延伸段44的反向弯折尾部。此种设计同样无法解决上述行程过短以及最终下压高度过高的问题,更因为第一延伸段44与第二延伸段45彼此没有真正的干涉配合,一旦将抵接段43下压,就会造成卡制松脱的问题,再者,在抗拉的效果方面也仍然极其有限。·因此,如何在确保抗拉效果的情况下,能够额外提供较长的下压行程,让最终下压高度缩减至最低,尤其能进一步提供绝佳的抗压与抗拉特性,将是本专利技术改良的核心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绝佳的抗压与抗拉特性的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边形成有供支撑附加压力、减缓弹片受到过度压力的结构的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边形成有供限制弹片受到施加拉力时,令弹片向外拉扯的程度受到限制的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依照本专利技术揭示的一种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包括:一个安装段,供接触及焊接至一电路板,该安装段具有一个前端缘、一个相反于该前端缘的后端缘、及两个分别连接该前端缘及后端缘的侧缘,其中前述两侧缘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横向内缩部;一个弹臂段,包括一个由该安装段前端缘弯折延伸的宽弯折延伸部、及一个由该宽弯折延伸部向后延伸的横向窄化部,其中该宽弯折延伸部和该横向窄化部至少一者上形成有一个平坦吸附区;一个由该弹臂段横向窄化部远离该宽弯折延伸部的端缘弯折、并朝向该安装段延伸的抗拉段,该抗拉段具有一段两侧宽度均大于上述横向窄化部的横向扩张挡止部;及两个分别由该安装段后端缘弯折延伸、供限位上述横向扩张挡止部的止高限位段,前述止高限位段分别具有延伸自该安装段后端缘的上升部、及远离该上升部且末端供对应上述横向内缩部的下降固定部,其中,前述止高限位段的前后延伸距离大于前述上升部与下降固定部的高度。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是透过止高限位段增加对下压的支撑的强度,当弹臂段受到压力,下降至一定程度时,便可受到止高限位段的支撑,使得弹臂段不会完全承受所有的压力,再者,当弹臂段受到向外的拉力时,亦可受到止高限位段保护,令弹臂段向外拉扯的程度受到限制,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弹片能够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包括:一个安装段,供接触及焊接至一电路板,该安装段具有一个前端缘、一个相反于该前端缘的后端缘、及两个分别连接该前端缘及后端缘的侧缘,其中前述两侧缘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横向内缩部;一个弹臂段,包括一个由该安装段前端缘弯折延伸的宽弯折延伸部、及一个由该宽弯折延伸部向后延伸的横向窄化部,其中该宽弯折延伸部和该横向窄化部至少一者上形成有一个平坦吸附区;一个由该弹臂段横向窄化部远离该宽弯折延伸部的端缘弯折、并朝向该安装段延伸的抗拉段,该抗拉段具有一段两侧宽度均大于上述横向窄化部的横向扩张挡止部;及两个分别由该安装段后端缘弯折延伸、供限位上述横向扩张挡止部的止高限位段,前述止高限位段分别具有延伸自该安装段后端缘的上升部、及远离该上升部且末端供对应上述横向内缩部的下降固定部,其中,前述止高限位段的前后延伸距离大于前述上升部与下降固定部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包括: 一个安装段,供接触及焊接至一电路板,该安装段具有一个前端缘、一个相反于该前端缘的后端缘、及两个分别连接该前端缘及后端缘的侧缘,其中前述两侧缘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横向内缩部; 一个弹臂段,包括一个由该安装段前端缘弯折延伸的宽弯折延伸部、及一个由该宽弯折延伸部向后延伸的横向窄化部,其中该宽弯折延伸部和该横向窄化部至少一者上形成有一个平坦吸附区; 一个由该弹臂段横向窄化部远离该宽弯折延伸部的端缘弯折、并朝向该安装段延伸的抗拉段,该抗拉段具有一段两侧宽度均大于上述横向窄化部的横向扩张挡止部;及 两个分别由该安装段后端缘弯折延伸、供限位上述横向扩张挡止部的止高限位段,前述止高限位段分别具有延伸自该安装段后端缘的上升部、及远离该上升部且末端供对应上述横向内缩部的下降固定部,其中,前述止高限位段的前后延伸距离大于前述上升部与下降固定部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侧止高限位段的表面安装金属弹片,其中该平坦吸附区是成型于该宽弯折延伸部,以及该横向窄化部包括与该平坦吸附区夹一角度的倾斜上升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惟诚
申请(专利权)人:陈惟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