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37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前端设前轮和与所述前轮连接的前轮转向驱动机构,在所述车架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后轮,所述后轮通过轮距调节机构与所述车架连接;该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汽车高速行驶或过弯时,轮距调节机构调整增加两后轮之间的轮距,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当遇到狭窄路段或需要停车时,轮距调节机构调整减小两后轮之间的轮距,以满足停车或过窄路时的需求。该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能避免资源浪费,且能解决道路资源有限交通拥堵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
技术介绍
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严重,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要缓解这些问题,汽车工业必须向着环保,清洁,节能的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但是城市公路和停车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现在的四轮汽车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人或两个人乘坐,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窄体汽车是很好的能解决道路资源有限及停车难问题的产品,窄体汽车可以设计成一人座或者前后两人座。但是窄体汽车由于其高窄的车身结构设计,高速弯道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容易发生侧翻事故。这是限制窄体汽车在市场上普及推广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后轮距可变,在汽车高速行驶或过弯时稳定性好的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前端设前轮和与所述前轮连接的前轮转向驱动机构,在所述车架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后轮,所述后轮通过轮距调节机构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轮距调节机构包括横梁、纵梁和设在所述车架上的液压缸;所述横梁和纵梁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纵梁另一端连接所述车架,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轮;在所述纵梁上设有推槽和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推杆连接;在所述横梁及纵梁上设有相配合的可变向棘轮机构。所述可变向棘轮机构由设在所述横梁上的棘轮和设在所述纵梁上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可翻转棘爪构成。在所述车架上设有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电动液压泵。所述纵梁一端和所述车架铰接,所述纵梁另一端与所述横梁相铰接。在所述活塞推杆上设穿入所述推槽在活塞推杆伸缩时在所述推槽内移动的推杆销。所述推槽为设在所述纵梁上的腰形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汽车高速行驶或过弯时电动液压泵通过控制活塞推杆伸出推动纵梁移动;此时,可变向棘轮机构通过控制摆腿纵梁和摆腿横梁角度的增大,汽车在向前行驶的同时迫使后轮向外行驶;当后轮距增大到设定值时,可变向棘轮机构通过调整后轮的角度使后轮保持向前行驶,,进而增加两后轮之间的轮距,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当遇到狭窄路段或需要停车时,电动液压泵通过控制活塞推杆缩回拉回纵梁,此时,翻转式棘爪翻转,通过可变向棘轮机构控制摆腿纵梁和摆腿横梁角度的减小,汽车在向前行驶的同时迫使后轮向内行驶;当后轮距缩小到最小值时,可变向棘轮机构通过调整后轮的角度使后轮保持向前行驶;进而减小两后轮之间的轮距,以满足停车或过窄路时的需求。该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能避免资源浪费,且能解决道路资源有限交通拥堵及停车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的轮距调节机构未展开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的轮距调节机构展开时的立体图;图3为图1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的轮距调节机构未展开时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的轮距调节机构展开时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的轮距调节机构未展开时车架的俯视图;图6为图4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的轮距调节机构展开时车架的俯视图;图7为图1