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979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在该半导体装置的外周区域中,第2半导体区域(32)达到半导体衬底(1)的第2主面(21),半导体装置还具有第6半导体区域(50),其与第2半导体区域(32)相接并具有第2导电类型,该第6半导体区域(50)包含半导体衬底(1)的第2主面的端部,并从半导体衬底(1)的第2主面(21)开始,达到比第4半导体区域(4)深的区域。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通过在外周区域设置第6半导体区域(50),使得耗尽层(14)的端部没有达到切割面(51),而是使耗尽层(14)的端部达到了半导体衬底的第2主面(21)上,从而确保了半导体装置的耐压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尤其是具有400V以上耐压性能的半导体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日本特开2007-16563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装置,该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衬底,该半导体衬底具有:具有介入区域31的沟槽栅型IGBT (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活性层形成区域;具有包围活性层形成区域的外侧沟槽2b的第I外周结构;具有形成为包围第I外周结构的沟道截断环9的第2外周结构。对于图1中的虚线表示的耗尽层14,如图1所示,由于周围温度或者绝缘膜36等半导体衬底的第2主面21上的绝缘膜中含有水分的原因,有时耗尽层14在纸面上的横向的端部达到了半导体衬底I的切割面51,有时逐渐变窄地终止于半导体衬底I的第2主面上21上。然而,由于高圧装置中N —区域32形成得厚,耗尽层14扩展到相对于半导体衬底I的第2主面21很深的地方,所以当在高温环境下或者绝缘膜36等半导体衬底的第2主面21上的绝缘层中含有水分时,耗尽层14的端部扩展到了切割面51,从而会由于切割面51的结晶缺陷而无法确保半导体装置的耐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装置,能够不使耗尽层的端部达到切割面,而是使耗尽层的端部达到半导体衬底的第2主面上,从而确保半导体装置的耐压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第I半导体区域,其处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第I主面上,并具有第I导电类型;第2半导体区域,其形成于所述第I半导体区域之上,并具有与所述第I导电类型相反的第2导电类型;以及第3半导体区域,其与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相接,并具有所述第2导电类型,所述第3半导体区域比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高,其中,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活性层形成区域中具有:第4半导体区域,其形成于所述第3半导体区域之上,并具有所述第I导电类型;第5半导体区域,其与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相接,并具有所述第2导电类型;内侧沟槽,其从所述第5半导体区域的上部的面开始,至少达到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的下部的面;绝缘膜,其形成于所述内侧沟槽的侧面及底面;控制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绝缘膜的内侧,其中,在包围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活性层形成区域的外周区域中,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达到所述半导体衬底的第2主面,所述半导体装置还具有第6半导体区域,其与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相接并具有比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高的所述第2导电类型,该第6半导体区域从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的外周区域的第2主面开始,达到比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深的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装置,通过在外周区域设置第6半导体区域,使得耗尽层的端部没有达到切割面,而是使耗尽层的端部达到了半导体衬底的第2主面上,从而确保了半导体装置的耐压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半导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衬底1,该半导体衬底I具有:第I半导体区域7,其处于半导体衬底I的第I主面22上,并具有第I导电类型;在本实施例中,第I半导体区域7具体为P型集电极层7。在本实施例中,第I导电类型可以包括P+、P和P-等类型,其中,P+、P和P-等类型是根据浓度的不同而划分的。第2半导体区域32,其形成于第I半导体区域7之上,并具有与第I导电类型相反的第2导电类型;在本实施例中,第2半导体区域32具体为N-型漂移区域32。在本实施例中,第2导电类型可以包括N+、N和N-等类型,其中,N+、N和N-等类型是根据浓度的不同而划分的。另外,在N-型漂移区域32与P型集电极层7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与P型集电极层7相接的N+型缓冲层6,在这种情况下,N-型漂移区域32与N+型缓冲层6相接。第3半导体区域31,其与第2半导体区域32相接,并具有第2导电类型,第3半导体区域31比第2半导体区域32的杂质浓度高。在本实施例中,第3半导体区域31具体为N型间隔区域31。另外,如图2所示,在沿着半导体衬底I的横向方向上,将半导体装置划分为活性层形成区域和外周区域。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从沟槽2的两侧均具有第5半导体区域3(射极区域3)的部分起,该部分以内(包含该部分)属于活性层形成区域,而沟槽2的单侧具有第5半导体区域3的部分属于外周区域。在图2中,外周区域与活性层形成区域的边界可以划分在最靠外的外侧沟槽2a的第5半导体区域3的侧面所在的平面,即如图中垂直的虚线所示的面。