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射装置、扫描内窥镜装置、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扫描内窥镜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4484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7 06:07
在扫描内窥镜装置的光照射装置中,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位于从光纤的前端起向前端方向分开第1尺寸的位置,透镜侧筒状部的透镜侧对置部从光纤侧筒状部的光纤侧对置部起向所述前端方向分开比所述第1尺寸小的第2尺寸且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对置。所述透镜侧对置部的内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外周端靠内周方向侧的位置,并且,所述透镜侧对置部的外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内周端靠外周方向侧的位置。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所述基端和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长度轴平行的方向上位于窗的前端与基端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照射装置、扫描内窥镜装置、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扫描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扫描而生成被摄体的图像的扫描内窥镜装置以及扫描内窥镜装置中使用的对被摄体照射光的光照射装置。并且,涉及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扫描内窥镜装置的扫描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对被摄体照射来自光源的光的光照射装置的医疗观察系统。在该医疗观察系统的光照射装置中,从光源引导的光从光纤的前端射出,射出的光通过透镜光学系统会聚在被摄体上。并且,光照射装置具有驱动光纤的作为致动器部的压电致动器。在压电致动器中,通过供给驱动电流而产生超声波振动。通过在光纤中传递振动,光纤的前端在与长度轴垂直的大致平面上移动,光纤的前端的位置经时变化。由于来自光纤的光的射出位置经时变化,所以,被摄体中的基于透镜光学系统的光的会聚位置经时变化。并且,医疗观察系统具有经时接受从被摄体的会聚位置反射的光的光导。所接受的光被光导引导至光检测部。然后,通过光检测部经时检测光的种类和强度。如上所述,在医疗观察系统中进行被摄体的扫描(scanning)。在光检测部中,生成基于检测到的光的种类和强度的电信号。并且,经时检测被摄体中的光的会聚位置。然后,根据由光检测部生成的电信号和检测到的会聚位置,在图像处理电路等图像处理部中生成被摄体的图像。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扫描内窥镜等中使用的光照射装置。在该光照射装置中,与所述专利文献1的光照射装置同样,对被摄体照射光。在制造该光照射装置时,使安装有光纤的光纤侧筒状部相对于固定有透镜光学系统的透镜侧筒状部沿着长度轴移动,调整光纤的前端与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之间的尺寸。然后,在光通过透镜光学系统会聚在被摄体上的状态下调整光纤的前端与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之间的尺寸,将光纤侧筒状部固定在透镜侧筒状部上。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透镜光学系统使从光纤的前端射出的光平行的光准直仪。在制造该光准直仪时,使安装有光纤的光纤侧筒状部相对于固定有透镜光学系统的透镜侧筒状部沿着长度轴移动,调整光纤的前端与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之间的尺寸。这里,在透镜侧筒状部上,从外部到内部沿着径向设有贯通孔。在制造时,通过贯通孔来调整透镜光学系统(透镜侧筒状部)与光纤侧筒状部的相对位置。然后,在将透镜光学系统和光纤侧筒状部调整为适当的相对位置后,将光纤侧筒状部固定在透镜侧筒状部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646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8426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3156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所述专利文献1和所述专利文献2的光照射装置中,在制造时,在调整光纤的前端与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之间的尺寸时,未设置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光纤的前端和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的孔(窗)等。即,在制造时,在透镜光学系统针对从光纤射出的光进行对焦时,无法从光纤侧筒状部的外部和透镜侧筒状部的外部视觉辨认光纤的前端的位置和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的位置。因此,除了光照射装置以外,还需要使用所述光导、光检测部和图像处理部进行被摄体的扫描和被摄体的图像的生成,视觉辨认所生成的被摄体的图像并且进行透镜光学系统的对焦。由于进行被摄体的扫描和被摄体的图像的生成,透镜光学系统的对焦作业变得复杂,在光照射装置的制造中,成本和时间增大。在所述专利文献3的光准直仪中,在制造时,在调整光纤的前端与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之间的尺寸时,能够从光纤侧筒状部的外部和透镜侧筒状部的外部通过贯通孔视觉辨认光纤的前端和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这里,在扫描内窥镜装置所使用的光照射装置中,在从光纤射出的光通过透镜光学系统会聚在被摄体上的合焦状态下,光纤的前端与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之间的尺寸为0.2mm以下。即,在透镜光学系统的对焦中,需要将光纤的前端与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之间的尺寸调整为微小的尺寸。因此,在透镜光学系统的对焦中,光纤的前端和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容易抵接,光纤和透镜光学系统容易损伤。由于需要以光纤的前端和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不抵接的方式进行透镜光学系统的调焦,所以,透镜光学系统的对焦作业变得复杂。因此,在光照射装置的制造中,成本和时间增大。