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双层面多孔管材挤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89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模具由上、中、下模组成。上模设有与产品肋条相应的分流孔,上模的芯棒经过中模的内腔伸入下模。在中模上设有与上模分流孔相应的分流孔,沿中模内腔表面纵向突伸出芯柱,其上开有矩形焊合室。上模的芯棒与中模的内腔间组成内层焊合室,中模的芯柱与下模的内腔间组成外层焊合室,三个焊合室互相连通。本模具制造工艺简单,挤压时供料充分,均匀,焊合良好,可广泛用于挤压金属及塑料等双层面多孔型的管型材。(*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挤压模具,特别是挤压双层面多孔管型材的模具。已有的分流组合模一般由凹、凸模组合而成。凸模设二至四个分流孔,焊合室设在凹模或凸模上。这种结构,对于单层面单孔的管型材来说,无疑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双层面多孔的管型材,由于型材内层壁薄,焊合内层的焊合室难以加工出来,因此无法形成型材的内层形状。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普通模具内层焊合室加工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能挤压出双层面多孔的管型材模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挤压模除具有上模和下模外,在上、下模的中间设置一个中模,通过销钉和定位螺栓组合而成。模具上有分流孔、芯棒、焊合室和工作带。在上模和下模中间设置一个中模。上模设有与产品肋条相应的分流孔。上模的芯棒沿轴向突伸经过中模的内腔伸入下模。在中模上设置与上模分流孔相应的分流孔,中心有内腔,并沿内腔表面纵向突伸出芯柱。在中模的内腔及芯柱上沿纵向开有与产品肋条位置相应的矩形焊合室。上模芯棒的外表面与中模的内腔之间组成内层焊合室。中模芯柱的外表面与下模的内腔之间组成外层焊合室。中模分流孔、内层焊合室、矩形焊合室及外层焊合室之间互相连通。挤压时,物料从上模分流孔进入,分别经过内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压双层面多孔管型材用的组合式模具,有上模、下模、连接销钉及定位螺栓,模具上有分流孔、芯棒、焊合室和工作带,其特征在于:a、在上模和下模中间设置一个中模;b、上模设有与产品肋条相应的分流孔,上模的芯棒沿轴向突伸,经过中模的内腔伸入下模;c、中模设有与上模分流孔相应的分流孔,中心有内腔,沿内腔表面纵向突伸出芯柱,在中模内腔及芯柱上沿纵向开有与产品肋条位置相应的矩形焊合室;d、上模芯棒的外表面与中模内腔之间组成内层焊合室,中模芯柱的外表面与下模内腔之间组成外层焊合室;e、中模分流孔、内层焊合室、矩形焊合室及外层焊合室互相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双层面多孔管型材用的组合式模具,有上模、下模、连接销钉及定位螺栓,模具上有分流孔、芯棒、焊合室和工作带,其特征在于:a、在上模和下模中间设置一个中模;b、上模设有与产品肋条相应的分流孔,上模的芯棒沿轴向突伸,经过中模的内腔伸入下模;c、中模设有与上模分流孔相应的分流孔,中心有内腔,沿内腔表面纵向突伸出芯柱,在中模内腔及芯柱上沿纵向开有与产品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福盛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星光工模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