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酞菁化合物,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酞菁是由四个异吲哚单元组成的平面大环共轭体系,其特有的18电子共轭大环体系符合休特尔规则而具有芳香性。根据不同的中心元素,酞菁化合物的性能各不相同。通过改变中心元素,或改变酞菁环的取代基种类、位置和数量,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酞菁化合物。酞菁化合物颜色鲜艳,生产成本较低,着色性优异,光、热及化学稳定性良好,光、电性能优异,在可见光区有较好的吸收以及分子结构的可调节性。传统的酞菁化合物主要应用于颜料和染料。除了用作传统的染料和颜料外,酞菁类化合物很早就被用作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敏化剂。目前,作为功能性色素的酞菁化合物已经被用于感光材料上的增感染料,新型液晶显示材料和电子显示材料,光电转换材料,信息存储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气体传感材料,光限制材料等。一般酞菁衍生物结构是在酞菁环进行亲电取代,即取代基在酞菁的苯环上的16个氢原子位置进行取代;根据取代基的不同类型和取代数量,可以合成各种不同性能的酞菁衍生物。轴向取代的酞菁化合物是在酞菁中心金属引入能够与中心金属形成配位的取代基的一类酞菁化合物,轴向 取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酞菁钴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将载体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向载体溶剂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腈或邻苯二甲酰亚胺,并加入尿素、钴化合物、添加剂和催化剂,在加热并搅拌的条件下合成酞菁钴二氯化合物,得到第一中间产物;所用的钴化合物是无水氯化钴、六水氯化钴、无水硫酸钴、七水硫酸钴、碳酸钴或氧化钴,所用的添加剂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或碳酸钾,并且所用的钴化合物和添加剂中至少有一种含氯;(2)将二胺化合物加入到第一中间产物中,二胺化合物与第一中间产物中的酞菁钴二氯化合物进行轴向取代反应生成酞菁钴二胺化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酞菁钴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将载体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向载体溶剂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腈或邻苯二甲酰亚胺,并加入尿素、钴化合物、添加剂和催化剂,在加热并搅拌的条件下合成酞菁钴二氯化合物,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所用的钴化合物是无水氯化钴、六水氯化钴、无水硫酸钴、七水硫酸钴、碳酸钴或氧化钴,所用的添加剂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或碳酸钾,并且所用的钴化合物和添加剂中至少有一种含氯; (2)将二胺化合物加入到第一中间产物中,二胺化合物与第一中间产物中的酞菁钴二氯化合物进行轴向取代反应生成酞菁钴二胺化合物,得到第二中间产物; (3)提取第二中间产物中的酞菁钴二胺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酞菁钴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载体溶剂是烷基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酞菁钴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载体溶剂是二氯甲苯、三氯苯、硝基苯、二硝基甲苯或煤油,并且步骤(1)中的反应在惰性气体或氮气的保护下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酞菁钴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催化剂是四钥酸铵、七钥酸铵、三氧化钥、钥酸钠、钥酸、磷酸钥和氧化锑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酞菁钴二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载体溶剂200-800份,邻苯二甲酸酐、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腈或邻苯二甲酰亚胺100-300份,尿素150-600份,钴化合物40-100份,添加剂20-80份,催化剂1~2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琴,李惠华,黄梅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天裕科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