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单元、光学单元、摄像装置和内窥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0412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3:45
提供使用音圈马达对可动部进行进退驱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驱动单元、光学单元、摄像装置和内窥镜。驱动单元(1)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以规定的轴(C)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固定部(2);以轴(C)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可动部(3),其配置在固定部(2)的内侧;以及音圈马达(10),其能够通过配置在固定部(2)上的线圈(11)和配置在可动部(3)上的磁铁(12),使可动部(3)相对于固定部(2)在轴(C)方向上相对移动,在可动部(3)上设置有磁铁(12)的状态下,从轴(C)到磁铁(12)的径向外侧的表面(121)的第1距离L1比从轴(C)到固定部(2)的内周面(23)的第2距离L2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音圈马达对可动部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单元、光学单元、摄像装置和内窥镜
技术介绍
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装置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使具有透镜和保持透镜的透镜框的镜头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驱动单元以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将透镜框安装在镜筒等引导部件上。而且,通过马达等驱动源,镜头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进行焦距调整、焦点调整等。作为该驱动源,使用音圈马达(VCM)。音圈马达具有线圈和永久磁铁,通过线圈中流过的电流和永久磁铁的磁场产生电磁力。而且,通过所产生的电磁力,镜头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为了提高该电磁力,并且为了高效地传递到镜头单元,存在使用多个线圈和永久磁铁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1和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2-3010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1895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摄像装置所使用的音圈马达中,永久磁铁形成为环状,与永久磁铁的外表面相比,在径向上,固定部的内周面存在于外侧。这种构造妨碍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使用音圈马达对可动部进行相对于固定部的进退驱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驱动单元、光学单元、摄像装置和内窥镜。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某个方式的驱动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具有:以规定的轴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固定部;以所述轴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可动部,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内侧;以及音圈马达,其能够通过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线圈和配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的磁铁,使所述可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在所述可动部上设置有所述磁铁的状态下,从所述轴到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的表面的第1距离比从所述轴到所述固定部的内周面的第2距离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使用音圈马达对可动部进行进退驱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驱动单元、光学单元、摄像装置和内窥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固定部的图。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可动部的图。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工作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图。图7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可动部的图。图8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可动部的图。图9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中使用的磁铁的图。图10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与轴垂直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中使用的磁铁的图。图12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图。图13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中使用的磁铁的图。图14是示出第7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图。图15是示出第8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中使用的磁铁的图。图16是示出第8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图。图17是示出第9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第9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图19是示出第10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第10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图21是示出第1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图22是示出第1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图2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和摄像装置的剖视图。图24是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数字照相机的一例的图。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的主要部分的内部电路的框图。图26是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内窥镜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剖视图。图2(a)是图1的A-A剖视图,图2(b)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固定部的图。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的可动部的图。另外,图1的剖视图是配设有第1音圈马达10a的位置的截面。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1具有固定部2、能够相对于固定部2移动的可动部3、产生使可动部3相对于固定部2移动的驱动力的音圈马达10。如图3所示,固定部2由相对于规定轴C为筒形状的部件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部2具有筒部21和形成在筒部21的外周侧的一部分上的平面部22。另外,平面部22的内周侧也可以是筒状的圆筒形面。在平面部22的一部分形成有切挖部2a。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筒部21的轴C为中心,按照每90°形成一个的方式形成与径向垂直的4个平面部22,保留各平面部22中的轴向的两端部,形成作为切挖部的孔2a。另外,孔2a至少形成在平面部22的一部分上即可,也可以形成为露出到筒部21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可动部3由相对于规定轴C为筒形状的部件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可动部3具有筒部31、形成在筒部31的轴C方向的两端部且外周的直径大于筒部31的突缘部32、形成在突缘部32的外周侧的一部分上的平面部33、在轴C方向上在两端的平面部33之间形成为比筒部31更靠内周侧的阶差部34、在轴向的一方形成为内径小于筒部31的内周面的小内径部35。可动部3的筒部31和突缘部32也可以是组装分体的部件而成的结构。在阶差部34的一部分形成有孔3a。在小内径部35的轴C方向外侧的端面形成有凹部3b。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筒部31的轴C为中心,按照每90°形成一个的方式形成4个阶差部34,在各阶差部34的一部分形成有孔3a。各阶差部34相对于轴C的中心,按照每90°形成一个的方式形成与径向垂直的4个平面。如图2所示,音圈马达10具有配置在固定部2上的线圈11、以与线圈11对置的方式配置在可动部3上的磁铁12。如图2(a)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11具有卷绕在固定部2的外周的第1线圈11a、以及在第1线圈11a的轴C方向上并列且卷绕在固定部2的外周的第2线圈11b。优选在轴C方向上相邻的第1线圈11a和第2线圈11b的引线向相反方向卷绕且串联连接。第1线圈11a和第2线圈11b分别具有与固定部2的孔2a对应的平面11ap、11bp。即,第1线圈11a和第2线圈11b分别在周向上交替配置平面部11ap、11bp和圆筒部11at、11bt。如图2(a)所示,磁铁12以与第1线圈11a和第2线圈11b的平面部11p对置的方式,相对于轴中心,按照每90°配置一个的方式,在可动部3的阶差部34分别在轴向上并列配置第1磁铁12a和第2磁铁12b。因此,能够稳定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具有:以规定的轴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固定部;以所述轴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可动部,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内侧;以及音圈马达,其能够通过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线圈和配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的磁铁,使所述可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轴的方向向上相对移动,在所述可动部上设置有所述磁铁的状态下,从所述轴到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的表面的第1距离比从所述轴到所述固定部的内周面的第2距离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16 JP 2013-2591381.一种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具有:
以规定的轴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固定部;
以所述轴为中心的筒形状的可动部,其配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内侧;以及
音圈马达,其能够通过配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线圈和配置在所述可动部上的磁
铁,使所述可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轴的方向向上相对移动,
在所述可动部上设置有所述磁铁的状态下,从所述轴到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的
表面的第1距离比从所述轴到所述固定部的内周面的第2距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固定部在与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的表面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在所述可动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由与径向垂直的平面构成的阶差部,
所述磁铁配置在所述阶差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可动部具有与所述固定部的内周面抵接的滑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使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的表面和所述线圈的与所述磁铁的径向外侧的表面对置
的内周面成为相似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伸哉井口武彦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