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所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制造时透镜光学系统能够容易地针对从光纤的前端射出的光进行对焦的光照射装置和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并且,提供具有该光照射装置的扫描内窥镜装置和扫描内窥镜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方式是一种光照射装置,其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扫描而生成被摄体的图像的扫描内窥镜装置,其中,该光照射装置具有:光纤,其沿着长度轴延伸设置,从前端射出由基端方向向前端方向引导的光;透镜光学系统,其基端位于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起向所述前端方向分开第1尺寸的位置,该透镜光学系统按照使从所述光纤射出的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被摄体上的状态配置;致动器部,其按照使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垂直的大致平面上移动的状态驱动所述光纤,经时地改变通过所述透镜光学系统而使所述光在所述被摄体上的会聚位置;筒状单元,其具有光纤侧筒状部和固定有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透镜侧筒状部,该光纤侧筒状部按照所述光纤沿着所述长度轴的移动被限制并且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能够与所述长度轴垂直地移动的状态安装有所述光纤;光纤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前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光纤侧筒状部上;透镜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基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透镜侧筒状部上,该透镜侧对置部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起向所述前端方向分开比所述第1尺寸小的第2尺寸且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对置,其中,内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外周端靠内周方向侧的位置,并且,外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内周端靠外周方向侧的位置;以及窗规定部,其规定从所述筒状单元的外部到内部沿着径向设置的窗,其中,按照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所述基端和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窗的前端与基端之间的状态规定出所述窗。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照射装置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扫描而生成被摄体的图像的扫描内窥镜装置,其中,该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按照光纤沿着长度轴的移动被限制并且所述光纤的前端能够与所述长度轴垂直地移动的状态,在筒状单元的光纤侧筒状部中安装所述光纤,其中,所述光纤沿着所述长度轴延伸设置,从所述前端射出由基端方向向前端方向引导的光;在所述筒状单元的透镜侧筒状部上固定透镜光学系统,其中,在合焦状态下,该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位于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起向所述前端方向分开第1尺寸的位置,并且,该透镜光学系统将从所述光纤射出的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被摄体上;形成能够按照使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垂直的大致平面上移动的状态来驱动所述光纤的致动器部,即,按照在所述合焦状态下通过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的所述移动而经时地改变通过所述透镜光学系统而使所述光在所述被摄体上的会聚位置的状态形成所述致动器部;在所述光纤侧筒状部上形成在所述合焦状态下朝向所述前端方向的光纤侧对置部;在所述透镜侧筒状部上形成透镜侧对置部,该透镜侧对置部在所述合焦状态下朝向所述基端方向,在所述合焦状态下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起向前端方向分开比所述第1尺寸小的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照射装置、扫描内窥镜装置、光照射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扫描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照射装置,其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扫描而生成被摄体的图像的扫描内窥镜装置,其中,该光照射装置具有:光纤,其沿着长度轴延伸设置,从前端射出由基端方向向前端方向引导的光;透镜光学系统,其基端位于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起向所述前端方向分开第1尺寸的位置,该透镜光学系统按照使从所述光纤射出的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被摄体上的状态配置;致动器部,其按照使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垂直的大致平面上移动的状态驱动所述光纤,经时地改变通过所述透镜光学系统而使所述光在所述被摄体上的会聚位置;筒状单元,其具有光纤侧筒状部和固定有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透镜侧筒状部,该光纤侧筒状部按照所述光纤沿着所述长度轴的移动被限制并且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能够与所述长度轴垂直地移动的状态安装有所述光纤;光纤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前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光纤侧筒状部上;透镜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基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透镜侧筒状部上,该透镜侧对置部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起向所述前端方向分开比所述第1尺寸小的第2尺寸且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对置,其中,内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外周端靠内周方向侧的位置,并且,外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内周端靠外周方向侧的位置;以及窗规定部,其规定从所述筒状单元的外部到内部沿着径向设置的窗,其中,按照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所述基端和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窗的前端与基端之间的状态规定出所述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11 JP 2012-0034781.