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的可变向棘轮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图7可变向棘轮机构和液压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车架;2、电动液压泵;3、液压缸;4、活塞推杆;5推杆销;6、纵梁前销;7、左横梁;8左纵梁;9、右横梁;10、右纵梁;11、可变向棘轮机构;12、推槽;13、后轮;14、纵梁后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该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包括车架1,在车架I前端设前轮和与前轮连接的前轮转向驱动机构,在车架I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后轮13,后轮13通过轮距调节机构与车架I连接。轮距调节机构包括横梁、纵梁和设在车架上的液压缸3 ;横梁和纵梁一端相互连接,纵梁另一端连接车架I,横梁另一端连接车轮13 ;在纵梁上设有推槽12和液压缸3的活塞推杆4连接;在横梁及纵梁上设有相配合的可变向棘轮机构11。可变向棘轮机构11由设在横梁上的棘轮和设在纵梁上与棘轮相配合的可翻转棘爪构成,可变向棘轮机构11通过控制纵梁和横梁之间的角度来控制两后轮13的角度。在车架I上设有连接液压缸3的电动液压泵2。纵梁一端和车架I铰接,纵梁另一端与横梁相铰接。在活塞推杆4上设穿入推槽12在活塞推杆4伸缩时在推槽12内移动的推杆销5。优选推槽12为设在纵梁上的腰形槽。如图5至图6所示,轮距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在车架I两侧的连接车架后端左侧车轮的左轮距调节机构和连接车架后端右侧车轮的右轮距调节机构。左轮距调节机构和右轮距调节机构,均包括横梁、纵梁、可变向棘轮机构11及活塞推杆4连接构成的连杆机构。左轮距调节机构,包括左纵梁8、左横梁7、可变向棘轮机构11和液压缸3 ;右轮距调节机构,包括右纵梁10、右横梁9、可变向棘轮机构11和液压缸3。左纵梁8和右纵梁10的前段分别通过纵梁前销6与车架I相连接,左纵梁8和右纵梁10的后端分别通过纵梁后销14与左横梁7和右横梁9的前端相连接。左横梁7和右横梁9的后端与后轮13相连接。液压缸3连接在车架I上,活塞推杆4的前端通过两个推杆销5与左纵梁8和右纵梁10上的推槽12相连接。电动液压泵2通过控制液压缸3的活塞推杆4的伸缩,使活塞推杆4前端的推杆销5在左摆腿纵梁8和右摆腿纵梁10的推槽12中移动,从而使左摆腿纵梁8和右摆腿纵梁10以纵梁前销6为中心转动,达到改变后轮距的作用。如图7及图8,可变向棘轮机构11通过控制左纵梁8和右纵梁10与左横梁7和右横梁9之间的角度变化,从而达到改变后轮角度的作用。窄体汽车向前行驶时,可变向棘轮机构11通过控制左纵梁8和右纵梁10与左横梁7和右横梁9之间角度的增大,左横梁7和右横梁9的后端连接后轮13,使得后轮13在向前行驶的同时产生向外侧行驶的外力;电动液压泵2通过控制使液压缸3的活塞推杆4的伸长,使得左纵梁8和右纵梁10在活塞推杆4的作用下以纵梁前轴6为中心向外转动,通过液压缸3和可变向棘轮机构11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大后轮距的目的。该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当汽车行驶速度超过一定值时,电动液压泵2通过控制活塞推杆4的伸长,纵梁在活塞推杆4带动下移动,可翻转棘爪带动棘轮进而推动横梁移动;可变向棘轮机构11控制纵梁和横梁角度的增大,使后轮距伸长,汽车在向前行驶的同时迫使后轮13向外行驶;当后轮距增大到设定值时,活塞推杆4停止伸长,可变向棘轮机构11通过调整后轮13的角度使后轮13保持向前行驶。当遇到狭窄路段或需要停车时,汽车先将速度减小到一定值,电动液压泵2通过控制活塞推杆4的收缩,可翻转式棘爪翻转,纵梁在活塞推杆4带动下移动,可翻转棘爪带动棘轮进而推动横梁移动;可变向棘轮机构11控制纵梁和横梁的角度的减小,后轮距减小,汽车在向前行驶的同时迫使后轮13向内行驶;当后轮距缩小到最小值时,活塞推杆4停止收缩,可变向棘轮机构11通过调整后轮13的角度使后轮13保持向前行驶。与现有的窄体汽车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前端设前轮和与所述前轮连接的前轮转向驱动机构,在所述车架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通过轮距调节机构与所述车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包括车架,在所述车架前端设前轮和与所述前轮连接的前轮转向驱动机构,在所述车架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通过轮距调节机构与所述车架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距调节机构包括横梁、纵梁和设在所述车架上的液压缸;所述横梁和纵梁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纵梁另一端连接所述车架,所述横梁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轮;在所述纵梁上设有推槽和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推杆连接;在所述横梁及纵梁上设有相配合的可变向棘轮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后轮距窄体汽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培成陈鹏王正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