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环状加肋塑料装置管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981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条用于模制异形热塑性管,例如环状或螺旋状的波纹管或加肋管、或者甚至是管壁基本平滑的管子的移动模压道,包括若干一起在一条工作路线上前移,且各自保持其在工作路线上的位置而分步回行的模块。分步回行的路线与工作路线相同,没有任何模块会超过或跳过其它模块。(*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环状或螺旋形加肋塑料管的装置和方法。半硬半软的热塑性环状异形管如波纹管或肋式管或管壁平滑的管子,按传统工艺都是在移动模压道中进行的。常规的移动模压道,由两列循环的热压模块组成,这些模块沿着模压道的前进行程拼合,顺挤压方向形成移动的筒状模子。这种由两列循环的半模块拼成的移动模压道,是要求这两列模块同步运行得精确的复杂机件,而且还需要很大空间供两列模块回行。当模制大直径的管子时,所用空间过大。为了最佳利用有效空间,有些常规的移动模压道,已被设计成一个行程在另一个行程上面,而不是按行程并列的关系来设计。已有人设法提供过其它类型的移动模压道。例如美国专利申请第854,988号中提出的铰合模块,其提供的装置中,模块铰合在一起,模压时是同一个平面上的回路,回行时无需改变朝向。不涉及沿不同路线回行的早期类型移动模压道的另一个例子是加拿大专利第962,412号,在该项加拿大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只由两块模具组成的模压道,每块纵向模具是整个模压道的一半。模压时,两块模具拼合,并以挤压速度向前移动。模具不时地打开并向后移动。因此,模具根本不会往前移动而离开模压区。这种设计牵涉到两块又重又长的半模具的精确移动。两块半模具必须很长,以便冷却定形时支承在其中模压的管子。稍后,一种与此有些类似的模压道分别公开于美国专利第4,911,633号和第5,017,321号中。在这两项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在一条模压道中使用少量模块即两三个模块的装置和方法。每个模块都分为纵向的两半模,当一个模块的两半模拼合起来以便模压时,就在其它抬起的模块下方顺着第二条平行的路线往前移动,占据上游位置。这种设计比起加拿大专利第962,412号的那种模具,模块更小、位置更高、更灵活机动,但却未提供无需从生产线上移动模块就使模块回行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进一步考虑空间的问题;致力于在模块回行无需改变其朝向的那种装置中,模块打开无需铰合的问题;还致力于模块沿着其前进的同一条路线回行时存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力图提供一种模块回行路线不必横向偏离工作路线的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制热塑性异形管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由一条在工作路线中模压管子的移动模压道组成,该模压道由至少两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拼合时形成一个管形模压面,并能打开以放松其中模压过的管子。在该装置中,模压道的单个模块都能沿着一条回路按规定间歇分步回行,该回路的纵向轴线与工作路线的纵向轴线相邻。这样,各个模块就以线性方式来回移动,各个模块决不会互相超越。所以,当各个模块都顺着挤压方向全部持续向前移动时,它们脉动式回动,以便与送入模压道中的压出物的送入点保持特定距离。管形模压道通常是圆筒形的,但其它管形形式也可考虑采用。更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成形热塑性异形管的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模块,每个模块能拼合成闭合状态以形成一个空心的模压面,并能从该闭合状态下打开,每个模块都能沿着筒状模压面的轴线按模压道的进退方向前后移动;一根带有环状挤注孔的细长挤注嘴,插入沿筒状模压面轴线移动的模压道的上游一端,以便把型材挤压进上游那个模块中;使各个模块一起沿着筒状模压面轴线、以符合于模压道中模压管子的前行速度向前移动的设备;使各个模块朝着与前行方向相反的方向脉动,并使得模块前行时处于闭合状态而后行时处于开启状态的设备;使上述后行的每个模块按照上游模块先于下游邻接模块的顺序而依次后行的设备。