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迎峰专利>正文

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83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其包括上、下叠装的上模(7)和下模(6),上、下模内相邻上模设有上模镶件(1),其特征在于:    ①所述的上模镶件(1)的下方设有相邻于下模的下模顶出芯子(2),并由上模、下模、上模镶件、下模顶出芯子形成油封雏形型腔,同时在下模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表面设有卡簧(3);    ②所述的下模(7)上设有至少3个圆周均布的顶杆(5),顶杆下端与垫板(4)固定;    ③所述的上模(7)与上模镶件(1)之结合面上设有密封槽(8);    ④所述的上模镶件(1)与下模顶出芯子(2)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9);    ⑤所述的下模(6)与下模顶出芯子(2)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α=0.5-1.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
本技术涉及油封成型模,尤其是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的一次模压成型模。
技术介绍
在机械传动中,具有相对运动的添加有润滑剂的场合,都以骨架油封来达到防尘防漏的目的,因此,骨架油封的质量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密封效果的关键,现有技术的骨架油封成型模是采用三层模结构模压成型的,模具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成型过程先锁模再注胶,无法实现边合模边进胶的工艺方式,同时出模困难,无法实现出模自动化,容易造成胶料浪费,由于成型模各构成零件之间无法把握配合关系,引起模压时排气困难,使合格率降低,毛边处理也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气性能好、省胶料、易于处理毛边、可实现出模自动化提高产品合格率的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其包括上、下叠装的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内设有上模镶件,在下模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表面上设有卡簧,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的上模镶件的下方设有相邻于下模的下模顶出芯子,并由上模、下模、上模镶件、下模顶出芯子形成油封雏形型腔,同时在下模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表面设有卡簧;②所述的下模上设有至少3个圆周均布的顶杆,顶杆下端与垫板固定;③所述的上模与上模镶件之结合面上设有密封槽;④所述的上模镶件与下模顶出芯子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⑤所述的下模与下模顶出芯子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α=0.5-1.5°。所述的密封槽形状为三角形或半圆形或梯形或矩形。-->所述的上模镶件与下模顶出芯子的结合面上分别设有a=0-0.1mm,b=0.1-0.25mm的配合间隙。所述的下模顶出芯子与下模的结合面上设有c=0.05-0.15mm的配合间隙。所述的下模在与骨架接触的封胶处设有d≥0.1mm的肩胛高低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①采用了双层模结构,使结构简化,制造成本降低;②压模过程可实现边合模边注胶,下顶式结构使出模可实现自动化;③由于把握好各构成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使本成型模在模压过程排气性能好,提高成品率,减少胶料浪费,易于处理毛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半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P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按上述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再进行详细描述。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参见图1-2),由形成油封雏形型腔的上模7、下模6、上模镶件1、下模顶出芯子2以及顶杆5、垫板4、卡簧3等构成,骨架预设在上述型腔中,呈环形的胶料套在下模顶出芯子上。上、下模上、下叠装,外形呈圆柱体状,上模镶件、下模顶出芯子设在其内,下模6孔中设有间隙配合的3个圆周均布的顶杆5,顶杆数量视模具大小而定,它借助压机顶出机构顶出油封,顶杆下端连接垫板4,顶出油封后顶杆靠自重复位,安装在下模6内环面上的卡簧3限制垫板4下降到位,避免脱离模具,下模顶出芯子2外圆表面上的卡簧3阻止下模6跌出模具。本技术为全露骨架,为了使封胶成为可能,又能很好排气,在上模7与上模镶件1结合面上设有三角形密封槽8,为加工方便,三角形密封槽设在上模镶件的外圆表面,既能保证排气又能实现封胶。在上模镶件1与下模顶出芯子2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9,便于在出模时使产品与飞边一起带出,既能降低胶料外流速度,又能保证型腔内的压力。为了减少下模6与下模顶出芯子2的接触面积,使交点处形成线密封,防止胶料进入两者间隙中形成飞边,免除修飞边工序,在下模与下模顶出芯子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α=1°。-->同时,根据橡胶种类不同,通过间隙控制橡胶流量,保持型腔内有足够的压力,又能使多余的胶料跑掉,上模镶件1与下模顶出芯子2的配合间隙以纵向a=0.05mm,横向b=0.18mm为佳。为了使下模顶出芯子2与下模6有一定的配合间隙,通过型腔加压后,使A部有微量的弹性变形,产生封胶效果,故采取下模顶出芯子与下模镶件的配合间隙C=0.1mm。下模6在与骨架接触的封胶处设有d=0.15mm的肩胛高低差,该尺寸根据工艺要求确定,通过骨架变形达到封胶效果。本技术的各零件采用优质合金钢制作,粗加工后经真空热处理,淬火硬度达HRC52+3,然后进入精加工,使模具寿命大幅度提高,比传统模具延长寿命10倍以上,精加工时确保上模7与上模镶件1为紧配合;上模7与下模6、下模6与下模顶出芯子2的接触处为研配加工;顶杆5与下模6、上模镶件1与下模顶出芯子2、垫板4与上模7均为间隙配合。模压成型时,由压机的上模板(图中未示)将上模和上模镶件提升,骨架、胶料预埋好,油封成型后由顶杆5通过顶出机构并借助下模顶出芯子2将已模压成型的骨架油封从下模6顶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顶式全露骨架油封成型模,其包括上、下叠装的上模(7)和下模(6),上、下模内相邻上模设有上模镶件(1),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的上模镶件(1)的下方设有相邻于下模的下模顶出芯子(2),并由上模、下模、上模镶件、下模顶出芯子形成油封雏形型腔,同时在下模和下模顶出芯子的外圆表面设有卡簧(3);②所述的下模(7)上设有至少3个圆周均布的顶杆(5),顶杆下端与垫板(4)固定;③所述的上模(7)与上模镶件(1)之结合面上设有密封槽(8);④所述的上模镶件(1)与下模顶出芯子(2)的结合处设有飞边加强筋(9);⑤所述的下模(6)与下模顶出芯子(2)之间设有形成线密封的夹角α=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云安
申请(专利权)人:蒋迎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