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193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11:58
目的在于使容量控制时的阀芯在打开动作时的工作性变缓。在容量控制阀中,通过在第3阀部的外周部设置排出流体承受部,该排出流体承受部的直径比将第1阀室和第3阀室连通的阀孔的直径大,由此,在第1阀部打开时,排出流体承受部承受排出流体的压力,因此,阀芯在打开动作时的工作性变缓,防止因流入曲轴室的制冷剂量的急剧增加所导致的曲轴室内的压力的升压灵敏度的过度增大,从而能够得到阀芯的动作稳定的容量控制阀。

Capacity control valv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slow down the operation of the valve core when the capacity is controlled. The capacity control valve, by setting the discharge fluid bearing part in third valve portion of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discharged fluid bearing part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valve hole first valve and third valve chamber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arge diameter of the valve, in the first open, discharge the fluid bearing part bear discharge fluid pressure. Therefore, the work of the open spool moves slowly, prevent the excessive increase of sensitivity of refrigerant inflow boost crank chamber increased dramatically due to the crank chamber pressure, thereby obtaining the capacity control valve spool movement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容量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工作流体的容量或压力进行可变控制的容量控制阀,特别是涉及根据压力负载来控制在机动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等的排出量的容量控制阀。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等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具备:通过发动机的旋转力被驱动而旋转的旋转轴;倾斜角度可变地与旋转轴连结的斜板;以及与斜板连结的压缩用的活塞等,通过使斜板的倾斜角度变化,来使活塞的行程变化,从而控制制冷剂气体的排出量。该斜板的倾斜角度通过以下方法能够连续地变化,即,利用吸入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室的吸入压力、将被活塞加压的制冷剂气体排出的排出室的排出压力、以及收纳斜板的控制室(曲轴室)的控制室压力,并使用通过电磁力被驱动而开闭的容量控制阀,适当地控制控制室内的压力,来调整作用于活塞的两个面的压力的平衡状态。作为这种容量控制阀,公知有如下这样的容量控制阀(以下称为“现有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图5所示,该容量控制阀具有以下等部分:排出侧通路73、77、74,其使排出室和控制室连通;第1阀室82,其形成于该排出侧通路的中途;吸入侧通路71、72、74,其使吸入室和控制室连通;第2阀室(工作室)83,其形成于吸入侧通路的中途;阀芯81,其形成为,第1阀部76和第2阀部75在一体地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彼此反向地进行开闭动作,第1阀部76配置在第1阀室82内并开闭排出侧通路73、77、74,第2阀部75配置在第2阀室83内并开闭吸入侧通路71、72、74;第3阀室(容量室)84,其形成于吸入侧通路71、72、74的中途的靠近控制室的位置;压敏体(波纹管)78,其配置在第3阀室内,朝伸长(膨胀)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并随着周围的压力增加而收缩;阀座体(卡合部)80,其设在压敏体的伸缩方向的自由端,具有环状的支承面;第3阀部(开阀连结部)79,其在第3阀室84与阀芯81一体地移动,并通过与阀座体80的卡合和脱离能够开闭吸入侧通路;以及螺线管S,其对阀芯81施加电磁驱动力。并且,在该容量控制阀70中,即使在容量控制时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内不设置离合机构,在需要变更控制室压力的情况下,使排出室和控制室连通也能够调整控制室内的压力(控制室压力)Pc。具体来说,如图6的虚线所示,在制冷时,当制冷负载变大,电磁驱动力变大,力进行作用而使第1阀部76的开度变小(参照图6的左下方的单点划线。)。当第1阀部76的开度变小时,流入曲轴室的制冷剂量减少,曲轴室内的压力减小,从而斜板的倾斜度(相对于与驱动轴垂直的面所成的角度)变大。另一方面,在制冷负载较小的情况下,电磁驱动力变小,力进行作用而使第1阀部76的开度变大(参照图6的右上方的双点划线。),流入曲轴室的制冷剂量增加,曲轴室内的压力增大,从而斜板的倾斜度变小。另外,构成为,在可变容量型压缩机处于停止状态且控制室压力Pc上升的情况下,第3阀部(开阀连结部)79与阀座体(卡合部)80脱离,当在该状态下使螺线管S接通而开始起动阀芯81时,吸入侧通路敞开,从而使吸入室与控制室连通。具备上述的容量控制阀70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是通过外部信号控制吸入压力的被称作所谓的外部控制方式的压缩机,但由于阀芯81的工作性良好,因此,在减小电磁驱动力以打开第1阀部76时,开阀速度大,流入曲轴室的制冷剂量急剧增加,曲轴室内的压力的升压灵敏度也处于增大的趋势(参照图6的虚线。)。当曲轴室内的压力的升压灵敏度过度增大时,排出容量过度减小,阀芯81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从而会看到引起所谓的振荡(hunting)这样的不稳定现象的情况。阀芯81的工作性越是良好,则越容易产生该趋势,当产生振荡现象时,在对使用该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进行的空调控制中,不仅会发生车室内的温度变动而对空调控制产生不良影响,还有可能引起压缩机的转矩变动而对发动机也产生不良影响。