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90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7
本技术提供了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在轻量化的同时,对安装异响,路试异响有改善,使得驾乘者有较好的乘车体验与使用感受。其包括:帘布本体,其为双层帘布结构、包括上层帘布、下层帘布;第一钢圈;第二钢圈;以及一对铰链组件,其包括左右两组铰链,每组铰链包括第一合页、第二合页、转轴;所述第一钢圈定位装于所述帘布本体的内端区域,所述第二钢圈定位装于所述帘布本体的外端区域,所述第一钢圈、第二钢圈之间对应于帘布本体的位置设置有非钢圈区域,所述非钢圈区域所对应的布帘本体区域为翻折区域;所述第二钢圈所对应的帘布本体区域为翻折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遮物网结构的,具体为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汽车后行李箱遮物帘,当需要折叠时,均设置相对笨重的注塑件折叠边框支承结构,在进行翻转时,由于帘布本体的外周设置有注塑件的边框,其使得帘布本体部分相对较重;在行车过程中,注塑件边框易和车体之间产生异响;且现有可以翻转折叠的行李箱遮物帘均为两块独立的帘布体,其在装配时需要铰链结构准确对位组装,增加了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在轻量化的同时,对安装异响,路试异响有改善,使得驾乘者有较好的乘车体验与使用感受。

2、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3、帘布本体,其为双层帘布结构、包括上层帘布、下层帘布;

4、第一钢圈;

5、第二钢圈;

6、以及一对铰链组件,其包括左右两组铰链,每组铰链包括第一合页、第二合页、转轴;

7、所述第一钢圈定位装于所述帘布本体的内端区域,所述第二钢圈定位装于所述帘布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圈包括第一内钢丝边、第一外围钢丝边,所述第一内钢丝边在上层帘布、下层帘布缝合后形成的第一定位区域内,所述第一外围钢丝边和第一钢圈外围的双层帘布结构固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圈包括第二内钢丝边、第二外围钢丝边,所述第二内钢丝边在上层帘布、下层帘布缝合后形成的第二定位区域内,所述第二外围钢丝边和第二钢圈外围的双层帘布结构固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

【技术特征摘要】

1.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圈包括第一内钢丝边、第一外围钢丝边,所述第一内钢丝边在上层帘布、下层帘布缝合后形成的第一定位区域内,所述第一外围钢丝边和第一钢圈外围的双层帘布结构固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圈包括第二内钢丝边、第二外围钢丝边,所述第二内钢丝边在上层帘布、下层帘布缝合后形成的第二定位区域内,所述第二外围钢丝边和第二钢圈外围的双层帘布结构固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可翻转后行李箱遮物网,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奎徐旭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誉球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