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专利>正文

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09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导柱上依次连接有锁模头板、移动模板、托板、油压缸和尾板,油压缸内设置有增压活塞,移动模板和顶柱之间设置有顶出油缸,增压活塞和顶柱之间设置有转动增压锁模机构。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增压活塞和顶柱之间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增压活塞侧面与一出入闸油缸的液压杆端部铰接。增压活塞和顶柱之间设置有顶柱垫板,顶柱垫板与顶柱之间采用螺栓固接,增压活塞端部和顶柱垫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六对内齿和外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结构紧凑、体积小、合模精度高、能耗低、强度高、可实现高速移模和快速高压锁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特别是一种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规格和结构的液压锁模注塑机,其锁模机构采用往复移动的大油缸,实现高压锁模,或者采用四个增压油缸直锁的方式,其增压油缸行程长,增压时油缸内的液压油容积大,移模阻力大,能耗高,增压时间长。也有采用其它锁模结构的注塑机,如中国专利ZL03228864.6中公开的一种直压凸轮式注塑机,其包括由4根拉杆依次穿插、两端锁固成一体并固定在机架上的调模模板、活动模板、锁模模板、固定模板,锁模油缸固定在调模模板上,开合油缸、移模油缸和由开合油缸开合的支承板设在活动模板和锁模模板间,由凸轮轴、摆杆I、II、III组成的凸轮锁模机构置于调模模板和活动模板间等构成。虽然该种注塑机锁模行程短,机型尺寸小,但其工作部件多,结构复杂,维护也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结构紧凑、体积小、合模精度高、能耗低、强度高、可高速移模和快速高压锁模的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导柱上依次连接有锁模头板、移动模板、托板、油压缸和尾板,油压缸内设置有增压活塞,移动模板和顶柱之间设置有顶出油缸,其结构特征是增压活塞和顶柱之间设置有转动增压锁模机构。上述的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增压活塞和顶柱之间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增压活塞侧面与一出入闸油缸的液压杆端部铰接。增压活塞和顶柱之间设置有顶柱垫板,顶柱垫板与顶柱之间采用螺栓固接,增压活塞端部和顶柱垫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六对内齿和外齿,增压活塞在出入闸油缸的液压杆推动下,绕增压活塞中心转动30°角度。增压活塞在出入闸油缸的液压杆推动下,绕增压活塞中心转动30°后,其上的内齿或外齿与顶柱垫板上的外齿或内齿呈直线刚性相接。出入闸油缸另一端铰接在机架或油压缸外壳上。移动模板两侧面设置有滚动轴承,移动模板与其定向导柱之间设置有导向用自润轴承。托板和顶柱之间设置有导向套。本技术采用增压活塞与旋转闸板一体的结构,在其圆周端面上均-->布六个内齿,与顶柱尾部相连接的垫板上设置有六个外齿;工作时,高压锁模时,增压活塞在高压油和出入闸油缸的液压杆推动下,边转动边向前移动,实现快速增压,开模时,增压活塞边转动边向后移动,实现快速开模。本技术将增压活塞与旋转闸板一体化结构,闸板旋转角度设计为30°,其出入闸行程缩短;由于增压活塞移动行程缩短,高压油缸内的液压油体积减小,可实现短时间内快速增压;当其快速移模时,由于增压活塞无需一起移动,因此压模机构的能耗减少;由于移动模板采用滚动轴承支承和低摩擦自润轴承导向,压模机构移动时,阻力减小;锁模头板采用等应力结构,头板的变形量小。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结构紧凑、体积小、合模精度高、能耗低、强度高、可实现高速移模和快速高压锁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本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导柱16上依次连接有锁模头板1、移动模板2、托板4、油压缸和尾板6,尾板6采用连铸结构,移动模板2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顶出油缸14,托板4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导向套11,移动模板2两侧面设置有滚动轴承15,移动模板2与其定向导柱16之间设置有导向用自润轴承3。油缸盖9设置在油压缸外壳上,油压缸内设置有增压活塞8。增压活塞8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转动增压锁模机构。该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增压活塞8和顶柱13之间的六对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增压活塞8侧面与一出入闸油缸7的液压杆端部铰接。出入闸油缸7另一端铰接在机架或油压缸外壳上。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活塞8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顶柱垫板10,顶柱垫板10与顶柱13之间采用螺栓固接,增压活塞8端部和顶柱垫板10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六对内齿和外齿,增压活塞8在出入闸油缸7的液压杆推动下,绕增压活塞8中心转动30°角度,增压活塞8上的内齿或外齿与顶柱垫板10上的外齿或内齿呈直线刚性相接。绕增压活塞8中心转动的角度与内齿或外齿的数量有关,齿数越多,则增压活塞8转过的角度越小。如果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为五对,则增压活塞8在出入闸油缸7的液压杆推动下,绕增压活塞中心转动36°;如果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为八对,则增压活塞8在出入闸油缸7的液压杆推动下,绕增压活塞中心转动22.5°。图中5为调模机构。本技术锁模时,首先由快速移模油缸12推动移动模板2前移至-->模具闭合,此时出入闸油缸7的液压杆开始推动增压活塞8转动,同时有高压油进入增压油缸,实现高压锁模,高压锁模时,增压油塞8上的内齿与垫板10上的外齿重叠,形成刚性连接;开模时,首先泄掉增压油缸中的高压,然后由出入闸油缸7的液压杆拉动增压活塞8转动复位,然后由快速移模油缸12拉动移动模板2开模。由滚动轴承15和低摩擦自润轴承3导向的移动模板2,在对称分布的快速移模油缸12的拉动下往复快速移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导柱(16)上依次连接有锁模头板(1)、移动模板(2)、托板(4)、油压缸和尾板(6),油压缸内设置有增压活塞(8),移动模板(2)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顶出油缸(14),其特征是所述的增压活塞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转动增压锁模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导柱(16)上依次连接有锁模头板(1)、移动模板(2)、托板(4)、油压缸和尾板(6),油压缸内设置有增压活塞(8),移动模板(2)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顶出油缸(14),其特征是所述的增压活塞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转动增压锁模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增压活塞(8)和顶柱(13)之间相互啮合的内齿和外齿,增压活塞(8)侧面与一出入闸油缸(7)的液压杆端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转动增压锁模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增压活塞(8)和顶柱(13)之间设置有顶柱垫板(10),顶柱垫板与顶柱之间采用螺栓固接,增压活塞端部和顶柱垫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六对内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铁军张涛蒋小军陆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