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558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其中,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用于产生湍流的湍流发生装置(2)。通过设置湍流发生装置,可以在筒体内部形成涡流,增强筒体内流场的湍流强度,使筒体内部的热空气流动混合得以加强,从而增强热空气对流换热性能,提高烘干滚筒的热效率,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拱干滚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烘干滚筒
技术介绍
烘干滚筒普遍用于烘干颗粒物料,使用时,物料通过烘干滚筒内的扬料板提升和抛洒物料,使得物料能够与烘干滚筒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物料的烘干。现有的烘干滚筒中,由于热空气从烘干滚筒的一端的中心沿轴向通入,大量热空气在烘干滚筒的中心区域以较高流速通过,不能与物流进行充分热交换,导致烘干效率较低且造成热能浪费。另外,由于热空气排出时仍带有大量热量,造成尾气温度过高,可能损坏烘干滚筒的相关部件(例如布袋除尘器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烘干效率、减少热能浪费的烘干滚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其中,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用于产生湍流的湍流发生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湍流发生装置,可以在筒体内部形成涡流,增强筒体内流场的湍流强度,使筒体内部的热空气流动混合得以加强,从而增强热空气对流换热性能,提高烘干滚筒的热效率,节能减排。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烘干滚筒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图1的烘干滚筒的操作过程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烘干滚筒的半剖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I筒体 2湍流发生装置3第一湍流发生器 3a第一支架4第二湍流发生器 4a第二支架5湍流发生单元 6挡风件 7导流件 8支撑架9扬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其中,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I内的用于产生湍流的湍流发生装置2。通过设置湍流发生装置2,可以在筒体I内部形成涡流,增强筒体I内流场的湍流特性,使筒体I内部的热空气流动混合得以加强,使集中在中心区域的热空气朝向筒体I的边缘区域扩散,以在筒体I内获得温度较为均匀的流场,从而增强热空气对流换热性能,提高烘干滚筒的热效率。并且,由于流场湍流强度增加,避免了热空气以较高的速度沿轴向穿过筒体1,使得热空气能够在筒体I内停留充分的时间,以对物料进行充分烘干。另外,由于热空气在筒体I内充分混合,使得热量有效地用于烘干物料,排出时不会带走过多热量,从而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并且能够避免对布袋除尘器等相关部件的损坏。本专利技术中,湍流发生装置2用于使筒体I内产生湍流,即对从筒体I的一端的中心沿轴向通入的热空气流产生扰动,以形成纵向涡流,从而增强流场湍流特性。其中,湍流发生装置2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例如,所述湍流发生装置2包括第一湍流发生器3,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包括朝向所述筒体I的入口的第一入口端和朝向所述筒体I的出口的第一出口端,从所述第一入口端到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的轮廓渐缩。当热空气流动到第一湍流发生器3时,将沿其轮廓移动,从而偏离轴向方向,即产生了扰流。优选地,所述湍流发生装置2还包括第二湍流发生器4,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包括朝向所述筒体I的入口的第二入口端和朝向所述筒体I的出口的第二出口端,从所述第二入口端到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的轮廓渐扩。热空气流动到第二湍流发生器4时,将沿其轮廓移动,从而偏离轴向方向,即产生了扰流。在这种情况下,热空气能够通过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产生两次相反方向的扰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流场的湍流强度。另外,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可以形成为第一锥台,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可以形成为第二锥台,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沿所述筒体I的轴向设置。在这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热空气能够沿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周向获得均匀的扰动。可选择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通过轮廓渐变实现扰动即可。例如,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可以形成为具有沿母线方向的缺口的锥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不规则径向凸起的柱状,本专利技术在此不一一列举。更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可以均为多个并沿所述轴向两者交替设置。由此,通过使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沿轴向设置,可以更好地扰动沿轴向流动的热空气。通过交替设置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可以在筒体I的轴向上进行多次扰动,且相邻两次扰动方向相反,从而增强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流场湍流强度。另外,如图3所示,当物料被抛洒(例如通过下文的扬料板9)在第一湍流发生器3上时,将沿第一湍流发生器3的表面移动到第二湍流发生器4的第二入口端,并继续沿第二湍流发生器4的表面朝向第二出口端移动。在沿第二湍流发生器4移动时,物料能够再次被抛洒(二次抛洒),并且该抛洒与之前抛洒到第一湍流发生器3上时的抛洒方向相反。由此,一方面减缓了物料从筒体I的入口到出口的移动速度,使得物料能够在筒体I内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了物料在具有很高温度的初始烘干段的烘干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二次抛洒能够增加物料在热空气中的滞空时间,提高了烘干效率。当然,也可以仅沿轴向设置多个第一湍流发生器3,或者仅沿轴向设置多个第二湍流发生器4,或者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均设置多个但并不严格地交替布置。其中,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形成湍流发生单元5,每个所述湍流发生单元5的第一湍流发生器3的第一出口端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的第二入口端相抵(可以相互接触或彼此嵌入地接触),每个所述湍流发生单元5的入口端(朝向筒体I的入口的端)设置有挡风件6。挡风件6可以对流动到筒体I的中心处的热空气起到阻碍降速作用,以使热空气沿挡风件6移动到其侧部,并沿挡风件6的侧面向湍流发生单元5继续流动,继而通过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产生湍流。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筒体I的进风口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进入的热空气朝向所述筒体I的边缘导向的导流件7。热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筒体I时,可以通过导流件7分流,使流场中心区域(即筒体I的沿轴向的中心区域)的风速降低并使边缘区域的风速增加。导流件7和挡风件6都能够使筒体I内流场在同一横截面上速度分布更均匀,降低流场中心流速,防止尾气温度过高,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流场湍流强度和对流换热性能。导流件7和挡风件6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板状、椎体、柱体等。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各部件的规格和参数。优选地,所述挡风件6可以为圆形板,直径为D1,所述导流件7为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渐扩并与所述筒体I同轴的圆锥形,锥底直径为d,所述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入口端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用于产生湍流的湍流发生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用于产生湍流的湍流发生装置(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发生装置(2)包括第一湍流发生器(3 ),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 )包括朝向所述筒体(1)的入口的第一入口端和朝向所述筒体(1)的出口的第一出口端,从所述第一入口端到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 (3)的轮廓渐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发生装置(2)包括第二湍流发生器(4),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包括朝向所述筒体(1)的入口的第二入口端和朝向所述筒体(1)的出口的第二出口端,从所述第二入口端到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的轮廓渐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形成为第一锥台,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形成为第二锥台,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沿所述筒体(1)的轴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均为多个并沿所述轴向交替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形成湍流发生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万军尹友中姜方宁张劲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