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迎峰专利>正文

外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51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外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包括上、下互相叠合的上模(1)和下模(6),上、下模内设有上模顶出芯子(3)、下模顶出芯子(4)、下模镶件(5),上模顶出芯子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处设有卡簧(2),由上模、下模、上模顶出芯子、下模顶出芯子、下模镶件形成油封雏形型腔,骨架预设在型腔中,其特征在于:    ①所述的上模顶出芯子(3)与上模(1)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α=0.5-1.5°;    ②所述的下模顶出芯子(4)与下模镶件(5)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β=0.5-1.5°;    ③所述的上模顶出芯子(3)与下模顶出芯子(4)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7);    ④所述的下模镶件(5)在与下模(6)的结合处设有密封槽(8)。(*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外露骨架油封成型模
本技术涉及油封成型模,尤其是外露骨架油封的一次注压成型模。
技术介绍
在机械工程行业中,凡是存在相对运动添加润滑剂的结合,为了解决旋转轴在动态或静态时的密封渗漏问题,在旋转轴与壳体之间必须设置油封密封,因此,密封体的质量问题是直接影响密封效果的主要因素,把好油封制造质量这一关是提高机械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措施,例如,制造外露骨架油封的成型模具,现有技术是采用三层模结构注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成型过程先锁模,再注胶,故排气困难,出模无法实现自动化,胶料浪费多,毛边处理困难,因排气困难,导致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皆在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气性能好、省胶料、易于处理毛边、提高产品成品率和可实现出模自动化的外露骨架油封成型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是:一种外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包括上、下互相叠合的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内设有上模顶出芯子、下模顶出芯子、下模镶件,上模顶出芯子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处设有卡簧,由上模、下模、上模顶出芯子、下模顶出芯子、下模镶件形成油封雏形型腔,骨架预设在型腔中,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的上模顶出芯子与上模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α=0.5-1.5°;②所述的下模顶出芯子与下模镶件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β=0.5-1.5°;③所述的上模顶出芯子与下模顶出芯子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④所述的下模镶件在与下模的结合处设有密封槽。所述的下模镶件与下模结合处的密封槽为三角形密封槽。所述的骨架与上模在型腔接触长度L=0.5-1.5mm处为过盈配合,直径过盈-->量为0.02-0.05mm。所述的骨架与上模下部斜面的夹角γ=10-20°。所述的上模与下模、下模顶出芯子与下模镶件的结合面上分别设有a=0.05-0.1mm、b=0.05-0.15mm的配合间隙。所述的上模顶出芯子与下模顶出芯子的结合面上分别设有c=0-0.1mm,d=0.1-0.25mm的配合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了双层模结构,使结构简化,出模可实现自动化,成型过程边合模边进胶,排气性能好,使成品率提高,除此还具有胶料浪费少,毛边处理容易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半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半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半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图2的P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上述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再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3,外露骨架油封有如图1的半露结构和图2的全露结构,制造半露、全露骨架油封的成型模由形成油封雏形型腔的上模1、下模6、上模顶出芯子3、下模顶出芯子4、下模镶件5、卡簧2组成,注胶前骨架预设在型腔中,成形模的整体外形呈圆柱体形,外圈由上模、下模互相叠合组成,上模顶出芯子、下模顶出芯子、下模镶件设在上、下模内,其中上模顶出芯子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处设有卡簧,以防倒置时零件跌出。参见图3放大图,为了使上模顶出芯子3与上模1的接触减少配合面形成线密封,使封胶成为可能,它们之间的夹角α=1°;同样道理,下模顶出芯子4与下模镶件5的夹角β=1°,减少二者接触面积,使交点处形成线密封,防止胶料进入两者间隙中形成飞边,可免去修飞边工序;上模顶出芯子3与下模顶出芯子4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7,便于在出模时,产品与飞边一起带出,既能降低胶料外流速度,又能保证型腔内的压力;同时在下模镶件5与下模6的结合处设有三角形的密封槽8,既能排气又能封胶。本技术的骨架与上模1在型腔Q部接触长度L=1mm处为过盈配合,其直-->径过盈量为0.035mm,目的是防止胶料外流,使产品落在上模,过盈配合长度太长易对骨架外径造成损伤,太短封胶封不住,跑胶成飞边,故取上述长度。同时,骨架与上模下部斜面的夹角取γ=15°,作为上、下模合模时的导向作用。同时,上模与下模、下模顶出芯子与下模镶件、上模顶出芯子与下模顶出芯子的结合面上均设有配合间隙。其中上模1与下模6的配合间隙为a=0.075mm,为减少配合面;下模顶出芯子4与下模镶件5的配合间隙b=0.10mm,该间隙量通过型腔加压后,使A部有微量的弹性变形,产生封胶效果;上模顶出芯子3与下模顶出芯子4的配合间隙纵向c=0.17mm,横向d=0.17mm,间隙c和d根据橡胶种类不同,通过间隙控制橡胶流量,保持型腔内有足够的压力,又能使多余的胶料跑掉;骨架与下模6的结合面上保持单边间隙e=0.02mm,起骨架定位作用。当B部设有包料时,即成图2的全露骨架油封,即此处无橡胶,此时可通过C部的骨架变形来达到封胶目的。本技术的各零件粗加工后经真空热处理,淬火硬度达HRC52+3,然后进入精加工,使模具寿命大幅提高,比传统模具延长寿命10倍以上,精加工时,下模6与下模镶件5为紧配结合。上模1与下模6、上模1与上模顶出芯子3、下模顶出芯子4与下模镶件5的其它斜面接触处均为研配加工,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模具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外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包括上、下互相叠合的上模(1)和下模(6),上、下模内设有上模顶出芯子(3)、下模顶出芯子(4)、下模镶件(5),上模顶出芯子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处设有卡簧(2),由上模、下模、上模顶出芯子、下模顶出芯子、下模镶件形成油封雏形型腔,骨架预设在型腔中,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的上模顶出芯子(3)与上模(1)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α=0.5-1.5°;②所述的下模顶出芯子(4)与下模镶件(5)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β=0.5-1.5°;③所述的上模顶出芯子(3)与下模顶出芯子(4)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7);④所述的下模镶件(5)在与下模(6)的结合处设有密封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镶件(5)与下模(6)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云安
申请(专利权)人:蒋迎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