上游模块(此处称为第一模块),即接纳挤注嘴挤出的热的压出物的那个模块,其轴线长度应当大于回行距离。然而,回行距离可以相当短。因此,最初模压挤注嘴挤出的压出物的上游模块,也可以相应短些。环形挤注孔可以是单个环状孔,要是加工两层管壁的管子,则可以由同轴的几个孔组成。人们相信,上游模块尽可能又短、又轻、又灵活,有着潜在的优点。例如,仅仅该模块向后脉动,就是可把一个模压形状,例如环状波峰,从型材的一个相应凹段再挤入紧邻的下游凹段。当然,向后的脉动可以跳过好几个形状。无论向后脉动仅仅覆盖一个形状还是几个形状,退移了的模块都必须在模块的模压形状和已成形的压出物的形状相匹配的部位,再次把已成形的压出物包合。因此,在规律的退移间歇应当频繁些,且退移距离应当短些,才合乎要求。压出物从挤注嘴挤入移动模压道的位置,总在模压道的一个闭合部分以内,这一点的确重要。因此,一个模块的长度,必须比其按前后方向移动的预定距离长一些。当挤注嘴插入的那个模块位于其最上游处即其往前移动的始点,挤注嘴的小孔可位于该模块的下游区域。当该模块向前移动经过挤注嘴的小孔时,小孔应位于该模块的上游区域。在该模块向前移动而离开挤注嘴之前,必须发生逆向移动。紧挨在上游模块下游的模块(此处称为第二模块),长度可与上游模块一样或不一样。虽然所有模块都可以带有像管子的冷却装置这样的辅助设施,但这个紧挨的下游模块可以比上游模块长些,且可以特地用来装载冷却压出物的装置。在任何一个模块或所有模块中进行冷却,可以用水冷方式,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气冷方式。在另一种工作方式中,可把两个较短的模块合成一个组合模块,并且一起移动。如果要用多于两个例如三个模块,那么,再下游那个模块可比第二个模块短些。用一根支承芯棒托住正在成形的管子有好处。当第一个模块打开,松开刚成形的软的压出物,该模块向后只短短移动一小截,在压出物还没变形之前它又可以闭合。而此刻在成形的压出物中的支承就大有益处。第二个及下游其余模块,可以纠正由于模具松开片刻管子上出现的任何走样变形。无论如何,这种走样变形,都不可能比管子在常规的移动模压道中邻接的各模块之间所致痕迹更厉害。当然,来回脉动要充分考虑到把压出物不断加工为成品的速度,而不使其弯垂变形。加工大直径的管子时,正常的挤压速度(因而就是模压道的运行速度),可以在每分钟1米至2米之间。在模块序列中可使用许多模块。如在任何移动模压道中那样,上游那些模块运行起来,在起初模压过程中最起作用,而且最下游那些模块在支承正在冷却的成形管子时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在本装置中,也许两个模块就足够了。其中,第一个即上游模块包绕着挤注嘴的小孔,以慢速前行和快速回行的方式反复移动,起到最积极的模压作用。第二个模块则支承着模压成形的管子,尤其是第一个模块回行时,它更起作用。下游的其余模块提供进一步的支承作用。然而,模块的最佳数量也许是三个。当然,也可用多于三个模块,但是,用这么多模块就要添加装置的部件和设备,比起使用三个模块来可能不会有多明显的好处。按照常规,每个模块都装在支座上。每个支座都可以在一条纵向导轨上前后移动,每个模块都可由在自己支座上与支座移动方向成横截向而来回滑动的两个半模组成,以便开合整个模块。每个支座可以靠一条槽和一条榫舌,与其支承的模块的底部即拼成整个模块的那两半边的底部配合。每个支座可比与其配合的模块宽些,这样,两个半模的槽子就可以嵌住支座的榫舌滑动,滑拢时形成闭合的管形模块,滑开时模块就打开。虽然本专利技术一般是述及带支座的装置,但是,其它支承方式和其它对准模块的装置也能用,例如,可用支承导杆代替支座和任何导轨。模块的开合,可在模块到达打开或闭合的预定位置时,靠启动传感开关进而通过液压机构完成。另外,这种开合,也可由凸轮机构或者本专业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机构完成。移动每个模块在回程中回行的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异形热塑性管的装置,包括一条在工作路线中模压管子的移动模压道,该模压道包括至少两个模块,每个模块拼合时形成一个管形的模面,并能打开以放松其中模压过的管子,在该装置中,各模块都能沿着一条回路按规定间歇分步回行,该回路的纵向轴线与工作路线的纵向轴线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曼夫瑞德AA鲁波克
申请(专利权)人:曼夫瑞德AA鲁波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