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汽车窗帘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9353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具有该车用窗帘驱动装置的汽车窗帘组件。所述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互相铰接,且在铰接处有部分区域重叠,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的重叠区域之间设置有防干扰垫片,所述防干扰垫片与所述第一驱动臂或第二驱动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汽车窗帘组件,通过在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之间设置防干扰垫片,可以有效地屏蔽掉部分电磁干扰,从而对车载电器设备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具有该车用窗帘驱动装置的汽车窗帘组件。所述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互相铰接,且在铰接处有部分区域重叠,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的重叠区域之间设置有防干扰垫片,所述防干扰垫片与所述第一驱动臂或第二驱动臂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汽车窗帘组件,通过在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之间设置防干扰垫片,可以有效地屏蔽掉部分电磁干扰,从而对车载电器设备进行保护。【专利说明】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汽车窗帘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具有该车用窗帘驱动装置的汽车窗帘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活中,各种电器、通讯工具在人们生活中呈爆发式增长,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由于这些电器、通讯工具的存在,使得我们处在一个具有各种各样的磁场的环境中。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载电器设备(例如音响、导航设备等)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中的磁场的干扰,使得这些车载电器设备的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难以发挥出其优异的性能。因此,如何增强车辆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逐渐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防电磁干扰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汽车窗帘组件。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互相铰接,且在铰接处有部分区域重叠,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的重叠区域之间设置有防干扰垫片,所述防干扰垫片与所述第一驱动臂或第二驱动臂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臂的一端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且互相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远离所述铰接处的一端均开设有铰接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臂上靠近所述铰接处的位置有定位柱,所述第二驱动臂上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位置开设有可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槽。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上均开设有轴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上的轴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臂上靠近所述螺栓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轴向平行于所述螺栓轴向,所述第二驱动臂上对应于所述定位柱的位置开设有可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槽。优选地,所述防干扰垫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螺栓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定位柱的延伸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窗帘组件,其设置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汽车窗帘组件包括窗帘壳体、卷帘管、活动窗帘杆、窗帘及两个所述车用窗帘驱动装置,所述窗帘的一端与所述卷帘管连接并卷绕于所述卷帘管上,所述窗帘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窗帘杆连接,所述两个车用窗帘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臂远离所述铰接处的一端均与所述窗帘壳体铰接,所述两个车用窗帘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臂远离所述铰接处的一端均与所述窗帘活动杆铰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及汽车窗帘组件,通过在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之间设置防干扰垫片,可以有效地屏蔽掉部分电磁干扰,从而对车载电器设备进行保护。【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车用窗帘驱动装置中的防干扰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互相铰接,且在铰接处有部分区域重叠。具体来说,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均大致呈狭长薄板形状,第二驱动臂12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还形成有弯折部121。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分别用于连接汽车窗帘的其他部件,窗帘缩回或者展开时,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之间做相应的相对转动。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的重叠区域之间设置有防干扰垫片14,防干扰垫片14与第一驱动臂11或第二驱动臂12连接。防干扰垫片14可以与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的其中之一固定连接,当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相对旋转时,防干扰垫片14与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的其中另一个相对旋转。在本实施例中,防干扰垫片14相对于第一驱动臂11固定。防干扰垫片14中具有导电材料,以屏蔽电磁干扰。由于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相对旋转时会与防干扰垫片14产生摩擦,因此防干扰垫片14的材料应优选地以耐磨材料制成。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臂11的一端和第二驱动臂12的一端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且互相铰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臂12位于第一驱动臂11的一侧,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的一部分侧面重叠并间隔一定距离,防干扰垫片14夹持于第一驱动臂11的侧面和第二驱动臂12的侧面之间。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臂11的一端开设有收容槽,第二驱动臂12插入收容槽中,并与第一驱动臂11铰接,第二驱动臂12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干扰垫片1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均开设有铰接孔。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臂11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铰接孔111,第二驱动臂1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铰接孔122,第一铰接孔111和第二铰接孔122均用于供汽车窗帘的其他部件上的铰轴穿过,从而使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与其他部件铰接。请参考图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臂11上靠近铰接处的位置有定位柱112,第二驱动臂12上对应于定位柱112的位置开设有可与定位柱112相配合的定位槽。第一驱动臂11大致呈长方形薄板状,定位柱112大致位于第一驱动臂11的中轴线附近,当第二驱动臂12相对于第一驱动臂11转动至与第一驱动臂11的夹角大致为180°时,定位柱112卡入定位槽中,对第二驱动臂12进行止挡,使第二驱动臂12定位。而当第二驱动臂12反向旋转时,定位柱112不会干涉第二驱动臂12。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上均开设有轴孔,螺栓13穿过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上的轴孔,并与螺母15螺纹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铰接。需要说明的是,螺栓13与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并没有螺纹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臂11和第二驱动臂12可以自由地绕螺栓13上的螺杆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螺栓13的螺帽位于第二驱动臂12的外侧,螺母15则位于第一驱动臂11的外侧。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驱动臂11上靠近螺栓13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柱112,定位柱112的轴向平行于螺栓13的轴向,第二驱动臂12上对应于定位柱112的位置开设有可与定位柱112相配合的定位槽。定位柱112的直径小于螺栓13的螺杆的直径。当第二驱动臂12相对于第一驱动臂11转动至与第一驱动臂11的夹角大致为180°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窗帘驱动装置,其包括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互相铰接,且在铰接处有部分区域重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的重叠区域之间设置有防干扰垫片,所述防干扰垫片与所述第一驱动臂或第二驱动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誉球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