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构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452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从被插入构件容易地拆卸插入构件的密封构造体。所述密封构造体具备:阀体(20);金属盖部(12);O型环(30),其容纳于由阀体(20)的外周面与金属盖部(12)的内周面形成的容纳区域(F)且对流体进行密封;以及支承环(41、42),其在容纳区域(F)处容纳于O型环(30)的两侧且限制O型环(30)的移动。在阀体(20)及金属盖部(12)处形成有在所述组装时彼此拧合的螺纹部(13、24),至少延伸至容纳区域(F)与螺纹部(13、24)之间的金属盖部(12)的内周面且经由螺纹部(13、24)的间隙而与外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泄压槽(14a、14b)沿着轴向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构造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O型环来防止流体的泄露的密封构造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燃料电池车的开发迅猛发展,作为延长其续航距离的一个方法,谋求向燃料电池供给氢气的氢气罐的高压化。并且,氢气罐的外形呈圆柱状,在其一端形成有圆筒状的金属盖部(被插入构件)。而且,向该金属盖部插入阀体(插入构件)而进行拧合,由此形成有对高压氢气进行密封的填充室。另外,在金属盖部与阀体之间设有环状的容纳区域,为了防止氢气的泄露,在所述容纳区域安装有橡胶制的O型环。另外,为了防止O型环陷入金属盖部与阀体之间的间隙而受到损伤,也存在以与O型环相邻的方式设置支承环的情况。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如下所述的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在设置于彼此同轴地组装的轴(插入构件)与壳体(被插入构件)中的一方的构件处的环状的安装槽内具备密封圈(O型环)和将该密封圈夹在中间的两个支承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两个支承环的内周面以与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两端部的槽锥形部抵接的方式安装。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61983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向密封装置填充有高压氢气,当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造体具备:插入构件,其外形呈圆柱状;圆筒状的被插入构件,其与在内部填充流体的填充室体一体形成,供所述插入构件插入;O型环,其在所述插入构件插入到所述被插入构件而同轴地组装的状态下,容纳于由所述插入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被插入构件的内周面形成的容纳区域,并对流体进行密封;以及支承环,其在所述容纳区域中容纳于所述O型环的轴向外侧或两侧,并对所述O型环的移动进行限制,在所述插入构件及所述被插入构件处形成有在所述组装时彼此拧合或嵌合的组装部,第一泄压槽沿着轴向形成,该第一泄压槽至少延伸在所述容纳区域与所述组装部之间的所述被插入构件的内周面、且经由所述组装部的间隙而与外...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03 JP 2012-1725941.一种密封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构造体具备: 插入构件,其外形呈圆柱状; 圆筒状的被插入构件,其与在内部填充流体的填充室体一体形成,供所述插入构件插A ; ο型环,其在所述插入构件插入到所述被插入构件而同轴地组装的状态下,容纳于由所述插入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被插入构件的内周面形成的容纳区域,并对流体进行密封;以及 支承环,其在所述容纳区域中容纳于所述O型环的轴向外侧或两侧,并对所述O型环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所述插入构件及所述被插入构件处形成有在所述组装时彼此拧合或嵌合的组装部,第一泄压槽沿着轴向形成,该第一泄压槽至少延伸在所述容纳区域与所述组装部之间的所述被插入构件的内周面、且经由所述组装部的间隙而与外部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构件插入到所述被插入构件而同轴地组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泄压槽的一端与所述容纳区域邻接。3.—种密封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构造体具备: 插入构件,其外形呈圆柱状; 圆筒状的被插入构件,其与在内部填充流体的填充室体一体形成,供所述插入构件插A ; ο型环,其在所述插入构件插入到所述被插入构件而同轴地组装的状态下,容纳于由所述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航一高久晃一尾崎浩靖三浦种昭冈田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