需要说明的是,图中虚线所划分的外周区域与活性层形成区域仅为示例性的划分,外周区域与活性层形成区域的边界可以向右侧适当移动,即也可以位于沟槽2的两侧均具有第5半导体区域3的部分和沟槽2的单侧具有第5半导体区域3的部分之间,也就是说,只要保证沟槽2的单侧具有第5半导体区域3的部分没有包含在活性层形成区域中,而是包含在外周区域中即可。其中,在活性层形成区域中具有:第4半导体区域4,其形成于第3半导体区域31之上,并具有第I导电类型,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与N型间隔区域31相接的P型基极区域4 ;第5半导体区域3,其与第4半导体区域4相接,并具有第2导电类型,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与P型基极区域4相接的发射极区域3 ;沟槽2,其从第5半导体区域3的上部的面开始,至少达到第4半导体区域4的下部的面,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从半导体衬底I的第2主面21开始贯通P型基极区域4和发射极区域3的沟槽2。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沟槽2所处的位置(位于活性层形成区域还是外周区域)该沟槽2又分为内侧沟槽2a (包含在活性层形成区域中)和外侧沟槽2b (包含在外周区域中)。绝缘膜10,其形成于沟槽2的侧面及底面;控制电极11,形成于绝缘膜10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在从半导体衬底I的第2主面21开始贯通P型基极区域4和发射极区域3的沟槽2内,隔着栅绝缘膜10而形成的栅极电极11 ;在外周区域中,第2半导体区域32达到半导体衬底I的第2主面21,半导体装置还具有第6半导体区域50,其与第2半导体区域32相接并具有比第2半导体区域32的杂质浓度高的第2导电类型,该第6半导体区域50从第2半导体区域(32)的外周区域的第2主面21开始,达到比第4半导体区域4深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该第6半导体区域50具体为图2所示的N型区域50。具体而言,在如图2所示,该N型区域50包含设置有沟道截断环9的半导体衬底I的第2主面21的端部,并从第2主面21的区域起到达比基极区域4深的位置。进一步地,该N型区域50与N-型区域32相比可以具有更高的浓度。另外,优选地,N型区域50与N型间隔区域31具有大致相同的杂质浓度(例如,I X IOE1Vcm3),并且与N型间隔区域31具有相同的深度,该N型间隔区域31比外周区域的基极区域4 (或者FLR (场限环)或者RESURF (Reduced Surface Field,减小表面电场)层)深。在半导体衬底I的活性层形成区域和N型区域50之间,可以具有比P型基极区域4深的外侧沟槽2b,在外侧沟槽2b内隔着绝缘膜埋入导电体。进一步地,在外侧沟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衬底(1),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具有:第1半导体区域(7),其处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的第1主面(22)上,并具有第1导电类型;第2半导体区域(32),其形成于所述第1半导体区域(7)之上,并具有与所述第1导电类型相反的第2导电类型;以及第3半导体区域(31),其与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相接,并具有所述第2导电类型,所述第3半导体区域(31)比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的杂质浓度高,其中,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的活性层形成区域中具有:第4半导体区域(4),其形成于所述第3半导体区域(31)之上,并具有所述第1导电类型;第5半导体区域(3),其与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4)相接,并具有所述第2导电类型;内侧沟槽(2a),其从所述第5半导体区域(3)的上部的面开始,至少达到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4)的下部的面;绝缘膜(10),其形成于所述内侧沟槽(2a)的侧面及底面;以及控制电极(11),其形成于所述绝缘膜(10)的内侧,其中,在包围所述半导体衬底(1)的活性层形成区域的外周区域中,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达到所述半导体衬底(1)的第2主面(21),所述半导体装置还具有第6半导体区域(50),其与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相接并具有比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的杂质浓度高的所述第2导电类型,该第6半导体区域(50)从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的外周区域的第2主面(21)开始,达到比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4)深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半导体衬底(I),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衬底(I)具有: 第I半导体区域(7),其处于所述半导体衬底(I)的第I主面(22)上,并具有第I导电类型; 第2半导体区域(32),其形成于所述第I半导体区域(7)之上,并具有与所述第I导电类型相反的第2导电类型;以及 第3半导体区域(31),其与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相接,并具有所述第2导电类型,所述第3半导体区域(31)比所述第2半导体区域(32)的杂质浓度高, 其中,在所述半导体衬底(I)的活性层形成区域中具有: 第4半导体区域(4),其形成于所述第3半导体区域(31)之上,并具有所述第I导电类型; 第5半导体区域(3),其与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4)相接,并具有所述第2导电类型;内侧沟槽(2a),其从所述第5半导体区域(3)的上部的面开始,至少达到所述第4半导体区域(4)的下部的面; 绝缘膜(10),其形成于所述内侧沟槽(2a)的侧面及底面;以及 控制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鸟居克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