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6/090760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量控制阀,如图6的实线所示,通过使容量控制时阀芯在打开动作时的工作性变缓,由此防止因流入曲轴室的制冷剂量的急剧增加所导致的曲轴室内的压力的升压灵敏度的过度增大,从而阀芯的动作稳定。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第1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控制阀具有:排出侧通路,其使用于排出流体的排出室和用于控制流体的排出量的控制室连通,第1阀室,其形成于所述排出侧通路的中途;吸入侧通路,其使用于吸入流体的吸入室和所述控制室连通;第2阀室,其形成于所述吸入侧通路的中途;阀芯,其一体地具有第1阀部和第2阀部,该第1阀部在所述第1阀室开闭所述排出侧通路,该第2阀部在所述第2阀室开闭所述吸入侧通路,通过所述阀芯的往复运动,所述第1阀部和所述第2阀部进行彼此反向的开闭动作;第3阀室,其在所述吸入侧通路的中途形成于比所述第2阀室靠近所述控制室的位置;压敏体,其配置在所述第3阀室内,通过该压敏体的伸长而向使所述第1阀部打开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并且,该压敏体随着周围的压力增加而收缩;适配器,其设在所述压敏体的伸缩方向的自由端,且具有环状的支承面;第3阀部,其在所述第3阀室与所述阀芯一体地移动,并且具有锥状的卡合面,该卡合面通过与所述适配器的支承面的卡合和脱离来开闭所述吸入侧通路;以及螺线管,其通过预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方式信号对所述阀芯向使所述第1阀部关闭的方向施加电磁驱动力,在所述第3阀部的外周部设有排出流体承受部,所述排出流体承受部的直径比将第1阀室和第3阀室连通的阀孔的直径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第2特征在于,在第1特征中,所述排出流体承受部的承受排出流体的面与排出流体的流动方向正交地设置成平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第3特征在于,在第1特征中,所述排出流体承受部的承受排出流体的面从与排出流体的流动方向正交的面向上游侧呈锐角地设置成平面状或曲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第4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3特征中的任一项特征中,所述排出流体承受部通过在所述第3阀部的外周部设置凸缘而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第5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4特征中的任一项特征中,所述排出流体承受部的外径被设定为阀孔的直径的1.2~1.7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第6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5特征中的任一项特征中,排出流体承受部的承受排出流体的压力的面和阀体侧的与该面对置的面之间的间隙被设定为阀芯在关闭时的最大行程的2.1~2.5倍。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起到下面这样的优异效果。(1)在第1阀部打开时,排出流体承受部承受排出流体的压力,因此,阀芯在打开动作时的工作性变缓,防止因流入曲轴室的制冷剂量的急剧增加所导致的曲轴室内的压力的升压灵敏度的过度增大,从而能够得到阀芯的动作稳定的容量控制阀。因此,在对使用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容量控制阀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压缩机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调控制中,能够防止车室内的温度变动的发生、对空调控制的不良影响、压缩机的转矩变动、以及对发动机的不良影响等。另外,第3阀部的与适配器的支承面卡合的卡合面呈锥状,因此能够可靠且容易地进行第3阀部与适配器的卡合和脱离。(2)通过将所述排出流体承受部的承受排出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容量控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控制阀具有:排出侧通路,其将用于排出流体的排出室和用于控制流体的排出量的控制室连通,第1阀室,其形成于所述排出侧通路的中途;吸入侧通路,其将用于吸入流体的吸入室和所述控制室连通;第2阀室,其形成于所述吸入侧通路的中途;阀芯,其一体地具有第1阀部和第2阀部,该第1阀部在所述第1阀室开闭所述排出侧通路,该第2阀部在所述第2阀室开闭所述吸入侧通路,通过所述阀芯的往复运动,所述第1阀部和所述第2阀部进行彼此反向的开闭动作;第3阀室,其在所述吸入侧通路的中途形成于比所述第2阀室靠近所述控制室的位置;压敏体,其配置在所述第3阀室内,通过该压敏体的伸长而向使所述第1阀部打开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并且,该压敏体随着周围的压力增加而收缩;适配器,其设在所述压敏体的伸缩方向的自由端,且具有环状的支承面;第3阀部,其在所述第3阀室内与所述阀芯一体地移动,并且具有锥状的卡合面,该卡合面通过与所述适配器的支承面的卡合和脱离来开闭所述吸入侧通路;以及螺线管,其通过预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方式信号对所述阀芯向使所述第1阀部关闭的方向施加电磁驱动力,在所述第3阀部的外周部设有排出流体承受部,所述排出流体承受部的直径比将第1阀室和第3阀室连通的阀孔的直径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15 JP 2011-1327571.一种容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控制阀具有:排出侧通路,其将用于排出流体的排出室和用于控制流体的排出量的控制室连通,第1阀室,其形成于所述排出侧通路的中途;吸入侧通路,其将用于吸入流体的吸入室和所述控制室连通;第2阀室,其形成于所述吸入侧通路的中途;阀芯,其一体地具有第1阀部和第2阀部,该第1阀部在所述第1阀室开闭所述排出侧通路,该第2阀部在所述第2阀室开闭所述吸入侧通路,通过所述阀芯的往复运动,所述第1阀部和所述第2阀部进行彼此反向的开闭动作;第3阀室,其在所述吸入侧通路的中途形成于比所述第2阀室靠近所述控制室的位置;压敏体,其配置在所述第3阀室内,通过该压敏体的伸长而向使所述第1阀部打开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并且,该压敏体随着周围的压力增加而收缩;适配器,其设在所述压敏体的伸缩方向的自由端,且具有环状的支承面;第3阀部,其在所述第3阀室内与所述阀芯一体地移动,并且具有锥状的卡合面,该卡合面通过与所述适配器的支承面的卡合和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留康平东堂园英树二口雅行
申请(专利权)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