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导柱冲孔落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4797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导柱冲孔落料机构,上模板下方对应设置下模板,凹模通过冲针固定板与上模板相连,凹模中部镶嵌有退料块,冲针上端与冲针固定板固定连接,冲针下端与退料块滑动连接,下模板上设置凸模固定板,凸模固定板上表面中部设置与凹模相配合的凸模,凸模中部设置与冲针相配合的冲孔,凸模上端与脱料板滑动连接,脱料板与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冲针和冲孔两者组合对钢板冲压形成外形与冲针一致的孔,凹模和凸模组合对钢板冲压形成外形和凹模一致的工件,冲孔、落料在同一工序中完成,同时还可以增加机械送料,使零件的冲压具有了连续性,这样可以实现自动及半自动化生产,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导柱冲孔落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内导柱冲孔落料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冷冲压生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金属制品,冲压件所占的比例更大,随处都可看到冷冲压制品。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玩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冷冲压是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室温下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制件,是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机械制件中属于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式。现有冲压产品加工时,采用单工序生产,上模具和下模具依靠模架上的导柱进行导向,先冲孔,后落料。单工序生产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和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模具轮廓尺寸相对较小的内导柱冲孔落料机构,采用落料、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导柱冲孔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凹模(3),冲针固定板(4),退料块(5),冲针(6),凸模固定板(7),凸模(8),冲孔(9),脱料板(10)和复位装置(11),上模板(1)下方对应设置下模板(2),凹模(3)通过冲针固定板(4)与上模板(1)相连,凹模(3)中部镶嵌有退料块(5),冲针(6)上端与冲针固定板(4)固定连接,冲针(6)下端与退料块(5)滑动连接,下模板(2)上设置凸模固定板(7),凸模固定板(7)上表面中部设置与凹模(3)相配合的凸模(8),凸模(8)中部设置与冲针(6)相配合的冲孔(9),凸模(8)上端与脱料板(10)滑动连接,脱料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导柱冲孔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凹模(3),冲针固定板(4),退料块(5),冲针(6),凸模固定板(7),凸模(8),冲孔(9),脱料板(10)和复位装置(11),上模板(I)下方对应设置下模板(2),凹模(3)通过冲针固定板(4)与上模板(I)相连,凹模⑶中部镶嵌有退料块(5),冲针(6)上端与冲针固定板⑷固定连接,冲针(6)下端与退料块(5)滑动连接,下模板(2)上设置凸模固定板(7),凸模固定板(7)上表面中部设置与凹模⑶相配合的凸模(8),凸模⑶中部设置与冲针(6)相配合的冲孔(9),凸模(8)上端与脱料板(10)滑动连接,脱料板(10)与凸模固定板(7)之间设置复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金洲金属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