一种光照射装置,其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扫描而生成被摄体的图像的扫描内窥镜装置,其中,该光照射装置具有:光纤,其沿着长度轴延伸设置,从前端射出由基端方向向前端方向引导的光;透镜光学系统,其按照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方向上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分开的状态配置,该透镜光学系统使从所述光纤射出的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被摄体上;致动器部,其按照使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垂直的大致平面上移动的状态驱动所述光纤,经时地改变所述光在所述被摄体上的会聚位置;筒状单元,其具有光纤侧筒状部和固定有所述透镜光学系统并且与所述光纤侧筒状部同轴设置的透镜侧筒状部,该光纤侧筒状部按照所述光纤沿着所述长度轴的移动被限制并且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能够与所述长度轴垂直地移动的状态安装有所述光纤;光纤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前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光纤侧筒状部上;透镜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基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透镜侧筒状部上,该透镜侧对置部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所述方向上,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分开第2尺寸且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对置,其中,所述第2尺寸比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与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所述基端之间的第1尺寸小,所述透镜侧对置部的内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外周端靠内周方向侧的位置,并且,所述透镜侧对置部的外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内周端靠外周方向侧的位置;以及窗规定部,其规定从所述筒状单元的外部到内部沿着径向设置的窗,其中,按照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所述基端和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窗的前端与基端之间的状态规定出所述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透镜光学系统具有基端为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的最基端透镜,该最基端透镜是最靠近所述基端方向的透镜,所述透镜侧筒状部具有透镜框,该透镜框设有所述透镜侧对置部,并且以所述透镜侧对置部和所述最基端透镜的所述基端位于与所述长度轴垂直的同一基准平面上的状态固定有所述最基端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光纤侧筒状部具有光纤前端收纳筒,该光纤前端收纳筒设有所述光纤侧对置部,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按照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靠所述基端方向侧的状态被收纳在所述光纤前端收纳筒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透镜侧对置部位于所述透镜框的基端,所述光纤侧对置部位于所述光纤前端收纳筒的前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所述内周端位于比所述最基端透镜的外周端靠所述外周方向侧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第1尺寸为0.2mm以下。7.一种扫描内窥镜装置,其具有:光照射装置,其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扫描而生成被摄体的图像的扫描内窥镜装置,其中,该光照射装置具有:光纤,其沿着长度轴延伸设置,从前端射出由基端方向向前端方向引导的光;透镜光学系统,其按照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方向上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基端与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分开的状态配置,该透镜光学系统使从所述光纤射出的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被摄体上;致动器部,其按照使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垂直的大致平面上移动的状态来驱动所述光纤,经时地改变所述光在所述被摄体上的会聚位置;筒状单元,其具有光纤侧筒状部和固定有所述透镜光学系统并且与所述光纤侧筒状部同轴设置的透镜侧筒状部,该光纤侧筒状部按照所述光纤沿着所述长度轴的移动被限制并且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能够与所述长度轴垂直地移动的状态安装有所述光纤;光纤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前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光纤侧筒状部上;透镜侧对置部,其以朝向所述基端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透镜侧筒状部上,该透镜侧对置部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所述方向上,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分开第2尺寸且与所述光纤侧对置部对置,其中,所述第2尺寸比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与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所述基端之间的第1尺寸小,所述透镜侧对置部的内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外周端靠内周方向侧的位置,并且,所述透镜侧对置部的外周端位于比所述光纤侧对置部的内周端靠外周方向侧的位置;以及窗规定部,其规定从所述筒状单元的外部到内部沿着径向设置的窗,其中,按照所述透镜光学系统的所述基端和所述光纤的所述前端在与所述长度轴平行的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窗的前端与基端之间的状态规定出所述窗;所述扫描内窥镜装置,还具有光导,其沿着所述长度轴延伸设置,经时地接受从所述被摄体的所述会聚位置反射的光,其中,该光导从所述前端方向向所述基端方向引导所接受的所述光;以及光检测部,其经时地检测由所述光导引导的所述光的种类和强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描内窥镜装置,其中,所述扫描内窥镜装置还具有:驱动电流供给部,其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久井伸章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